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529168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截面柱、基础梁、框架梁钢筋工程造价培训ppt培训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法基本原理,平法的系统科学原理:视全体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 (3)梁结构 (4)板结构; 各子系统有明确的: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基础关联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关联梁(以柱为支座);梁关联板(以梁为支座) 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无梁的设计内容;梁自成体系,无板的设计内容;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柱是梁的支座,基础梁是柱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结构各构件的连接关系(支座),四.中间层柱纵筋算法-纵筋变化,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上

2、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四.中间层柱纵筋算法-截面变化,1、当柱钢筋不连续通过时,可以弯折,但是这时要求梁高要满足0.5Lae2、如果柱下层钢筋在变截面处弯折,上层采用插筋构造,插筋伸入下层1.5Lae,从梁顶处开始计算,第二章 梁,钢筋种类 1.纵筋 2.箍筋,梁-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

3、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梁钢筋,图纸标注6B25 4/2,2根贯通筋,两根第一排负筋,两根第二排负筋,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上通长筋计算,框架梁

4、钢筋种类及其算法,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50010-2002 抗震的节点图 P186-189 抗震的节点图 P306-307 非抗震的节点图 P137-141,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端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长度=端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端支座锚固+净跨长/4,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上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或Lx)/3+支座宽 下排长度=2*ma

5、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或Lx)/4+支座宽,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架立筋的计算,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负筋伸入跨内净长-右左支座负筋伸入跨内净长+150*2,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03G101-1P24、62,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拉筋的计算,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

6、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03G101-1P24、62,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下部钢筋、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计算,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箍筋长度计算,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7、),03G101-1 P62、63,框架梁钢筋种类及其算法,吊筋的计算,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03G101-1P62,1、次梁加筋的计算方法和软件处理 2、次梁加筋的施工与预算的布置方法区别,次梁加筋,03G101-1P62,井字梁在布置箍筋的时候如何布置?,计算设置集中处理井字梁箍筋扣减?,KZ,KL,JZL,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不考虑判断条件,直接按照12d计算即可,03G101-1 P6,次梁、悬挑梁下部钢筋锚固特殊情况如何处理?,03G101-1P66,悬臂梁钢筋计算03G

8、101-1P66,双面悬挑梁钢筋在软件中的型号,第五章 基础梁端部构造,筏基基础主梁端部外伸构造,1、梁上部第一排与下部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2*d;2、上部第二排纵筋伸入边柱或角柱内弯折12*d;3、下部非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截断;,04G101-3P29,条基基础主梁端部外伸构造,1、梁上部第一排与下部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2*d;2、上部第二排纵筋伸入边柱或角柱内la;3、下部非底排纵筋伸至外伸边缘截断;,06G101-6P52,筏基基础主梁端部无外伸构造,1、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成对连通取h/2;2、底部或顶部多出的纵筋

9、伸至基础梁端部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5*d;,04G101-3P29,条基基础主梁端部无外伸构造,1、上部纵筋伸至基础梁端部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2d;2、下部纵筋伸至基础梁端部弯折,其弯折长度为15*d;,06G101-6P52,基础梁非通长筋伸入跨内长度,基础梁底部非通长筋构造,下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L0/3且=a,(L0为支座两侧最大跨的跨度值, a=1.2*La+hb+0.5*hc),04G101-3P9、28,基础主梁的箍筋布置,基础梁的箍筋布置构造,1 、当具体设计采用三种箍筋时,第一种配置最高的箍筋(间距最小直径最大)按设计注写的总道数设置在跨两端(在柱与基础主梁结合部位亦附加

10、设置,但不计入总道数),其次向跨内按设计注写的总道数设置第二种配置次高的箍筋,最后将第三种箍筋设置在跨中范围; 2、11B14150/250(6)表示的含义?,04G101-3P34,基础次梁的计算,基础次梁构造,1、下部钢筋锚入基础主梁内la,当无法直锚时弯折; 2、上部钢筋锚入基础主梁内为:max(12*d,bb/2); 3、端部外伸时,上下部钢筋均伸到外伸端部弯折12*d,下部第二排钢筋伸到外伸端部截断; 4、底部非通长筋伸入跨内的长度为:L0/3且a,(L0为左右宽的最大跨度值,a=1.2*la+hb+0.5*bb); 5、基础次梁端部第一道箍筋距基础主梁边50开始布置;,04G101-3P36,基础连梁,单跨基础连梁,04G101-6P70,40,多跨基础连梁,04G101-6P68,基础连梁,基础梁,基础连梁、基础梁、承台梁,承台梁,地下室框架梁与地框梁,地下框架梁和地下室框架梁的区别,地下室框架梁,地下框架梁,地下框架梁和地下室框架梁的区别,06G101-6P68,地框梁箍筋及相关柱箍筋,06G101-6P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