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639567 上传时间:2018-09-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和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年全市免疫规划工作总结,益阳市疾控中心 2016年5月,主要内容,麻疹监测 AFP监测 乙脑、流脑监测 AEFI监测 常规免疫监测 信息化建设 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全国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 宣传活动,麻疹监测,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2015年麻疹疫情概况2015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病例34例,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7748/10万,较去年同期29例(0.6656/10万)上升16.41%。发病数和发病率在全省分别居第7位,各区县(市)麻疹发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无死亡病例发生。,2015-2016年麻疹监测

2、工作,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区县为桃江县(12例)、资阳区(7例)和赫山区、安化县(各5例)。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区县为资阳区(1.6909/10万)、桃江县(1.5222/10万)和赫山区(0.5904/10万)。,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2015年麻疹年龄分布 我市2015年麻疹病例集中在5岁以下人群,5岁以下病例占88.24%(30例),其中1岁发病数最高(18例),其次为1岁组(5例)和3岁组(3例),2015年麻疹病例免疫史 2015年全市报告的34例麻疹病例中,0剂次25例(73.53%)、1剂次3例(8.82%)、2剂次1例 (2.94%

3、)、不详4例(11.76%)。 适龄对象27例,0剂次20例(74.07%)。,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2015年益阳市麻疹监测系统主要运转指标分析,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2016年麻疹疫情概况,截止至2016年4月30日,全市共报告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3例,报告发病率为0.0684/10万,较去年同期9例(0.2051/10万)下降199.85%。发病数和发病率在全省分别居第6位、5位,各区县(市)麻疹发病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514/10万)。无死亡病例发生。报告病例为南县(3月龄)、桃江县(10月龄未接种麻疹类疫苗)及安化县(11月龄有1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史)各

4、报告1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2015年1-4月益阳市麻疹监测系统主要运转指标分析,2015-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麻疹防控主要存在的问题,基础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麻疹疫苗首针及时率不高 二针全程接种率不高 免疫规划协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部分地方接种单位设置不合理与管理责任不明确 接种单位不履行职责,接种人员在接种室坐等接种 乡镇、村级防保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免疫规划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后,经费下拨未将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报酬与其工作质量和数量挂钩,麻疹防控主要存在的问题,病例诊断与鉴别诊断及院内感染控制存在问题 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

5、种证工作不落实 部分区县市麻疹监测工作有待加强,AFP监测工作进展,AFP监测工作 我市已连续 24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 2015年,全市共报告急性迟缓性麻痹( AFP )病例17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2.43/10 万;病例报告后 48小时调查率、麻痹后 14 天内双份合格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 7 天内送达率、随访表75 天及时送达率均达到省级要求,无高危病例和漏报病例。,2015年AFP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性别分布:17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 10 :7。AFP病例免疫史:17例中,有3次或3次以上免疫史的病例16例,占94.12%,免疫史不详的1例。,AFP监测工

6、作,AFP监测工作,益阳市2015年AFP监测情况统计表,2016年1-4月AFP监测工作2015年1-4月,全市共报告急性迟缓性麻痹( AFP )病例4例,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 1.69/10 万;病例报告后 48小时调查率、麻痹后 14 天内双份合格标本采集率、粪便标本 7 天内送达率均为100%达到省级要求,无高危病例和漏报病例。,AFP监测工作,益阳市2015年1-4月AFP监测情况统计表,AFP监测工作,存在问题: 1、大通湖区零报告; 2、部分区县采样量未达到要求; 3、部分区县未使用正规的采样瓶。,AFP监测工作,乙脑、流脑监测,乙脑、流脑疫情概况 乙脑监测。 按

7、发病日前、现住址查询, 2015年,全市累计报告乙脑病例5例,报告发病率为0.1139/10万,较去年同期2例(0.0459/10万)上升148.15%。死亡1例,痊愈3例,1例有后遗症。流脑监测。 2015年我市无流脑病例发生。,乙脑、流脑监测,乙脑、流脑监测工作要求 加强病例监测,及时发现、报告、调查监测病例。及时采集乙脑疑似病例血样或脑脊液开展乙脑IgM抗体检测;及时采集流脑疑似病例脑脊液及血液标本进行床旁接种,提高病例菌株检出率。加强乙脑病例随访工作。提高流脑病例密切接触者及正常人群咽拭子流脑菌株分离率。,乙肝防控疫情概况,湖南省2015年乙肝发病数地图分布,22,湖南省2015年与2

8、014年乙肝发病率比较图,乙肝防控工作要求,建立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实施“诊断报告、规范治疗、追踪随访、效果评价”的全程管理。 加强薄弱环节,确保乙肝疫苗接种率;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做好母婴阻断工作重视薄弱地区关注高危人群接种 加强乙肝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 培训、公众宣传教育常抓不懈;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提高公众对疫苗信任度全社会共同参与乙肝防控,乙肝防控存在的问题,我省乙肝流行形势仍然严峻,2012年调查属中度流行地区 乙肝疫情报告及监测工作仍需付出艰辛努力分类诊断报告准确性较差发病率数据不能反映真实发病水平培训、宣传和健康教育需加大投入专业人员素质和公众参与不够乙肝社会歧视仍

