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农业生态旅游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646682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农业生态旅游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徐州农业生态旅游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徐州农业生态旅游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徐州农业生态旅游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徐州农业生态旅游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农业生态旅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农业生态旅游(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研究,生态运动(EcologyMovement),又称生态意识或生态主 义(Ecologism)1-3,其对世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我国具有一定生态合理性的传统农业,在人口快速增长,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等不良影响下,必须要寻找新的出路与发展机遇。这为在国外广受关注,兼顾资源、环境、效率和效益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提供了选择的机遇。生态农业自身具有的多重性功能特征,引发了其走向产业化,并与其他产业结合产生新的产业形式,这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旅游(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是生态农业与生

2、态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已成为当 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也 是业界与学术界研究与探索的热点之一。在我国这样一个 农业大国,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是自然而然的。我国 学者分析了两者相结合的可行性4-6,认为生态农业的飞速 发展为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者的结合可 以相互促进发展。章家恩7认为,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生产 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已成为农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 点。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推出“1998年 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乡村旅游发展的 序幕。2006年,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主体 口号是“新农村、新

3、旅游、新体验”。2009年的“中国生态旅 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 地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相继出现了以农家乐、度假村、野营 地、休闲农场(LeisureFarms)、生态农业观光园(Ecologic agri- culture sightseeing park)、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 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旅游。目前,全国农业生态旅游逐渐成为 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农业旅游(AgricultureTourism)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 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催生的 产物。“农业旅游”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旅游发达的欧美国 家8-9。在

4、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农业旅 游。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 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协会。该协会 的主要功能是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野趣,与农 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这实际上标志着农 业与旅游业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新形式的产业。在意大利、奥 地利等国兴起的这种农业旅游,之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 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 坡和我国台湾陆续成为农业旅游的开发热点国家和 地区10。,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陆开始 进行休闲农业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概念问题是学科研究的基础

5、问题之一。目前,关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类似概念过于混杂的情况,对学术研究与交流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应当看到,滥用“生态”一词现象,如各类食品、农产品、基地、环境都是“生态”的,已引学术界的注意与警惕。,1.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并影响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倡导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不失为一种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台湾等的经验就是充分的证明。近年来,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方兴未艾,地方政府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例如,2009年初,南

6、京市通过发放“乡村旅游消费券”的形式,首期4个月发放2000万元拉动当地乡村旅游市场。还有广东东莞、山东泰安、江苏无锡等国内很多地区都将生态农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将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刺激消费、促进增长的重要途径。,徐州市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优势(Strengths) 资源优势 徐州市地域广阔,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鲜明,发展农业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很多农业品牌在全省、全国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邳州的30万亩银杏、丰县的梨花节、沛县的微山湖、新沂的花卉、铜山的玫瑰园,为徐州市发展农业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区位优势,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

7、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有5条高速公路,5条国道,20条省道经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观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政策优势,徐州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制定全市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科学指导业发展。今年,市委、市政府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提出“3年内在全市建成一批三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就是其中之一,并把铜山台上草莓

8、采摘园、丰县大沙河苹果采摘园、新沂马陵山、邳州艾山、贾汪大洞山作为重点园区建设。 到2012年,旅游观光农业将发展成为我市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3050处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档次的农业园区、民俗村、乡村休闲度假地、“农家乐”专业村等农村旅游点;全面构筑结构合理、效益明显,具有徐州地方特色,以山水资源、田园风光为主,寓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农业旅游产品体系,劣势(Weaknesses),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徐州市旅游资源档次较低,存在“小景点”的问题,如草莓园、玫瑰园, 马陵山,大同山等都存在这个问题,景区面积很大,但可游空间较小。 这种现象导致游客逗留时间短,

9、平均逗留天数不足一天,门票仍是旅游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不到10%,并且很难吸引回头客。,旅游资源规模小且分散 缺乏大体量、高密度、深层次、多品种、高美感度的旅游资源以及知名的旅游品牌。能带动其他旅游景点的龙头景区还不够突出,景点散小弱,各自为政,小打小闹,缺乏规模大、体量大、投资强度大的龙头旅游景点。,旅游产业关联性不强 从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来看,全市目前在餐饮、住宿方面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旅行、游览、购物还有所欠缺,娱乐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力度不足,对社会贡献率偏低;另外各大景区之间联系性较差,景区与景区

