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电路-绪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52981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电路-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频电子电路-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频电子电路-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频电子电路-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频电子电路-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电路-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电路-绪论(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频 电 子 线 路,High-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绪论,高频电子线路是通信系统, 特别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 是无线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能完成信息传输任务的系统可以统称为通信系统。,自从无线电技术诞生以来,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一直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通信电子电路所涉及的正是用于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电路。在绪论中,将对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作简要介绍,以便大家了解后面介绍的各单元电路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无线通信收发信机的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的功用。 无线通信为什么要用高频信号?“高频”信号指的是什么?无线通信为什么要进行调制?如何进行调制?

2、 无线电信号的频段或波段是如何划分的?各个频段的传播特性和应用情况如何?,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1信息源,指需要传送的原始信息源,一般是非电物理量,如语言、音乐、文字等。,2.输入变换器,信源经输入变换器后转换成电信号或光信号。,.接收设备,接收设备将收到的电信号变为能被受信者感受到的信号。,.输出变换器,输出变换器将电信号或光信号变换为非电信号。,.信道,信道指传输信号的媒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噪声源,噪声源是通信系统中各噪声的集中表示。,.发送设备,发送设备将信息源的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主要指大气层或外层空间,包括架空明线、同轴电缆、波导管和光缆等,通信系

3、统中的信号,连续信息:在持续时间和信息状态方面连续变化。,离散信息:在持续时间和信息状态方面是离散和可数的。,模拟信号:代表信息的电信号的参数对应于原连续信息为连续取值。,数字信号:电信号参数对应于原连续信息的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是 离散的 ,而且在取值上也是离散的。,数字信号的优势:可以再生。,按照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不同,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概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无线通信(或称无线电通信)的类型很多, 可以根据传输方法、 频率范围、 用途等分类。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设备组成和复杂度虽然有较大差异, 但它们的基本组成不变, 图1 1是无线通信系统基本组成的

4、方框图。图中虚线以上部分为发送设备(发信机), 虚线以下部分为接收设备(收信机), 天线及天线开关为收发共用设备。 信道为自由空间。 话筒和扬声器属于通信的终端设备, 分别为信源和信宿。,图11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由上面的例子可以总结出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高频振荡器 (2)放大器 (3)混频或变频 (4)调制与解调 从中也可看出高频电路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 信号的产生:正弦波振荡电路。高频信号的放大: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和宽带功率放大电路。信号的频率变换:倍频、变频、调制、解调等。 反馈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自动频率控制、锁相环。,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按照无

5、线通信系统中关键部分的不同特性, 有以下一些类型: (1) 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 有中波通信、 短波通信、 超短波通信、 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所谓工作频率, 主要指发射与接收的射频(RF)频率。 射频实际上就是“高频”的广义语, 它是指适合无线电发射和传播的频率。 无线通信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开辟更高的频段。 (2) 按照通信方式来分类, 主要有(全)双工、 半双工和单工方式。(3) 按照调制方式的不同来划分, 有调幅、 调频、 调相以及混合调制等。,(4) 按照传送的消息的类型分类, 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也可以分为话音通信、 图像通信、 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等。 各种不同类型的

6、通信系统, 其系统组成和设备的复杂程度都有很大不同。 但是组成设备的基本电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 遵从同样的规律。 这些电路和规律完全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特性,在高频电路中, 我们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有三种: 基带(消息)信号、 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 所谓基带信号, 就是没有进行调制之前的原始信号(低频电信号), 也称调制信号。 未经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频信号,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已调波信号。,1. 时间特性,一个无线电信号, 可以将它表示为电压或电流的时间函数, 通常用时域波形或数学表达式来描述。无线电信号的时间特性就是信号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特性。信

