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529872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太丘与友期,新课导入,自古英雄出少年,你知道哪些关于古代英雄少年或小才子的故事呢?说说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学习目标,2、通过品析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能说出陈太丘朋友和元芳的性格特点。,作者及作品介绍刘义庆,字季伯,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420年,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欢招纳文士。编撰笔记体小说世说新书,后改名为世说新语。书

2、中将汉魏直至晋宋之间士大夫的轶事琐语,分门别类辑录成书,计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生动,辞意隽永,对后世笔记文学有较大的影响。后来,仿世说新语者颇多,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自成一体。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预习检测,朗读课文,1.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听录音读课文,全班齐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3、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自学指导一,1.内容:课文 2.方法:结合工具书自读自译课文,圈画出不能解决的文言字词。 3.时间:8分钟 4.要求:完成下面重点字词和全文的翻译。,学习目标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嬉戏,“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丢下,舍弃,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说; “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拉,回头看,我爸爸,就,感到惭愧,要 点 归 纳,1、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字等。2、运用翻译“五字诀”,组合通

5、顺的句子。,自学指导二,1.内容:课文 2.方法:找出文中体现陈太丘的朋友和元芳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并进行分析。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师适时进行指导。 3.时间:8分钟 4.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学习目标2:通过品析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能说出陈太丘朋友和元芳的性格特点。,1、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无信 -暴躁易怒 -粗鲁 -无礼 -知错能改,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1、“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无信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无礼,明白事理(懂礼识仪),性格直率,聪敏。,自学检测二,“期日中,过中不至” “友人便怒” “非人哉!” “对子骂父” “友人惭,下车引之”,要 点 归

6、 纳,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分析出他们的性格特征。,1、通假字:尊君在不,2、古今异义:陈太丘与友期 太丘舍去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通( 否 ),古:约定 今:日期,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古:拉 今:引用,古:回头看 今:照顾,当堂训练,3、重点语句翻译: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午过了那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 那人才到。(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你父亲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3)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

7、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和元方握手, 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4、讨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拓展阅读,翻 译: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多个小孩子游玩,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枝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不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