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725497 上传时间:2018-09-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辽宁师大附属中学 杨 骞,课程改革的系统思维,1、为什么改? 2、怎么改法? 3、改革了什么? 4、如何实施? 5、实施得怎么样?,校长面对课改的自我反思,1、我该做什么? 2、我能做什么? 3、我做了什么? 4、我做得怎样? 5、我又该如何去做?,今天交流的主要内容:,1、对课程改革的议论与评介; 2、课程,为什么要改革? 3、课程改革的内容; 4、课程改革的实施; 5、课程改革的特点; 6、校长的六大挑战; 7、校长的三大思考; 8、校长的工作思路与策略。,一、对课程改革的议论与评介,1、新课程,你怎么如此尴尬? 2、调查结果; 3、专家的争议? 4、各界人士的说法

2、?,二、课程,为什么要改革?,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2、课程改革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3、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4、外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 5、我国课程中的问题和弊端,三、课程改革的内容,1、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 2、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 3、调整了课程结构 4、分段、分类、分层设置课程 5、再次采用“课程标准” 6、 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7、对教学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8、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制订了一些制度 9、更加重视教材和教科书的开发 10、积极开发和高度重视课程资源 11、完善了教材管理制度,12、建立三层次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13、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14、明确了三级管理的职责和职能

3、15、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16、提出了教师培训和培养的要求,四、课程改革的实施,1、三种水平 2、课程实施策略 3、课程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 4、对策,五、课程改革的特点,1、继承-借鉴-创新 2、观念-理论-实践 3、课程-教学-评价 4、设计-实验-推广 5、广泛参与-科学研究-民主决策,六、校长的六大挑战,1、考试与评价不协调 2、教师的素质不适应 3、学校管理能力较弱 4、教师培训与教师教育低效 5、课程资源匮乏 6、校长领导能力缺陷,七、校长的三大思考,1、教育观念的更新 2、学校制度的重建 3、教师行为的转变,1、教育观念的更新,目的观 课程观 学习观 教学观 技术观 评价观,2、学校

4、制度的重建,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制度 校本课程建设制度 选课指导制度教学:教师听课制度 校内教学督导制度 学生评教制度 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学分制 成长记录制度 考试(会考)制度 学生评定制度教师:校本教研制度 教师等级制度 教师奖励制度 教师培养制度,3、教师行为的转变,教学关系上: 帮助、引导师生关系上: 尊重、赞赏课堂上: 交往、管理同行关系上: 交流、合作自我上: 学习、反思、研究,八、校长的工作思路与策略,1、校长的角色定位(第一责任人) 2、做好宣传与规划 3、机制和制度保障 4、加强研究(校本研究) 5、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校长的角色定位,1、支持、领导、管理 2、参与、探索、

5、反思 3、引领、指导、促进,校本教研(校本研究),一、前提预设 二、时代背景 三、基本含义 四、潜在意义 五、校长与校本研究 六、我们的制度和做法,(一)前提预设,1、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育的真谛在于一种实践活动,所以要研究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教育,不能离开学校;学校才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真实场所; 2、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也就没有发展的后劲。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高度一致;,3、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地方;学校不只是教师工作的地方,教师的工作状况和心理状况与教师自身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4、“自觉”和“自主”

6、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和关键;,5、没有一个教师是大学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教师各种专业能力职后形成所占比例:语言表达能力占44.9%;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占65.98%;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占68.73%;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占69.80%;教育机智占69.7%;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占68.42%;教育科研能力占70.71%;),(二)时代背景,几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在呼唤“校本教研”;,在呼唤教师要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要更新观念,不仅如此,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功

7、,协作教学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教学科研基本功等。,(三)基本含义,1、学校是研究的基地 ; 2、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3、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在教学中进行研究; 4、以自下而上产生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对象; 5、行动研究、案例研究、自我反思是校本研究的主要方式;,6、自觉学习、同伴交流、专家指导是校本研究不可缺少的条件; 7、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经验”为直接目的;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理性意识,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能力”为间接目的,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四)潜在意义,1、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重心的下移 2、研究是提高教师

8、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素质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 3、教育研究回归实践,自下而上地从实践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4、教师成为研究教育的一支力量(教师成为研究者、课程开发者); 5、教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非现成知识的传递; 6、关注学校,确立“校本意识”(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评价、校本管理),7、倡导学校要建立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的校园文化; 8、强调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与外界的进行广泛的交流和合作,系统才具有生命力。,(五)校长与校本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

9、道路上来。,校本研究的第一责任人,1、校长走进研究,身体力行,把参与并指导校本研究作为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校长。,2、校长要建立相关制度,(1)校长参与、指导、支持制度; (2)集体学习制度; (3)教师观摩、交流、平等对话制度; (4)课题申报、管理和资助制度; (5)检查、评价和奖励制度; (6)区域性的和校外交流、研讨制度; (7)各种力量尤其是校外专家的支撑制度;,3、校长要引领与指导,(1)确立一个 激发人们斗志的理念; (2)引领一种文化。通过强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打造一种人人学习、共同合作、崇尚研究的学校文化; (3)指导一种方法。通过指导研究方法和规

10、范,实现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4、校长为教师研究提供帮助与服务,(1)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 (2)帮助教师研究研究中的一些具体的困难; (3)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活动,为教师展示研究成果、显露才华的舞台; (4)提供教师外出考察交流学习的机会; (5)帮助教师推荐论文公开发表; (6)帮助教师与外部建立联系以得到专家的指导。,(六)我们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学校成立“教师教育处”,专门负责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计划的制订、落实、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从组织上保证校本教师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每年至少要外请5人次的专家报告。比如我们邀请了大连教科所梁卫所长讲“行动研究法”

11、、前所长宋庆泮和大连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研部屠主任讲“如何做校本研究”;大连教育学院孙院长讲“教师专业发展”,辽宁师范大学课程中心朱宁波博士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启亮讲“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智慧”等。,定期选定一个专题编辑出版校长视线、教育科研动态简报、班主任在线等,供全校教师学习和研究; 评选学习型先进教研组,并给予物质奖励; 成立高考研究小组,收集高考信息,总结高考经验,研究高考规律,制订复习计划,编写模拟试卷,预测高考走势; 学校制订了校本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条例;,设立专项资金,资助校本课题研究;2004年3月份三个等级我们出资1万8千元资助“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

12、整合”、“创建绿色数学课堂”、“生活中的物理”、“人体中的物理”、“影视欣赏”、“学习与音乐”等13个校本课题的研究。 定期奖励科研成果。2004年教师节学校奖励“十五”中期的教育科研成果。我们将成果分为三类:A类公开发表的论文;B类公开出版的书籍(含专著、教材、教辅材料等);C类未公开发表的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总结、教育实验报告等;在每人限报三项的前提下,奖励A类30项,B类45项,C类奖励34项,金额达三万元人民币。,定期与报刊杂志合作,联合征文。比如2004年上半年与大连日报合作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共发表论文12篇),下半年又以“学习方法指导”为主题与大连日报联合征文(共发表论文10篇);在教师年终考核和评价中,教育科研的比例占20%。,谢 谢!,116023大连市沙河口区尖山街241号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杨 骞0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