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與制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69288 上传时间:2018-09-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原理與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原理與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原理與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原理與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原理與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與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原理與制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原理與制度 模擬考題三補充內容,第2題,米勒(George Miller)發現人的短期記憶平均為7位數字,提出意元集組突破此限制 意元集組,即是將許多小意元(chunk)集合組成一個大意元,再以大意元為單位去記憶,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突破7 2 的短期記憶限制。 多重編碼則運用不同的策略,如聲碼、意碼來進行記憶。分類表列是將訊息分為不同類別。概念構圖是以圖像路徑方式描繪訊息中的概念關係與位置。後面三者皆較有助於理解與長期記憶。因此本題選(A)。,凱勒ARCS動機模式,引起學生的注意力(Attention) 身相關(Relevance) 讓學生對所學習產生身相關的體認 建信心(Confide

2、nce) 清楚明確的指出成功的必要條件和佈置一個低風險性的環境,以及讓學生從事具有適挑戰性的任務 獲得滿足(Satisfaction) 從事活動之後能帶給個人滿足感,那麼個人將有大的興趣與動機持續從事此一活動。,智力研究之學者,斯通(L.Thurstone):智力群因論。以因素分析法分析智力成分,發現智力包含一些獨立的基本心智能力(primary mental ability) 魏克斯勒:編製魏貝智力量表,其後分化成適用成人、兒童青少年及幼兒的三套智力量表。魏克斯勒認為智力是個人有目的的行動、合理的思考及有效 適應環境的綜合能力。,贊助式流動,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H. Turner提出之透過教

3、育過程產生社會流動的一種模式。 兒童被挑選進入一個經過選擇的學校,並且得到資助和其他方式的支持,使他們得以透過這個教育系統,最後獲得精英的成就與地位,謂之贊助性社會流動(sponsored mobility),競爭式流動,美國社會心理學家R.H.Turner提出之透過教育過程產生社會流動的一種模式。 兒童為獲得教育和社會的有利條件而不得不斷進行公開競爭,此謂之競爭性社會流動(contest mobility)。,代內流動(intragenerational mobility) 個人生涯中社會階層的變動 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父子兩代之間社會階層的流動

4、,科層化,科層化(Bureaucratization)是社會學大 師韋伯(Max Weber)提出來的一個社會學 概念,後來大量被應用在管理學 。 科層化是指:以外在的職權、規則、規定 ,形成企業內部的管理控制系統,並以標準化的程序輔助,以利控制之執行。 傳統理論時期,主張科層化的高塔型組織 ,以層級節制產生嚴密的監督,以提升組織績效。,經院哲學,經院哲學(十二世紀左右) 指的是在查理曼帝國的宮廷學校及基督教修道院和主教學校發展出來的基督教哲學。 這些學校是研究神學和哲學的中心,學校的教師和學者被稱為經院學者,其哲學被稱為經院哲學。經院哲學家大都是教會裡的主教或教父 。,重建主義,社會重建主義

5、的影響既深且遠。 課程學者Ornstein 和Hunkins認為,受到社會重建主義的影響,概念重建論者也關心社會、政治與經濟的觀念與意識形態。 課程致力於處理有關社會經濟關係、性別與種族的角色與態度、勞工與資本的關係 ,以及政治權力的結果所造成的不公平與衝突等議題。,社會測量法,墨里諾 (J. L. Mereno) 在1930年以小團體分子之間相互吸引的關係,產生了所謂社會測量法。 此種測量法研究小團體的非正式關係。方法是要求每位份子,依個人感覺列出他最喜歡與最不喜歡的工作伙伴,某些人獲得最多人所喜歡的工作者,可能對組織產生較大影響。 藉此可觀察每一份子對選擇喜歡伙伴與否的感覺,加以整理,並繪

6、製成圖表即構成非正式組織的社交測量圖。,法蘭克福學派,法蘭克福學派是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中心為中心的一群社會科學學者、哲學家、文化批評家所組成的學術社群。被認為是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的一支。 其特色是建立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相較傳統社會科學以科學的、量化方式建立社會經濟等等的法則規律,他們更進一步探討歷史的發展以及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阿多諾提出的文化工業、哈贝马斯提出的溝通理性等,都是批判理論的重要概念之一。,焦點解決,焦點解決(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提供一個面對問題的新觀點,即是將注意力放在探討如何解決,而非探討原因。

