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4548040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X 页数:245 大小:15.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及规律(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二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的知识又是怎样得到的?,这一切均始于我们的感知觉!,认知与认知发展,认知:人的全部认识过程及其品质的总称。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方面。 认知发展:指人一生中认识活动的变化。在学前心理学中,具体指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及其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规律性变化。,动一动 第六感,每队队员选一个搭档。 每队搭档面对面站立,相距约1米,相互伸胳膊摸到对方的手后,把手收回。 在随后的游戏中,大家要始终保持沉默。 所有队员紧闭双眼,旋转三圈,然后面对自认为搭档应该站立的位置,伸手摸搭档的手,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学 前 儿 童 的 感

2、 知 觉,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第五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第四节 感知觉发展的规律,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 (一)感知觉的概念 (二)感知觉的关系 (三)感觉的意义 二、感知觉的分类 三、感知觉的发展趋势,(一)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我们认识每种

3、事物时,首先认识的是事物的颜色、声音、湿度、硬度、气味、味道等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中,使人脑获得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我们也就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感觉不仅反映事物的外部属性,还反映肌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状况,如人体的运动、干渴、饥饿、疼痛等内部信息。,感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其实质是说明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 例如,我们漫步在花园看到这是“白杨树”,那是“玫瑰花”;来到操场,又看到这是“篮球架”,那是“跷跷板”;这里有球、毽子等,这些都属于知觉。 任何客观事物,其个别属性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属性有机结合起

4、来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处于感觉的水平,还要将事物的多种属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如对人的认识,除了对他的外貌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认识外,还要与其他的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对外貌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知 觉,(二)感知觉的关系,感觉 知觉 区别 个别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的反映 低级阶段 高级阶段 联系 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1.感知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都属于认知活动的低级形式。 新生儿已经具备人类的基本感觉和知觉。例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并且

5、新生儿已经有了对身体位置和机体状态变化的感觉等等。 感觉和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以后才相继出现记忆过程及与记忆相联系的表象,再进一步发展为最简单的思维以及最初的想象。,(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中,人在感觉完全隔绝的情况下,注意、记忆、思维、言语能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甚至还产生了幻觉与强迫症状,使正常的心理活动受到了破坏。 由此可见,感觉和知觉对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保证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婴儿在言语形成之前,主要依靠感觉和知觉认识世

6、界,并获得感性认识。 皮亚杰把儿童从出生到两岁称为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还没获得客体恒常性。 在人生头一年,婴儿是依靠视觉、听觉、肤觉等和外界接触的。两岁以前,也是依靠从感官得来的信息,对周围世界做出反应。,3.感知觉在幼儿(2岁以后)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幼儿早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 3岁后,幼儿的思维虽然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其思维是紧紧依靠知觉形象的。比如,同样数量的一堆珠子,如果集中堆在一起,幼儿会认为较少,而如果把珠子分散开来,幼儿就会认为较多。这就是因为思维受直接知觉所左右。,幼儿的记忆,也直接依赖于知

7、觉的具体材料。对直接感知的、形象的材料,幼儿记忆的效果比对抽象的语词好得多。 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常受知觉的影响。 幼儿常有“破涕为笑”的表现。,(一)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外部刺激-自主选择 (二)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图形配对测验 (三)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 (四)从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向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二、幼儿感知觉发展的趋势,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一)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人类接受环境信息主要靠视觉与听觉,它们所接受的信息占人的全部感觉信息的98%左右。其中视觉占8

8、0%以上,1.根据知觉过程中谁起主导作用分为: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等 2.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分为: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二)知觉的种类,3.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分为: 正确的知觉 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歪曲的知觉,一、感觉 感觉要点: 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 感觉是客观的,它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但带有主观色彩。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感觉是对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9、请你描述葡萄 是什么样的?,客观事物,属性,形状、 颜色 大小,滋味,气味,质地 重量 温度,感官,眼,舌,鼻,皮肤,脑,视觉,味觉,嗅觉,肤觉,知觉,二、感觉的意义,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的开始 感觉是认识的开端,也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 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通过看、听、嗅、触摸等,感觉提供了机体内 外环境的信息;痛觉=报警系统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感觉

10、剥夺实验,实验结果,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实验过程,睡觉,厌倦、不安,制造刺激,出现幻觉,唱歌 吹口哨 自言自语,?,感觉剥夺实验,在感觉剥夺实验中,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 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思维迟钝; 暗示性增高; 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依信息的来源不同,可把感觉分为:,感觉,外部感觉 视觉 听