10、之间距离多在3050 km,各旅游资源不能形成完整的产品,很难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不够 虽然徐州市已作了旅游规划,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停留在理论和图纸上,处于高评价、高设计、难落实的尴尬境地,缺乏有效可行的研究。,机会(Opportunities),国内外需求巨大 国内外旅游市场表现出对于 农业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在需求,枣庄市发展农业生态旅 游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机遇。从国际上来 看,农业生态旅游在发达国家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方式,据 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报告,近年来美国国内每年的乡村 旅游人数约为3000万人次4。现在,以京津、长三角、珠 三角地区为代表的乡村生态旅游发

11、展迅速。,外围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巨大机会 黄河三角洲开发、长三角经济圈及徐州都市圈建设将为枣庄市农业生态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威胁(Threats),来自周边城市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竞争 目前枣庄周边城市相继加大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客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枣庄市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开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各区市各自为政的旅游开发对乡村旅游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徐州市各区市对于当地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只是停留在外在表层的开发,缺乏内涵型实质内容的开发,并且资金有限,如果不加以规范整合,将会陷入旅游产品无特色,旅游形象不清晰,缺乏吸引力的境地。,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突出理

12、念创新,向生态旅游产业要发展动能。例如新沂市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大力培育生态旅游品牌产业,不仅能够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培植出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搭建起各类优质要素集聚的平台,借助外力激活内力,发掘潜力,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新沂市培育生态旅游品牌产业,具有明显优势。,强化机制建设,推进生态旅游产业扩容升级。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向纵深推进,必须要有良好的机制作保障。我们从投入、人才、宣传等关键环节入手,健全完善生态旅游品牌开发机制。一是健全投入机制。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市场运作主体,形成了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基础、金融部门支持为

13、配套、吸引社会资金为主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大对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切实抓好 精品项目建设。,二是健全宣传机制。先后举办了丰县梨花节,山水古镇行、放歌徐州文艺演出 等活动。 三是健全人才机制。在有计划、有步骤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的同时,重点培养农民经营和营销人才以及高技能员工。目前,全市生态旅游专业人才总量达1500多人,较好地支撑了全市生态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注重融合发展,大力提升生态旅游产业品味。一是与文化挖掘有机融合。如马陵山景区,主要是加快花厅古文化、小徐庄、泉潮律院、乾隆行宫、司吾驿站、禅堂寺、黄巢关、马陵山之战遗址等文化景点恢复重建,彰显丰厚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底蕴

14、,为争创国家5A级风景旅游名胜区夯实基础。 二是与生态农业有机融合。根据“一中心、四片区”的功能定位,通过实施差别化发展的方略,,近年来,我市共建设各类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点244个,其中农业观光采摘园80个、休闲生态农庄58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56个、农家乐50个,总投资额57.28亿元;年接待游客333多万人次,旅游年收入7.33亿元,年农产品销售收入23.17亿元,从业人员10万人,吸纳农民工8.91万人。 发展观光农业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性功能向附加值较高的二、三产业拓展与渗透,使之兼融了社会、生态、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它除了直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外,还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旅游、交通

15、、饮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是一种绿色朝阳产业,必将成为我市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参考文献:,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顾雅青 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探讨 何小芊1,2,刘宇1 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林源源1,孔善右2 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及开发研究* 陈艳萍,祁 真 浅析“生态农业旅游”的正名 王锋1,2,王永3 四川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光善万1,周世祥1*,赵桂亭1,吴礼华2 山西省生态旅游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姚晓萍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休闲与旅游农业提升海西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层次的战略思考 林国华曾玉荣林卿 太仓市农业观光园发展现状分析农业观光园的规划构思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思考以广西恭城红岩村为例 蔡会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