9、存在规范治疗不足,防治结合不紧密,乙肝诊断报告要求,努力方向:临床及防保人员掌握08版的乙肝诊断标准,规范乙肝病例的诊断及报告流程;提高乙肝的检测能力;乙肝监测点继续做好乙肝监测项目工作,有条件的非监测点可参照监测点的方案开展工作。重点规范城区综合医院的乙肝诊断和报告。 急性,填写报告卡,网络报告 慢性 在医院诊断并报告过,不需要报告 报告情况不清楚,需要报告 跨年度报告管理的病人再次就诊时,如果诊断结果发生变更时,需要再次报告 病原携带者不需要网络报告 体检、术前检测异常结果的,建议及时就诊,由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后,按要求进行报告,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策略,2016-2021年,愿景:病毒性

10、肝炎被阻断,人人可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目标:消灭病毒性肝炎 2030年指标: 新发感染: 与2010年比,HBV感染2030年降低90%(2020年降低20%) 与2010年比,新生儿HBV感染2030年降低95%,2050年达到母婴传播零感染 死亡率 与2010年比,乙肝相关死亡2030年降低60% 2030年减少1300万乙肝相关死亡,包括600万肝癌死亡,工作指标 乙肝疫苗接种 202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2020年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达到80% 2020年医务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50%,2030年达到90% 诊断和治疗 2030年,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90

11、% 2030年,乙肝治疗抑制病毒90% 其他 2030年不安全输血新发感染为零 2020年吸毒人群降低危害干预达50%,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策略,2016-2021年,WHO西太区制定病毒性肝炎区域行动计划,五年计划 愿景 西太区无新发病毒性肝炎病例,慢性肝炎患者都能得到关爱,都能获得有效的治疗 目标 通过公共卫生途径,减少病毒传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原则 人人享有、政府负责、循证、保障人权(平等)、多方整合(组织、项目、策略)、重点人群参与,WHO西太区制定病毒性肝炎区域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2017)和总目标(2020) 政策、社会动员和经费保障 数据和监测:病例报告、国家参比实验室;

12、建立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与其他系统连接(肿瘤登记、预防接种、治疗系统、统计信息等) 预防:5岁以下HBsAg1%以下、首针接种率95%以上、全程接种率95%以上、80%以上国家医务人员接种策略;降低母婴传播2%以下、所有国家建立医务人员接种政策、医学学生接种政策、高危成人(吸毒人员)干预政策、安全注射政策 筛查和治疗:2016年获得基础数据;2020年诊断率达到30%,治疗率达到50% 优先行动 广泛宣传:开发领导、培训医务人员、728世界肝炎日 制定政策:制定国家行动计划 数据收集:疾病负担、疾病监测 阻断传播:新生儿、医务人员、吸毒人员、安全注射 治疗:筛查、治疗、管理、评价、可负担的有效的

13、治疗药品,AEFI监测,全市2015年AEFI网络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331例,报告发生率为0.31,达到了0.2的要求。AEFI报告县覆盖率、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个案调查表3日内报告率、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完整率和分类率分别为100%、99.70%、100%、75%、100%、100%,均达到了省级要求。 报告的331例AEFI中,一般反应327例,异常反应3例,偶合症1例,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病例报告。 报告AEFI个案数居前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03例)、减毒乙脑疫苗(64例)、麻风疫苗(37例)、A群流脑疫苗(28例)。,AEFI监测,全市2016年第一季

14、度AEFI网络监测系统共报告AEFI 59例,均为一般反应,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病例报告。AEFI报告县覆盖率、及时报告率、个案调查表关键项目完整率和分类率分别为85.71%、100%、100%。 AEFI主要发生在百白破疫苗(无细胞)(16例)、乙脑疫苗(减毒)(13例)、A群流脑疫苗(5例)和麻风疫苗(5例) 。,AEFI监测,存在问题:监测及时性:AEFI报告、调查、诊断分类不及时;AEFI个案调查表和严重AEFI调查报告上传不及时。数据质量:出生、接种和发生反应时间的逻辑性错误;个案调查不细致;表格填写不规范;关键变量录入错误;疾病反应与诊断分类不合理;病人转归、临床诊

15、断、反应分类等更新不及时;疫苗与生产企业不相符。,常规免疫监测,2015年各区县(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以区县(市)和接种单位为单位,报告完整性均为100%。,常规免疫监测,常规免疫监测,存在的问题:接种率报告真实性有待提高,要利用真实的接种率数据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规免疫监测,当前工作指标 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到2010年:1、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

16、上;2、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85% 。 2006-2010年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到2012年: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县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常规免疫监测,8月龄儿童麻风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5%以上。湖南省2010-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工作方案儿童的及时建卡(证)率要努力达到100%;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 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信息化建设,按照省级免疫规划信息化统一部署,依托省免疫规划综合信息平台,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结合“互联网+”理念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技术,探索“互联网+预防接种”新模式。我市于11月在各乡镇接种门诊开展“小豆苗”手机APP应用推广工作。 截至2016年4月30日,全市各预防接种门诊和产科医院均已开展扫码接种工作,但仍有个别乡镇未每月开展扫码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