7、 SFBC認為個案和諮商員是處於合作的互動關係 ,它們強調人們的正向力量,強調人們成功的經驗,也強調人的可能性。 它們看重小的改變,當小改變發生,所處的整個環境、系統就開始改變了,只要持續有小改變,就會累積成大改變。,勒溫場地論,KL.Lewin的場地論主張所有的行為都必須由場地field的角度去加以了解。 Lewin 把青少年視為邊際人,認為青少年期是壓力跟衝突的時期,同時也認為青少年的行為是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組合形成青少年的生活空間。,依附理論,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一個(或一組)關於為了得到安全感而尋求親近另一人的心理傾向的理論

8、 。當此人在場時就會感到安全,不在場時會感到焦慮。 此理論最早由約翰鮑比在1950年代提出。,百分等級的量尺,百分等級的量尺並不相等。 靠近常態分配中央者,原始分數單位小,靠近兩端者,原始分數單位大。,理情行為治療法,理情治療法是由艾里斯(A. Ellis)所創。 基本假設 人都有其獨特的思想傾向,或扭曲或合理,都十分固執固定。人的行為及情緒無不受自己認知習慣的影響。我們會持續保有某些不合理性的想法或無效的問題解決方法,導致自身陷於困境。 若要改變行為及情緒,須先認識自身不合理的信念並據以改變。,完形治療,Perls強調人格的整合、增加覺察與接觸將帶來改變與成長,促進個人心理健康。 完形治療認

9、為,了解個人要從個體與環境互動關係的脈絡中才能看見。治療最初目標是使當事人能對其所經驗及行動有所覺察。經覺察,改變自然發生。 治療時,治療師會讓當事人當下與他們的經驗進行即時的接觸。,轉型課程領導,認為學校教師非是要去執行專家課程、或是由上而下的課程,學校課程該由相關人士共同慎思、共享決定的。 教師該是課程的研究者、設計者與行動實踐者,每間教室都是課程的實驗室,強調師生賦能、増權的民主課程。 學校要自己發展課程,為此,需要轉型的課程領導,學校要設立課程政策、課程設計的發展小組。,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動態評量不在評量既有的知識、技巧或經驗,而在於評量成長、改變以及

10、學習準備度。旨在評量兒童的潛能發展水準,以了解兒童在問題情境中能力運作的狀況,為教學方式的決定提供有用的訊息。 最主要特質有三:著重學習歷程或認知改變的評量、在評量中進行教學、評量者與被評量者的關係是互動的。,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主要就是對過於訴求普遍性、共通性、絕對性、規範性、統一性,且深受科學與技術之工具性理性所影響的現代主義的反動、質疑 、批判,而興起的一種思潮。 其特徵是:不確定性、分裂性、非神聖化 、無自我性、不可呈現性、不可表象化,教師效能訓練,湯瑪斯高登(Thomas Gordon) 著T.E.T教師效能訓練 一書。 對師生間的溝通,強調以聆聽

11、 激發 更多的討論;同學間有衝突時,讓他們 有解釋的機會,而非一昧指責。 為人師者要勇於承認自己的情緒,表達 心中的想法。 (我訊息),教師轉化型知識份子,倡導者:A . Giroux。主張將課程實施場域視 為民主的公共領 域, 教師應發揮知識份子引導社會轉型的功能。 教師應具備課程設計能力,反省批判既存於 課程中的霸權意識型態,進而結合其它 團體 的力量,轉化不合理的社會結構。 後現代的教師,應協助學生看到各種知識、 意識型態、與政治利益的關係,及知識如何 被利用和操縱,使學生透過學習能獲得解放。,認知學徒制,倡導者:Collins,Brown Newman 指具有實務經驗的專家藉示範、講解

12、,引 領新手進行學習,在真實的社會情境中,透過彼此的社會互動,新手主動建構知識學習的過程。 認知學徒制有以下特質:重視主動的學習;重視反省的學習;提倡團隊的學習,SQ3R,倡導者:羅賓遜(F. P. Robinson)。SQ3R代表學習過程中的五個步驟 S代表 Survery,即綜覽(概覽) Q代表Question,即發問 第1個R 代表Reading,即閱讀 第2個R 代表Recite,即背誦 第3個R 代表 Review,即溫習,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倡導者:史基北克(M. Skilbeck) 課程設計模式包括五個階段: 1、設計教學方案 2、分析情境 3、擬訂目標 4、詮釋與實施方案 5、評量與評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