11、觉 嗅觉 味觉 肤觉 内部感觉:平衡觉、动觉、机体觉,三、感觉的种类,感觉的种类,实验1: 研究人员给被试事先戴上一副特殊的三棱眼镜,使被试通过眼镜看到一根直的木棍是弯曲的,同时请被试用手触摸这根木棍,触觉告诉他是直的,而当研究人员问:“木棍是什么形状的?”结果有90%的人都认为:“木棍是弯的”,首页,四、视觉,(一)视觉的基本特性 视觉刺激是形成人类认识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人类在进化中得到的、超越接触感觉的距离感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光,光主要来自直射以及照射在物体上反射回来的日光,它作用于双眼。 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的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外界光源辐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睛的视

12、网膜,引起感觉细胞的兴奋,然后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投射至大脑皮层的视区(主要在枕叶)而引起视觉。 锥状细胞:昼视和颜色知觉(色觉)的感受器。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 杆状细胞:暗视、夜视感受器。对光极度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细节。,1.视觉的形成 人眼视觉很奇妙,但我们可以简单点理解成“看”这个动作! 而看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有三大要素: 第一是光线;首先要有光线,我们的眼睛才能看到东西; 第二是眼睛;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是必须的; 第三是大脑;视觉功能最终是有大脑来支配并完成的;,视觉,简化成示意图: 自然光刺激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觉神经视交叉大脑视皮层 其中,角膜、房水、晶状

13、体、玻璃体为人眼内的四大屈光介质,视网膜到视皮层的整个视觉神经冲动传递的径路,就是视路.,(二)视觉的发生,一般而言,在日光条件下,黄绿色显得最亮。在公路边工作的人都穿黄背心。 在夜晚或者暗光情况下,蓝色或者蓝绿色看上去最亮。,(三)婴儿视觉的发展,1.对光的察觉 2.视觉的集中 新生儿视焦距是8英尺处(20.3cm); 新生儿能察觉移动的客体; 两周后,新生儿开始能够较长时间地集中注视某一客体; 视觉集中的距离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扩大: 3个月的婴儿可以注视47米处的客体; 6个月则可以注视飞鸟、飞机这些远距离的客体。,1.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

14、发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上的最小差别的能力,俗称“视力”。,视力主要依靠眼睛内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 新生儿晶状体不能变形20cm 2个月,晶状体调节功能基本成熟,问题思考: 有人认为,小孩的视力要比成人好,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视觉灵敏度的发展 出生后1天的新生儿具有大约相当于成人20150的视力,即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见视力正常成人在150英尺处看见的东西。 1个月左右视力是相当于成人的0.3左右; 3个月左右是0.5左右; 5-6个月是1.0左右, 1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到10岁左右才发展到1.5 生后6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觉敏度在不断发展

15、。,婴儿的视觉,婴幼儿的视觉偏好,婴儿生下来就比较喜欢看人脸。在出生10小时的婴儿对正常人脸注视的时间明显比“五官错位”的人脸的图片时间要长。,幼小的婴儿看靶心图或棋盘图等复杂刺激的时间比看简单的形和三角形等单调刺激物的时间要长些。,结果表明,从出生几天到6个月的婴儿都对有图案的圆盘注视的时间更长。,如何知道儿童的视力情况呢?,(1)突然地将手或其他物品放在孩子眼前,如不引起眨眼反射,是不正常表现。 (2)孩子对眼前出现的小玩具,没有追随或去抓拿的表现,是不正常表现。 (3)一只眼被遮挡时,孩子没有用手去拨开遮挡物,也不哭闹,表明该眼视力极差。 (4)看东西时歪头,医学上称为“代偿头位”。表明

16、两眼视力不平衡。如果将孩子的一只眼睛盖起来,“代偿头位”减轻或消失,证明歪头是因视力缺陷引起;如果遮住一只眼睛后,头位不改善,则是“斜颈”而非视力问题。,(5)看东西时,眼靠得过近,画画或写字时,鼻子贴近纸面,看电视时要求尽量靠近电视机,看远处时,皱着眉头或眯缝眼睛,多为视力不正常。 (6)孩子有畏光现象,在阳光下常常把视力差的一只眼睛闭上,多是弱眼。 (7)斜视(斜眼),多是视力功能不好。 (8)活动范围常常自我限制,动作缓慢,往往是由于视功能不好,在估计周围景物的距离、高低、深浅上有困难。 (9)生下即出现“黑眼珠”(角膜)过大,超过一般孩子,且常有“夜哭”,烦躁不安,可能是危害较大的致盲症先天性青光眼。,环境中,幼儿视力减退往往也受到下列条件的影响: (1)光线照明不足。室内采光系数不够,桌子摆放位置不对或幼儿长时间在光线不好的地方看书、学习,都会影响幼儿视力的发展。 (2)幼儿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适宜,读写姿势及习惯不好,眼睛和书、纸的距离过近。 (3)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不注意及时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