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07577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专题综合检测一 新人教版选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检测专题综合检测 近几年,高考命题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辩证地分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结合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分析我国对外开放中要注意发挥比较优势。 (3)联系斯密和李嘉图的主要经济学观点,运用比较的方法考查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18 世纪中后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劳动力条件的是 ( )。 A “圈地运动”的加速 B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C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 D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 解析 “圈地运动”的加速,使大批劳动者丧失了土地,成为自由的劳动者, 这就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劳动力条

2、件。 答案 A 2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 ( )。 A民穷国富 B富国裕民 C扩大出口 D经济自由 解析 A、C 是重商主义者的目标、手段,B 是斯密认为的经济学的目标,D 则为手段。 答案 B 3在经济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是(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马克思 解析 由课本知识可知,B 符合题意。 答案 B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据此回答 45 题。 4斯密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量决定的。这一观点 ( )。 A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C颠倒了价值与

3、交换价值的关系 D掩盖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 解析 价值的决定因素是劳动量,故选 A 项。B、C 两项强调价值和交换价 值的关系。D 项是讲价值的本质。 答案 A 5斯密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这一观点 ( )。 A揭示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B正确地揭示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C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D指出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 解析 题干强调了价值是由交换价值决定的,故选 C 项。其他三项不符合要 求。 答案 C 6斯密提出“富国裕民”的主张,实质上是为了 ( )。 A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B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C建设全民的

4、国家 D消除殖民统治 解析 注意“实质上”这一要求,斯密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 B 7斯密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 是他的实际费用的一部分。斯密的这种观点 ( )。 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 认为工人得到 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认为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科学地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A B C D 解析 “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 ,即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 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 ,即认为利润是对资 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故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8

5、斯密提出用“看不见的手”去自动调节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分配,反对用人为的制度 加以控制。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 ( )。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B封建政治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 C启蒙思想在欧洲的流行 D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 解析 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斯密 的主张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9自由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重商主义思想的否定。其主要表现是( )。 A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实行经营、竞争和贸易自由 B要求加紧掠夺海外殖民地 C要求加快政治改革 D提倡农工商业同时发展 解析 自由主义思想是应资

6、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产生的,这一时期仅仅重视商 业发展是不够的,此时的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实行经营、竞争和贸易的自由, 否则就束缚了它的发展。 答案 A 斯密在论述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时,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据此回答 1012 题。 10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 ( )。 A因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 B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 C手工业工场正在向大工业过渡 D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解析 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又称为地域分工学说。 答案 A 11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根据该学说,贸易参与国通过对外贸易从中获得好处的条

7、 件是 ( )。 A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B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 C各国的绝对优势不是固定不变的 D英国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 解析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是在假设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 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前提下的,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2下列对绝对成本学说的缺陷的评价正确的是 ( )。 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 的 即使在所有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均处于劣势的国家,仍可“劣中选优” 一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是非常特殊的情况,在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少 见 A B C D 解析 不属于绝对优势,其他三项都是关于

8、其缺陷的正确评价。 答案 C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成分,批判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中的不科学成分, 同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观点。据此回答 1314 题。 13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_的必要条件 ( )。 A降低工人工资 B发展对外贸易 C实现财富增长 D降低劳动力价值 解析 李嘉图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实现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 答案 C 1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体现在 ( )。 对价值和交换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出了初步区分 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剩余价值和 利润 一贯坚持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 A B C D 解析:

9、是斯密的观点,是马克思的观点。 答案:D 15李嘉图认为_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 )。 A为社会谋利益 B竞争 C谋生 D利己 解析 斯密、李嘉图都认为利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动力。 答案 D 16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水火不容,要么完全自由放任,要么政府完全干预 B二者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 C政府干预的地方就不要市场调节,有市场调节的地方就不要政府干预 D二者都应在市场经济中对配置资源发挥作用,但政府干预要适时、适度 解析 当代已没有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和政府的干预要有机 结合,政府干预的地方一定是市场调节失灵或

10、不应让市场发挥作用的地方。 但政府的干预不应从根本上否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答案 D 17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对立的是李嘉图的下列哪一理论 ( )。 A比较成本学说 B自由贸易学说 C相对工资理论 D绝对成本学说 解析 由课本知识可知,本题应选 C。 答案 C 1819 世纪初,英国实施的一部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案是 ( )。 A谷物法 B所得税法 C遗产税法 D农业发展法 解析 由课本知识可知,本题应选 A。 答案 A 19认为应当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主张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是、 ( )。 A斯密 B李嘉图 C重商主义者 D配第 解析 此题考查重

11、商主义的观点。根据此种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所代表的 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可以看出这不是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配第的观点教 材并没有涉及。 答案 C 亚当斯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于 1776 年发表了国富论 ,他从“人类利己心” 出发,反对重商主义,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第一次系统地论 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据此完成 2021 题。 20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亦然。这是 ( )。 A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B斯密的观点 C李嘉图的观点 D马克思的观点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斯密劳动价值论有关观点的理解。很显然,重商主义者没 有在这方面作出

12、应有的贡献,李嘉图认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价 值,所以 A、C 两项不选。马克思的观点继承了李嘉图的科学成分,所以 D 项不选。 答案 B 21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这样 ( )。 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 促使劳动者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降 低本国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可以进口更多的产品 A B C D 解析 重商主义者认为: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可以降低本国产品成 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不是重商主义的观点,重商主义是反对进口的。 答案 A 22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有 ( )。 分工能

13、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工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分工受交换能力 大小的限制 分工的发展受市场大小的局限 A B C D 解析 说法错误,不属于斯密的分工和交换思想。 答案 D 23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 ( )。 A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 C要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D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解析 根据课本知识,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24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属于二者共同点 的是 ( )

14、。 二者都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各国从中可以得到好处 二者都认为各国有 自己绝对优势的产品 二者都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 界霸权的愿望 二者都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 联系和客观要求 A B C D 解析 是斯密的观点;是李嘉图的观点;是他们共同的观点;故 正确。 答案 C 25下列对于斯密、李嘉图的评价科学的是 ( )。 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原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 斯 密、李嘉图的学说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二者都主张经济自由, 反对国家干预 A B C D 解析 此题考查

15、对斯密、李嘉图所作贡献的科学评价。分别是对二者各 自最杰出的贡献和历史地位的正确表述;表明二者理论的历史意义;正 确指出了二者政策主张的共性。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6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 义社会成员划分为三大阶级的人,他还提出了二元的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 如何评价斯密的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10 分) 解析 要把这些理论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分析,既要看到其合理性、历 史进步性,又要看到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 答案 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 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出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 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 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27在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近几年发生的多起贸易制裁案中, 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运用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指出贸易保护主义的错误。(12 分) 解析 该题首先要表述李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