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78630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二讲(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第 二 讲,玛纳斯电大 : 贾贵本,2010年7月20日,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2,第四章 :新小说派,一,新小说派概述1, 新小说派文学在2O世纪5O年代兴起,6O年代曾掀起一阵浪潮。新小说又称“反传统小说”,它拒绝过去小说的一切传统写法,没有情节,没有主题,没有任何社会倾向。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莎洛特、米歇尔-布托尔等。2, 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莎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 怀疑的时代的文章,引用法国作家斯汤达的一句话:“怀疑的精灵已经来到这个世界” 。并同时宣称“我们已经进入怀疑的时代”

2、。新小说派正是在这“怀疑的时代”的历史背景进入法国和世界文坛。,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3,二、新小说派文学作家的创作概况1、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文学公认的领袖,他在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就。2、娜塔丽莎洛特作为最早创作新小说的作家之一,同时是新小说派文学的主要理论家。作品有向性(1932-1939), 一个陌生人的肖像(1947)、 天象馆( 1959) ,金果( 1963)、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 , 自传体童年等。3、克洛德西蒙是新小说文学流派的另一位重要作家。西蒙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三个时期。早期作品有作弊者(1945)钢丝绳(1947)、格利

3、佛(1952)、春天的加冕(1954)。真正使他奠定新小说派作家地位的是他中期的创作,即他在五六十年代发表的几部作品之后。此时的代表作品有风(1957)、草(1958)、佛兰德公路(1960)、 双目失明的奥利翁 (1970) ,农事诗(1981) ,豪华旅馆(1962)、历史(1967)、法萨卢斯战役1969等。,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4,4、米歇尔布托尔也是新小说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和理论家。布托尔是一个勇于探索并提供了各种“新样品”的文学实验家。这是一位少年成名,以才华著称于法国文坛的重要人物。由于他对既定的传统的习惯不大在乎,所以他不但在艺术上不遵从传统的规范,在平时也

4、不修边幅,不愿受任何陈规陋习的约束。由于他的技巧层出不穷,所以他获得了“百科全书式的技巧”这样的的美称。代表作品有: 米兰弄堂(1954)、 时间表(1956)、变(1957)、度(1960) 等。 除了上述四位主要作家外,还有许多作家五六十年代发表了大量“新小说”作品。其中克洛德奥利埃的作品有导演(1959)、罗朗的失败(1967)等;让里卡尔杜的作品有夺取君士坦丁(1965)、新小说理论(1967)等;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有琴声如诉等。,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5,三, 新小说派文学的发展状况,“新小说”是20世纪50年代中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新文学流派。它是继存在主义之后

5、,在法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就“新小说”这个名词而言,它出现在1958年。当时法国的精神杂志把一些在“子夜”出版社出书的小说家划归为一派,并为他们出了专刊。因为他们的文艺观和写作方法迥然不同于巴尔扎克,这样,50年代中期出现在文坛上的一些具有新倾向的的小说家的创作,被冠以“新小说”的名称,当时被公认为属于“新小说”派的作家有:罗伯格里耶, 娜塔丽、萨洛特, 米歇尔 布托尔, 克洛德 西蒙、克洛德 奥利尔、罗贝尔潘热、让里加格丽特杜拉丝等。,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6,依据新小说的发展状况,学者们将新小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受冷遇的时期”。从时间上看,

6、新小说的创作方法实验,其实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此后,一大批具有“新小说”派倾向的作家,在新小说形成气候之前,也已经开始向传统的小说观念挑战,写出了一些具有小说实验性质的作品。但是,这些刚刚出现的作品却受到了社会舆论与读者的冷遇。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起,新小说作家开始大量登上文坛,从此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新小说“走运时期”。在理论上,1956年萨洛特发表了她的著名论文怀疑的时代。它被是“新小说”派的宣言。罗伯格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发表了未来小说之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更加明确地阐述了新小说派的文艺规点。,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7,四、新小说派文学的基本特

7、征,作品形态。由于描写方式和时空观的转换,新小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作品形态。“新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之一是,传统小说总有开头、高潮和结局,“新小说”则没头没尾,当中写上一段,然后再回溯到过去,又跳到将来,时间的次序被颠倒。此外,新小说家们常常采用“迷宫式的结构”和“绘画法”。所谓“迷宫式的结构”就是在一部作品中多次采用时间重复、空间重复、地点重复、物件重复、景物重复的方法,将作品的结构安排得错综复杂,像迷宫一样。所谓“绘画法”就是指在创作时,作者像画家进行拼贴画创作一样,打乱时空顺序,让各种各样不同时间和空间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同时散乱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形成具有立体感和色彩斑斓的效

8、果。,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8,第四章: 新小说派,一、新小说派的革命性(应重视以下问题)新小说派又叫反小说派,是50年代法国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革命性主要表在:1)对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主要是“真实性”)进行质疑和反叛。2)在艺术观念上,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尤其是刻绘外在的物质世界,注意写物而不注意写人。3)强调读者参与创作。4)语言和结构上大搞花样翻新。二、“潜对话” “潜对话”是萨洛特的创新之处。1)“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2) “潜对话”被称为“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发展。

