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695173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评鉴的基本理念(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課程評鑑的基本理念,國立嘉義大學 林明煌,目 次,一、課程的概念定義 二、課程發展與課程評鑑的關係 三、課程經營下的課程評鑑 四、課程評鑑的起源與意義 五、課程評鑑的模式 六、課程評鑑人員的組成 七、課程評鑑的問題,一、課程的概念定義,課程的概念 課程(curriculum)一詞,原意是跑道,引申為學習經驗,即學生學習必須遵循的途徑。自從課程成為教育專業領域以來,許多學者提出自己課程的定義,至今課程的定義眾說紛紜。 curriculum一詞英格蘭人早在1820年已開始使用。美國人約慢了一個世紀材採用此字。美國人Bobbit, F.於1918年提出課程(The Curriculum)一書,課程研

2、究才正式在美國受到重視。,Saylor, T.G. Alexander, W.M. & Lewis, A.J.(1981)的課程定義分類,1. 課程即學科、教材 2. 課程即學習經驗 3. 課程即教育目的、目標或成果 4. 課程即計劃,課程概念的一般要素,1. 以教育目的、目標或學習成果為導向。 2. 以學校為計劃與課程實施為主體,以學習者為對象。 3. 利用團體或個別的方式來實施。 4. 以校內或校外圍實施的場所或地點。 5. 以提供科目、教材、學習經驗為類型。,正式課程:外顯的、為一般學科科目 非正式課程:重學習經驗、以展覽、競賽等為主 實有課程:已內入的課程 空無課程(the null

3、curriculum):Eisner, E. (1979) 提出 顯在課程(manifest curriculum):意圖的、看得見 的、測得到的學習經驗 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看不見的學習經驗 Young, M.D.社會階級(精英勞工) Jackson, P.學習環境、氣氛、文化 Apple, M.文化再生產,l 官方的課程(official curriculum) 教育部指定的課程 l 計劃的課程(planned curriculum) 學校計劃階段的課程 l 實施的課程(practiced curriculum) 教師實施的課程 l 經驗的課程(experien

4、ced curriculum) 學生學習到經驗到的課程 l評量的課程(evaluated curriculum) 被評量的課程,實有課程 正式課程 顯在課程 學校課程 非正式課程 潛在課程 空無課程,課程的範疇,全國教育政策 全省、全縣或全市的教育課程 學校的課程、學科的課程 年級的課程、一學年的課程 班級課程、一學期的課程 一個月的課程 一週的課程 一天的課程、一單元的教案 一小時的教案,二、課程發展與課程評鑑的關係,課程發展(curriculum development) 課程設計(curriculum design) 課程計劃(curriculum planning) 課程製作(curr

5、iculum making) 課程編製(curriculum construction) 以上與課程發展同意,課程發展的定義,以學校為基礎,在校內外提供給學生的所有學習經驗為課程,此學習經驗之計劃實施評量等一連貫的意思決定(decision-making)的過程為課程發展。 計劃(plan)實施(do)評量(see) 回饋(feedback),課程發展的四大步驟,學校應達成何種教育目的? 教育目標 2. 為了達成這些教育目的,應提供何種學習經驗? 教育內容 3. 這些學習經驗應如何有效地組織起來? 教育方法 4. 如何確知教育目的達成與否? 課程評鑑,課程發展的模式分類,不管是直線型的或是螺旋

6、型的課程發展模式,其目的都是在探討目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評鑑四個層面,只是敘述或強調的重點不同而已。 目標模式(又稱工學模式) 過程模式(又稱羅生門模式) 情境模式,1.目標模式,將課程視為一種學科、物品或一組教學目標,其課程發展就是生產這些物品的活動,或根據預定的目標設計學生學習的藍圖。 例如:包比特(Bobbit, F.,1918)、查斯特(Charters, W.W.,1923)、泰勒(Tyler, R.W.,1949)、塔巴(Taba, H.,1962)惠勒(Wheeler, D., 1967)等。 將課程發展視為一種社會工學,透過需求診斷與分析,從中發現或形成適當的教育目的與目標,為