7、号的时间特性要求传输该信号的电路的时间特性(如时间常数)与之相适应。 ,2. 频谱特性对于较复杂的信号(如话音信号、 图像信号等), 用频谱分析法表示较为方便。 对于周期性信号, 可以表示为许多离散的频率分量(各分量间成谐频关系), 例如图 1 3即为图 1 2所示信号的频谱图; 对于非周期性信号, 可以用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解为连续谱, 信号为连续谱的积分。,图 1 2 信号分解,图 1 3 频谱图,频谱特性包含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部分, 它们分别反映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和相位的分布情况。任何信号都会占据一定的带宽。 从频谱特性上看, 带宽就是信号能量主要部分(一般为90%以上)所占据的频

8、率范围或频带宽度。,3. 频率特性任何信号都具有一定的频率或波长。 我们这里所讲的频率特性就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或波长。 电磁波辐射的波谱很宽, 如图 1 4 所示。,图 1 4 电磁波波谱,无线电波只是一种波长比较长的电磁波, 占据的频率范围很广。 在自由空间中, 波长与频率存在以下关系: c = f (11)式中: c为光速, f 和分别为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 因此, 无线电波也可以认为是一种频率相对较低的电磁波。 对频率或波长进行分段, 分别称为频段或波段。 不同频段信号的产生、放大和接收的方法不同, 传播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 因而它们的分析方法和应用范围也不同。,应当指出, 不同频段的

9、信号具有不同的分析与实现方法, 对于米波以上(含米波, 1 m)的信号通常用集总(中)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 而对于米波以下(1 m)的信号一般应用分布参数的方法来分析与实现, 当然, 这也是相对的。,4. 传播特性 传播特性指的是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 传播距离、 传播特点等。 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主要根据其所处的频段或波段来区分。 电磁波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后, 不仅电波的能量会扩散, 接收机只能收到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而且在传播过程中, 电波的能量会被地面、 建筑物或高空的电离层吸收或反射, 或者在大气层中产生折射或散射等现象, 从而造成到达接收机时的强度大大衰减。 根据无线电波在传播过

10、程所发生的现象, 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视距)传播、 绕射(地波)传播、 折射和反射(天波)传播及散射传播等, 如图 1 5 所示。决定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图1 5 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 (a) 直射传播; (b) 地波传播; (c) 天波传播; (d) 散射传播,5. 调制特性无线电传播一般都要采用高频(射频)的一个原因就是高频适于天线辐射和无线传播。 只有当天线的尺寸到可以与信号波长相比拟时, 天线的辐射效率才会较高, 从而以较小的信号功率传播较远的距离, 接收天线也才能有效地接收信号。所谓调制, 就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 使载波信号的某一

11、个或几个参数(振幅、 频率或相位)按照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根据载波受调制参数的不同, 调制分为三种基本方式, 它们是振幅调制(调幅)、 频率调制(调频)、 相位调制(调相), 分别用AM、 FM、 PM表示, 还可以有组合调制方式。 ,典型模拟通信系统,调制:将携带信号的低频电信号(基带信号、低频信号,调制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载频信号)上,生成已调信号。,使用调制、解调的部分原因:,将信号搬移到信道中的不同频段,从而可用同一信道传送多个信号。,无线通信时天线理论的约束。,要将无线电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天线的长度必须和电信号的波长为同一数量级。,最简单的无线电广播发送和接收系统,实质上

12、是一种吸收功率很小、工作稳定的放大级,使高频信号幅度在低频信号大小变换同时高频信号还得到放大,将语音变为电信号,除放大所需信号的频率外,还应抑制不需要频率的信号,将电信号恢复成语音信号,超外差式接收机方框图,信号流程说明:,优点:,可将中频放大器制成固定工作频率的高增益放大器。,选择性好,增益高,稳定。,数字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返回目录,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除了包含图中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外,还要有同步系统,用于建立系统的收、发两端相对一致的时间对应关系,即通过在收端确立每一位码的起止时刻,确定接收码组与发送码组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正确恢复发端的信息。,选用的教材:通信电子电路谢沅清 解月珍 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推荐参考教材:高频电子线路 第三版 张肃文 陆兆熊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模拟集成电路应用谢沅清 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本课程是关于经调制后的非基带信号的处理;,需要注意所谓“高频”、“低频”的含义,是一个相对概念;,反馈控制电路能够根据通信过程中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电路的某些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