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592709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代谢第7讲细胞呼吸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 细胞呼吸,突破3 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突破1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突破2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总纲目录,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2.产物的检测,1.分类,二、细胞呼吸的方式,2.有氧呼吸 (1)反应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 (2)过程,(3)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 温和 的条件下 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 逐步释放 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 ATP 中。,3.无氧呼吸 (1)场所:全过程是在 细胞质基质 中发生的。 (2)过程:,1.氮气环境中植物幼根细胞吸收离子不消耗ATP。

2、( ),2.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 ),3.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 ),4.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细胞有氧呼吸 时。 ( ),5.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 ),6.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 ( ),7.乳酸菌细胞内,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 ),8.无氧呼吸不需要氧参与,因而其底物的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 ),9.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 检测酵母菌产生CO2的多少。 ( ),10.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 ( )

3、,11.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比脂肪细胞含量多,是因为肌肉收缩需要消耗 大量的能量。 ( ),12.马铃薯储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 ( ),13.人体剧烈运动时,CO2/O21,即CO2既可在线粒体中又可在细胞质基 质中产生。 ( ),14.细胞呼吸的产物中如果没有H2O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 ),15.人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突破1 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有关计算 (1)规律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的CO2摩尔数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13 (2)规律2: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消耗的氧气和产生的CO2摩

4、尔数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之和=34 (3)规律3:产生等量的CO2时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31,3.有氧呼吸过程中各元素的来源和去路(1)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场所是线粒 体基质。 (2)O2参与了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细胞呼吸产生的水中的 氧来自O2,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参与第 二阶段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H和O2结合生成的。,失分警示 (1)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还原丙酮酸。在不同 的植物细胞中,由于酶的种类不同,丙酮酸被还

5、原的产物也不同,有的是 乳酸,有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2)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绝大部分随血液进入肝脏,在肝细 胞中转变成丙酮酸。丙酮酸可以氧化分解,也可以形成新的肝糖原或葡 萄糖,少量的乳酸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 在以C6H12O6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 吸类型的重要依据,总结如下:,1.无CO2释放时,细胞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 体体积不发生变化,如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2.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 器内气体体积增大,如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6、。,3.当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此种情况下,容器 内气体体积不变化,但若将CO2吸收,可引起气体体积减小。,4.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和 有氧呼吸,如酵母菌在不同O2浓度下的细胞呼吸,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 呼吸方式占优势,可接以下步骤分析: (1)若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2)若 ,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占优 势。 (3)若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占优 势。,考向1 以物质代谢过程图为信息载体,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 物质和能量变化,1.(201

7、8北京东城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B.无氧呼吸过程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 C.有氧呼吸过程中H在线粒体内膜与氧结合生成水 D.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经停止,C,答案 C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A错误;无 氧呼吸第一阶段会产生少量ATP和H,B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 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 H2O,C正确;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此时细胞可进行产生乳酸 的无氧呼吸,D错误。,C,答案 C 分析图形可知,过程为氨基酸脱水缩合,

8、发生在核糖体上, 水中的H来自NH2和COOH,A错误;过程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在 缺氧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脱氢反应,B错误;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是无 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 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考向2 以实验分析或曲线分析的形式,考查呼吸方式的判断 3.(2017北京平谷期末)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 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

9、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答案 B 氧浓度为a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酒精,因此 氧浓度为a时不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故A错误;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 消耗葡萄糖的量为(8-3)2=2.5,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36=0.5, 可见该浓度下,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故B正确;氧 浓度为c时,植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 吸最弱,为0故C错误;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故D错误。,4.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 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

10、起每10天 取样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下 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答案 C 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 不吸收氧气只释放二氧化碳。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表 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分析题图曲线知,第20 天,对照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CO2处理

11、组,说明对照组蓝 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B正确;分析题图曲线知,第40天,对照 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接近2,设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无 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关系式(6x+2y)6x2,解得xy13,无 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分析题图曲线知,储藏蓝莓前用CO2短时 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D正确。,突破2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影响细胞呼吸的外部因素分析,2.植物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1)测定植物组织细胞呼吸速率的指标: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水滴左移。 单位时间

12、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2)条件: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 的测定。 (3)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将装置及所测材料进行消 毒处理。 (4)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 将所测定的生物材料灭活(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1)图中点的含义(AB=BC): Q点:只进行无氧呼吸;P点及其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O2浓度为C时:有 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无 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1/3;R点:释放的CO2量最少,此条件最有利于蔬菜的储存。,细胞呼吸曲线的识别技巧,(2)

13、图中线的含义: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存在的区段是QRP;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原 因是随着O2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T点之前引起曲线发生变化的 因素是O2浓度,T点之后限制因素为温度等外在因素和酶等内在因素。 根据区域OQP的面积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可画出无氧呼吸产生 的CO2量随O2浓度变化的曲线为QBE。,1.(2018北京海淀第一学期期末)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酶P)催化下列 反应:果糖-6-磷酸+ATP 果糖-1,6-二磷酸+ADP,这是细胞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下图为高、低两种ATP浓度下酶P与果糖-6-磷 酸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考向1

14、以曲线模型为信息载体,考查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A.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一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 C.低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P的活性 D.酶P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ATP的反馈调节,答案 C 由题意可知,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 段的重要反应,所以该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由图可知,一定 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B正确;由图可知,低ATP 浓度下,酶P活性随果糖-6-磷酸浓度增大而升高至出现最大值,比高ATP 浓度下更快达到同一最大值,说明低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酶P 的活性,C错误;由图

15、可知,高ATP浓度下,酶P活性随果糖-6-磷酸浓度增 大而升高至出现最大值,比低ATP浓度下增速小,所以酶P活性受到有氧 呼吸产物ATP的反馈调节,D正确。,2.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 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 C.甲图的a、b、c、d四种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答案 B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细胞只释放CO2不吸收O2,说明细胞只进 行无氧呼吸,对应乙图中的A点;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CO2的释放量远远 大于O2的吸收量,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氧呼 吸强度大,应在乙图中的AC段之间;贮藏植物器官应选择CO2产生量最 少即细胞呼吸最弱时(甲图中的c)对应的氧浓度情况;氧浓度为d时,CO2 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没有酒精产生。,考向2 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3.(2017北京东城期末)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 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经过一段时间处理后,测定根对某种 无机盐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如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