7、了達到此教育目的與目標,必須選擇、編製與組織合理的教學內容與活動,最後評鑑課程實施的結果。所以,目標模式也被稱為工學模式。,Taba, H.(1962)的課程發展模式,需求診斷與分析,陳述目標,選擇內容,組織內容,選擇學習經驗,組織學習經驗,確定評鑑的對象與方法,Wheeler, D.K.(1967)模式,1. 目的、目標,5. 評 鑑,3. 選擇內容,2. 選擇學習經驗,4. 組織和統整學習經經與內容,2. 過程模式,1960年代末期以後,教育學者對傳統的目標模式提出許多的批判。 以行為表現來敘述所有的教育目標可能嗎?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妥當嗎? 科學量化的評量工具能完全評量出學生複雜的學習歷

8、程嗎? 預先設定的教育目標會不會限制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活動呢? 史點豪斯(Stenhouse, L.)、郝斯特(Hirst, P.H.)、雅特金(Atkin, J.M.)、艾斯納(Eeisner, E.)等人曾提出許多的建議與解決方案。所以,過程模式反對目標模式而提出的另一種課程發展與設計模式。,雅特金的課程發展模式,一般目標的設定,創造性的教學活動,記 述,依教學活動實施評鑑,3. 情境模式,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理論根基於行為心理學;過程模式根源於教育哲學;情境模式則可溯源至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sis)。 情境模式雖盛行於英國,但是真正被介紹在於史密斯等人(Smith, Sta

9、nley & Shores, 1957)所著的課程發展的基礎一書中。 史克北(Skilbeck, M.)與羅頓(Lawton, D.)運用文化分析的方法,來進行課程的發展與設計,最後發展出不同形式的情境模式。,史克北的情境分析模式,情境分析,準備目標,建立方案,解釋與執行,觀察、評估、 回饋與重建,課程發展的特色,1. 以學校為基礎,老師是課程開發的主體。 2. 思慮學校、社區的教學資源,配合學生的學習需求 與身心發展去設計課程。 3. 課程研究的對象涵蓋了顯在的學習經驗與潛在的學習 經驗。 4. 課程概念定義為學習經驗,所以過去課程研究的問 題皆可迎刃而解。 5. 課程發展的範圍涵蓋了一小時

10、的教學至全校的課程。 6. 課程發展的目的是改善教學、提高教師的專專業能 力、改革課程。 7. 以Bottom-up為中心的實踐批判發展的模式。,評鑑在課程發展中的價值,1. 診斷課程發展每一個階段的問題。 2. 修正課程發展中的缺點。 3. 指出課程的內在價值。 4. 與過去課程作比較,了解現行課程的情形。 5. 確定結果的價值,提供課程發展人員做決策與選擇之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困難,權力、預算、資源分配的問題 課程改革壓力的問題 教育行政人員的認知與期望 教育行政制度的問題 教師認知與專業能力的問題 師資培育的問題 績效考核問題 學生評鑑的問題 課程評鑑的問題,課程經營的問題,三、課程

11、經營下的課程評鑑,學校經營(school management) 有關學校行政、人事、經費、師資、課程、圖書資源、研究設施、儀器設備、畢業生的升學與就業、社區人際關係的經營。 課程經營(curriculum management) 領導者為創造學校良好的教與學的環境,藉由學校願景的建立,凝聚全校的共識,基於對課程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透過各種經營方式,帶動學校全體成員專業的成長與發展,透過一系列的課程規劃設計實施評鑑的歷程,以便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並發揮其潛能,並能達成學校的教育目標。,課程發展下課程評鑑的地位,研 究,發 展,推 廣,採 用,文獻探討 需求評估 問題檢討,定型 試用修正 設計 發明