9、,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9,三、关于小说窥视者中两个罗伯格里耶(结合作品嫉妒谈):1)小说名字的双重含义:主观心理活动“嫉妒”与客观物质“百叶窗”所表现的“观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表现了新小说派的重要观念:“物化”主题-人的主观心理和情绪与客观存在的“物”密不可分。2)嫉妒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 (bi)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叙事者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而是个被“嫉妒”的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 。,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0,新小说派代表作家及作品:,1,娜塔丽. 萨洛特生

10、于俄国,两岁时随父亲定居巴黎,在巴黎长大,大学时主要攻读法律,曾在牛津,柏林进修社会学,1932开始写第一部小说向性,1939年出版,从此成为一个职业作家,陆续创作了小说一个陌生人的肖像1947,天象馆1959,金果1963等. 还著有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自传童年1985。1)“潜对话”即只发生在内心中的不具有外在具体形式的对话。2) “潜对话”被称为“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复调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创新和发展。,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1,娜塔丽-萨洛特学习的学校,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2,新小说派代表作家及作品,2,米歇尔-布托

11、尔是新小说派的又一个代表作家。著有米兰弄堂1954,时间的运用(1956,也译成时间表),变1957,度1960等。新小说派作家往往运用一些早已有之的通俗小说文类形式,如侦探小说,就是罗伯-格里耶,米歇尔-布托尔常常采用的小说类型。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和窥视者,米歇尔-布托尔的时间的运用都具有一种侦探小说的外壳。,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3,新小说派代表作家及作品,3,克洛德-西蒙是所谓的第二代新小说派代表作家,其著作有草1958,弗兰德公路1960,历史1967,双目失明的奥利翁1970,农事诗1981等。西蒙也象他的文学前辈那样,擅长在记忆以及联想领域的纵横驰骋。1985

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某种意义说,这个诺贝尔文学奖是授与整个新小说派的,意味着对新小说派的肯定。颁奖词中称赞说:“这位作家以诗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置身其中的处境。”诗和画的结合的确构成了西蒙的独特的艺术追求。,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4,弗兰德公路是西蒙前期代表作,双目失明的奥利翁,农事诗是西蒙后期代表作。克洛德-西蒙和马格丽特-杜拉斯,克洛德-莫里亚克等作家又被称为第二代新小说派代表作家。,法国里昂大学校园,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5,罗伯-格里耶生平与创作,1、嫉妒 嫉妒是法国评论界公认的罗伯, 格里耶的代表作。当初,此书出版后,评论界目瞪

13、口呆者有之,读者中愤而毁书者有之。而今天,在此书的原出版社法国午夜出版社的陈列架上,嫉妒已是作者所有作品当中拥有外文译本最多的一本。 嫉妒作为人类感情的一种,许多中外文学大师早巳作过淋漓尽致的描写,而罗伯格里耶却另有一功,他的写法颇为奇特。罗伯格里耶在创作实践中对其作品的结构与形式的注重远远超过了作品内容的本身,嫉妒也反映了这一特征。这部作品反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虽然新奇,却同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去甚远,尤其对把阅读小说仅仅作为看故事消遣的读者来说更是如此。,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6,在新小说的理论建树方面,罗柏-格里耶也卓有成效。1963年出版了他的文艺评论集走向新小说,

14、其中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与悲剧这两篇文章,被认为是法国新小说派的理论纲领。在未来小说的道路中,作者一开头就借用娜塔丽萨洛特的一句话作为自己论述的核心命题:“小说被贬为次要的艺术只是因为它固守过时的技巧。”他接着说道,小说艺术正在衰落 ,20世纪已过了大半,今天唯一流行的仍然还是巴尔扎克的小说观念,这便是世界文坛的现状。为此,他主张舍弃传统,从小说观念和小说技巧方面努力革新与开拓。作者提出的这些观点,在当时就引起激烈的争论,整个评论界几乎异口同声的反对,许多怀有善意的读者也纷纷提出异议,即使是知交也都有所保留,认为罗伯-格里耶的理论行之过远,操之过急。,2018/9/17,20世纪外国

15、文学专题,17,两年后他又撰写自然、人道主义与悲剧一文,据理力争,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艺术观点。作者首先针对“世界,是人”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人与物分离的新见解,确认一部“非人的”小说存在的价值标准。其次,他认为,悲剧应该力图拯救人与物之间的分离,并赋予这距离以一种新的价值。再次,在小说的艺术手法上,罗伯-格里耶孜孜不倦即反对传统的镜子说,也反对“物我交流”或“物我中心”说,他主张在描写物件时,必须毅然决然站在物之外,或站在它的对立面,既不能把它们变成自己,也不能把某种品质加诸于它们,而应表现它的外部存在及其独立性。他的这些观点显然富有争鸣性质。,2018/9/17,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18,不

16、满于小说技巧的“过时”,反对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小说观念,是“新小说”派作家的共同的出发点。但罗伯-格里耶的“物本主义”是他的独特主张。针对那种将物质世界人格化的、“泛人的”、“万物一源”的人本主义,他认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如此而已”,“事物就是事物,人只不过是人”。因此,创造新的文学,就是要反对那种在传统小说中统治一切的人本主义。从这一立场出发,罗伯-格里耶在写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以往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中心人物不见了,作品从头至尾是对景物的冷静、细致、反复以至繁琐的描写。作者通过笔下人物冷静客观地观察,不加任何评价、不带丝毫感情色彩地将这些感受传达给读者,引导读者自己去联想,去发挥。小说的情节降到了极其次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