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51472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第四讲情感呵护(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14,1,家长学校普及 “潜伏期”-“青春期” 心理卫生知识,jh,2018/9/14,2,让我们一起分享心理健康!,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钱锡安 13908856911 ,2018/9/14,3,第四讲成人如何进行情感呵护,一、 “父母必做” 二、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2018/9/14,4,一、 “父母必做”,(一)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 (二)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 (三)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家训”多在“不言”中。 (四)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 (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

2、光点”。 (六)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 (七)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 (八)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 (九)不要贬低孩子。 (十)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兴趣,千万不要扼杀。 (十一)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 (十二)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 (十三)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十四)要注意疏导、转移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十五)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 (十六)尊重孩子的隐私权。,2018/9/14,5,二、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一)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

3、 (二)爱抚与“溺爱”不一样。 (三)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 (四)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 (五)父母两人的教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残缺、扭曲的爱。 (六)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 (七)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 (八)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2018/9/14,6,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九)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十)学龄期后,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 (十一)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十二)一份调查显示。 (十三)“体罚”与“心罚”。 (十四)

4、“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十五)教养、监护的动机一定不要是取得对孩子的“控制权”。 (十六)不要随意对孩子的“好动”定论为“儿童多动症”。 (十七)你了解少儿的心理世界吗?,2018/9/14,7,一、 “父母必做”,(一)父母要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忠实倾听者。学会跪着跟孩子交流 。,2018/9/14,8,“父母必做”,(二)对孩子说话要幽默、精练、“含金量”高,使孩子佩服或心悦诚服。,2018/9/14,9,“父母必做”,(三)父母的成功社会形象是孩子的榜样,“家训”多在“不言”中。,2018/9/14,10,“父母必做”,(四)所谓“家教”,其实是“教家”。 父母不断学习新知

5、识,以解决家教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完成“培育孩子”的伟大职责;孩子帮助自己做个称职父母,促进自己个性的成熟和健康、人生的自我实现。,2018/9/14,11,“父母必做”,(五)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2018/9/14,12,“父母必做”,(六)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鼓励孩子张扬个性。,2018/9/14,13,“父母必做”,(七)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2018/9/14,14,“父母必做”,(八)对孩子要注意扬长避短。,2018/9/14,15,“父母必做”,(九)不要贬低孩子。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2018/9/14,16,“父母必做”,(十)要正确对待儿童的萌芽

6、兴趣,千万不要扼杀。“兴趣”与“分数”。 “兴趣” 是最好、最有用的老师。 “情商”与“智商”。,2018/9/14,17,“父母必做”,(十一)不要对孩子滥贴“标签”,如“捣乱分之”、“神童”等。成人对儿童的评价,一定要慎重,过高或过低对儿童都是有害的。,2018/9/14,18,“父母必做”,(十二)切忌对孩子使用“迁怒”的心理防御机制。,2018/9/14,19,“父母必做”,(十三)不要因为父母自身的原因,使学龄前儿童产生心理障碍。 一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其文化程度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就可能高。 二是父母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如“母子脆弱症”就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特别担忧和溺爱

7、,导致孩子也发生忧郁及对母亲特别依赖进而缺乏自主。尤其是父母双方教养态度的矛盾,更会使孩子发生心理问题。 三是家庭气氛的影响。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儿童需要“安全”,所以父母吵架不要动辄说“离婚”,大的矛盾不要让孩子发现或知道。据调查,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里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有13.5%,而父母离异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则高达33.3%。,2018/9/14,20,“父母必做”,(十四)要注意疏导、转移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少儿期处已讲),2018/9/14,21,“父母必做”,(十五)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 其一、尊重孩子,让孩子主

8、动选择。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情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意见和事情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事情,不露声色地与其它几种可能要做的事情摆在一起让他选择。这既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 其二、搭个“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如果孩子因故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或有其它挫败,你一定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因为这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归路”。而面对现实,当顺其自然,听孩子倾诉,多安慰鼓励。 其三、因势利导,让孩子尽兴地做完一件事。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打断而要求他做他不愿意的事,这正是引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线,会发展成与父母对抗,

9、甚至采取极端之举。 其四、当孩子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应集中注意力听。 其五、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孩子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六、用尊重的而不是教训的语气与孩子沟通,避免带来反感或造成对立。 其七、家里的有些事也可以征求、听取孩子的意见,如果意见同家长的一致,就以孩子的意见做出决定。这一来可以增加孩子的责任感,二来也促进家庭关系的协调。 其八、无论孩子发生什么事情,家长都必须保持冷静,避免做出过激反应。,2018/9/14,22,“父母必做”,(十六)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应该是整个少儿期的父母),2018/9/14,23,二、注意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

10、点问题,(一)抚育、教养孩子,“严格”与“严厉”有区别。有的家长坚信“严师出高徒”,认为“严”就是“严格”,“严格”就是“严厉”,“严厉”就是“打”;理由是,“三天不打,(孩子)上房揭瓦”。,2018/9/14,24,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二)爱抚与“溺爱”不一样。,2018/9/14,25,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三)充分爱抚与逐步培养独立性,两者并不矛盾。,2018/9/14,26,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四)这期间,爸爸妈妈爱抚与爷爷奶奶爱抚也是有区别的。防止亲子关系的“代沟”。,2018/9/14,27,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五)父母两人的教