12、,鞏固 實施 安裝調整 再試用,訓練 示範 傳播,評 鑑,診斷 修正 比較 價值的判斷 價值的選擇,四、課程評鑑的起源與意義,中國的科舉考試 古希臘羅馬用考試來評鑑教育的成效 第一個正式的教育評鑑為Rice, J.M.的研究(18971898 ) 二十世紀後,因社會追求經濟效益與績效責任,Thorndike, E.L.出版了心理及社會測驗理論(1904) 1930年以後,受泰勒(Tyler, R.W.)八年研究(19331940)的影響,重視科學化量化的測驗概念漸漸由評鑑概念所取代。,1957年蘇聯人造衛星領先美國升空,美國開始強調科技與外語人才的培養,重視專業化知識化教育的學科主義課程受到重

13、視。 1960年代以後,透過課程評鑑的結果來決定經費補助與否,或課程方案繼續實施與否的依據,而課程評鑑的準則為教育目標或行為目標等。 1980年代以後,課程評鑑的趨勢在於探討課程與社會系統脈絡變相間的關係,如社會價值觀、政治經濟要素等對課程評鑑的影響。 戰後至今,日本學校教育雖講求課程評鑑,但重點著重在教學評鑑上。,評鑑的歷史定義,1)評鑑就是測驗1930年代以前 2)評鑑是教育目標與行為表現間一致性的確認1930年代至1957年代,評鑑為課程發展的終點。 3)評鑑是專業的判斷1957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課程發展研究的影響,課程學者開始重視評鑑的回饋功能。 4)評鑑是一種政治活動1970年

14、代以後,受潛在課程研究的影響,評鑑的重點在了解社會發展脈絡中的霸權情形,以公義和價值作為評鑑的準則。,課程評鑑的概念要素:,1)是課程發展過程的價值或優缺點的判斷 2)其價值判斷應有量的分析與質的描述 3)目的在於評定課程方案的績效,改善學校課程發展與課程經營的歷程。,測驗與評鑑的關係,測驗(measurement):量化某人某項特質的程度 評鑑(evaluation):利用各種工具收集資料,判斷某事務價值的過程,也稱為評量。 量的分析(測驗) 資料的收集 評鑑 質的描述(觀察紀錄) 對資料的判斷 有些學者將評鑑與評量(assessment)視為同義語,其實二者有些不同,其主要差異點在於評量不

15、涉及價值的判斷。,教育評鑑、學校評鑑、課程評鑑與教學評鑑,教育評鑑:對所有的教育現象(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作出價值的判斷,而判斷的範疇一般偏重學校經營的各種層面。 學校評鑑:收集並運用學校教育實施的資料,對學校經營的各層面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作為學校系統運作的評比與修正的依據,一般常被視為教育評鑑。 課程評鑑:收集並運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資料,以判斷課程方案的優劣,作為學校課程方案的修正依據。 教學評鑑: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活動的評鑑,以已知的現成科目內容作為評鑑的依據,其範疇限定在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表現之外,也要包含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步驟、專業道德與能力。,行政 人事 行政支援與配合 社會教

16、育 經費預算 分配與執行 師資 人事佈局與進修 教師的道德 教育評鑑 學校教育 學校評鑑 課程評鑑 教學評鑑 教師的專業能力 圖書資源 課程內容 教師的教學技巧 家庭教育 研究設施 課程執行過程 學生的學習經驗 儀器設備 設備資源的利用 (顯在和潛在) 畢業生出路 社區關係的營造與合作 社區關係,五、課程評鑑的模式,傳統 後現代 目標取向模式 人文取向模式 量化 質化 1.科學實証主義的目標取向模式:以目標為評鑑的依據,重量化、 為傳統的評鑑方法。 2人本自然主義的人文取向模式:以現象的解釋說明為評鑑的依據, 重質化的鑑賞方式。 目標取向模式 形成性評鑑改進課程,使之趨於完美。 人文取向模式 總結性評鑑判斷課程效果與價值,以便抉 擇、採用、推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