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97601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培训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一、生理学及其任务 (一)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二)任务: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产生机制、意义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它的影响,从而认识和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为防病治病、增进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一、生理学的概念与任务,(三)护理依据:根据护理对象的生理特性(老弱伤残、高矮胖瘦)、心理特点(男女老少、白黄黑红)、行为方式(ABO、十二属相)

2、制定一对一的个体护理。,二、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生理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知识主 要是通过实验获得的。 1、整体水平的研究方法: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方法: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方法: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一、新陈代谢(metabolism)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和异化作用(分解代谢)两个方面。新陈代谢包含着相伴进行的两个方面:物质代谢(合成、分解);能量代谢(产生、转移、贮存、利用)。,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

3、征,二、兴奋性(excitability) (一)刺激与反应 1、刺激:是指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刺激。 2、刺激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之条件 (1)足够的强度,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二、兴奋性(excitability) (一)刺激与反应 2、刺激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之条件 (1)足够的强度:刺激强度 1)阈强度或阈值:指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2)阈刺激:指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3)阈上刺激:指强度高于阈值的刺激。 4)阈下刺激:指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二、兴

4、奋性(excitability) (一)刺激与反应 2、刺激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反应之条件 (2)足够的作用时间 (3)强度-时间变化率:指单位时间内强度的变化幅度。适当的变化率产生“有效刺激” 反应:指细胞或机体感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反应包括两种形式。,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反应的两种形式: 4、兴奋: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状态、或者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5、抑制:由活动状态变为相对静止、或者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二)兴奋性:一切有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或机体所具有的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二)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或组织:指受

5、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或组织。动作电位是组织细胞兴奋的共同表现。 (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4、低常期,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1、绝对不应期:是指组织细胞在一次兴奋初期、对于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产生兴奋的时期,其兴奋性为零。 2、相对不应期:指绝对不应期之后,须给予大的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的时期。,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三)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3、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给予阈下刺激就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的时期。其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 4、低常期:超常期之后,给予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组织细胞再次兴奋的时期。其兴奋性

6、低于正常水平。,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三、适应性(adaptability) 1、适应:机体按照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生理功能的过程。 (1)行为性适应:表现为躯体活动的改变( 低温趋热、高温趋凉、躲避伤害) (2)生理性适应:表现为身体内部的协调 (高原人血中红细胞增加、强光时瞳孔缩小、弱光时瞳孔扩大),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三、适应性(adaptability) 2、适应性:机体根据外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四、生殖(reproduction):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第三节

7、 机体的内环境 (Body internal envioment),一、人体与环境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所以把自然界称为人体的外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动态平衡。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物理、化学、生物 2、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个体、集体、民族、种族),二、内环境与稳态 (一)、体液和体液的分布 体液:人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为体液。 分布:细胞内液:约2/3,约占体重40。 细胞外液:约1/3,约占体重20。 组织液:约3/4,约占体重15。 血 浆:约1/4,约占体重5。 淋巴液:少量 胸膜腔、脑脊腔及关节腔内液体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二、内环境与稳态(二)

8、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1.外环境:机体作为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外界、大气环境) 2.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三)稳态(homeostasis),1.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稳态的含义: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恒定。恒定状态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微小波动中相对恒定。,3.稳态的实现:神经体液机制调节,4.稳态的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调节特点:快速、精确、短暂(比较)调

9、节基本方式:反射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N纤维,中 枢,传入N纤维,效应器,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弥散(相对)调节方式:远距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调节特点:范围较小、幅度较小,但非常有效,立竿见影。,第五节 体内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分为: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

10、统,一、非自动控制系统开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控制方式:单向性控制特点:对受控部分的活动不起调节作用。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该方式极少见。,机能活动,受控部分,指 令,二、反馈控制系统闭环系统,即受控部分的活动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控制方式:双向性(正反馈、负反馈),受控部分,指 令,机能活动,正 反 馈 信 息,指 令,受控部分,机能活动,负 反 馈 信 息,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控制特点: 正反馈是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正常机体中有大量的负反馈机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体温调节),正反馈机制很少(排尿反射、分娩、大量失血出现的“恶性循环”)。,三、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指控制部分向受控部分发出指令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通路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受控部分的活动。,控制方式:双通路,控制特点:前馈机制可更快地对活动进行控制,使活动更加准确和协调(如某肌肉完成一定动作)。有些条件反射也可认为是一种前馈控制(如看到食物就唾液分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