11、育方法不一致,也是不卫生或残缺、扭曲的爱。父亲主张“小孩是破车,敲打敲打强老些”,母亲则事事处处袒护。一些父母因教子方法的分歧而吵起架来;而犯了错误的孩子要么无所适从,要么溜之大吉。,2018/9/14,28,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六)语言的熏陶和训练不等于是刻意地背诵唐诗宋词。有极个别孩子的模仿能力超长,但不是理解能力。,2018/9/14,29,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七)也不要急于叫婴儿认字、写字。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时期,不要过多地进行抽象思维的教育,如识字、背古诗等;只能用孩子的感性认识所能接受的形式来指导孩子认识世界。通过讲童话故事、绘画、唱歌等来引导孩子

12、认识大自然和社会,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能力,使他们能在自由游戏中,接受知识,表现新事物。当孩子还徜徉在童年世界时,家长不必急于催赶,不要搞什么“速成”,不要提前被“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吓破胆,而应让他们多享受一些童年的欢乐时光,这是人格健康顺利发育、发展的需要。,2018/9/14,30,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八)留心孩子对“母爱”的本能“测试”。 1、一个人在遇到突如其来的惊恐、极端的悲痛或严重的困苦等情况的时候,都会采用“呼天抢地喊爹妈”的心理防御方法。如果孩子只是哭或者咬着牙一声不吭,这往往是无奈或坚强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2、如果孩子喊出“天哪!”这可能是有点知识的、成人

13、化了的孤儿、弃儿或流浪儿。 3、如果孩子喊出“妈呀!”这是人格正常的孩子的反应。 4、如果孩子喊出“奶奶!”这往往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孩子。 5、如果孩子喊出“老师!” 这可能是“长托”或长期住校的孩子。 6、如果孩子把奶奶当妈妈甚至喊成妈妈,就说明孩子主要是由爷爷奶奶在给他爱抚。 7、如果把妈妈当阿姨,就说明孩子长久不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样的妈妈可能是个“工作狂”、“女强人”。而“工作狂”、“女强人”同时又做母亲,是难能“鱼与熊掌兼得”的。 8、当有了记忆、语言、认知、逻辑思维时,如果孩子说出:“我怀疑你是不是我的亲妈!”那很可能是做母亲在情感呵护方面的失败。,2018/9/14,31,较为含

14、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九)保姆潜移默化婴儿。 保姆的言行举止、情绪情感对幼儿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思考。 1、文化素质。如果保姆初中或高中毕业,并掌握一些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就会情不自禁加以运用。例如,经常给幼儿介绍周围的事物、自然现象等,或是给幼儿声情并茂地讲故事,那末孩子的语言能力提高就相对比沉默寡言的保姆带出来的快。这能更好地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的世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促进其智力发展。 2、性格特点。常有这种情况,父母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善于交际,而他们的孩子却文静内向、不擅与别人和睦相处,原因是与他朝夕相处的保姆的性格正是如此。还有的幼儿甚至连处世的态度、说话的表情都

15、酷似保姆。由此看来,保姆性格的优缺点很有可能为幼儿个性的形成,打上一定的烙印。 3、特技特长。如果保姆有歌舞、绘画、手工等特长,用以引导婴幼儿,则会培养其相应的兴趣,并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果是个笨手笨脚什么都不会的呢? 4、普通话水准。小保姆多为初中生,来自农村,还可能是个少数民族。她要是把孩子教成“南腔北调”呢?,2018/9/14,32,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十)可以让孩子接受适度的“应激源”,以培养意志。不是所有的“应激源”都坏;也不是所有的人对同一个“应激源”都会产生坏的结果。,2018/9/14,33,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十一)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

16、心态和“心理偏差”。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这一点,迄今尚未引起广大家长的广泛重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说谎、懦弱、自卑、孤独、固执、粗暴、怪僻、喜怒无常、紧张、焦虑不安、离家出走、逃学、“逃夜”、违法犯罪等。关于孩子“撒谎 ”的话题。 “撒谎 ” 是一种心理防御方法。,2018/9/14,34,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十二)一份调查显示。70%80%的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家庭有关,特别是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交流沟通方式不当有关。,2018/9/14,35,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十三)“体罚”与“心罚”。任

17、何惩罚都要适当,“心罚”也如此。用的时候,首先警示自己:“罚”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什么目的! 关于“能不能打孩子”的话题。,2018/9/14,36,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问题,(十四)“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定义范围很宽,从胎儿期到婴幼期到学前期,都称为早期教育。对于胎儿的早期教育就是“胎教”。幼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学说话,34岁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能够掌握基本完整的语言。幼儿语言和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智能的培养。 幼儿期是人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生活环境的影响,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例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期没有进行过教育和训练,成人后永远达不到他们原来应该达到的智力水平。如印度狼孩卡玛拉17岁时,智力水平只相当于4岁左右的孩子。 从心理学角度说,早期教育,应更强调的是“心灵教育”。 “早期教育”不能揠苗助长;而是早期引导,因材施教,“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