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97361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1第二单元商鞅变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 鞅 变 法 公元前359年,选修1 第二单元,相关连接:必修1、2、3; 省编复习指导P172,商鞅,秦国偏居西方一隅,地理位置远离中原核心地带,但最后吞并“连横”的六国,一统天下,靠的是什么?,想一想,靠的是制度创新 商鞅变法,秦始皇,一、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商鞅的背景,铁器、牛耕的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的阶级力量地主和自耕农 争霸与兼并战争分封制瓦解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各国为富国强兵展开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百家争鸣思想文化自由活跃,思想解放,为改革变法提供新思维,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二)春秋战

2、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 1、改革的内在动力频繁的兼并战争,令各国需要富国强兵的变法 2、变法的思想武器:法家学说 3、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各国变法的概况,为什么法家学说会成为时代所用? 链接必修 3 第一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都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考纲与课标诠释,*大动荡,*大变革,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以鉄犁牛耕为代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新的阶级力量产生。,各国改革变法,逐步确立封建制度。,*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链接必修P8

3、、必修P16、必修P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改革的原因是什么,1.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促进社会发展变化 2. 必要性 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 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称霸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3. 可能性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顺应时代进行变革;依法治国)。,问题探究,必然性,结合以下材料思考:处在春秋战国大环境下的秦国为什么要变法?又有什么有利条件和机遇?(P20-21),走进历史,材料一: 前4世纪,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秦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

4、大焉。”史记,材料二:,富国强兵, 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商鞅变法的目的,二、“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1、变法的宗旨:2、商鞅变法的机遇 变法的条件: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经济、政治、军事、 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富国强兵,*君较集中,民风质朴; *法家学说较得到认同; *三家分晋扼制秦的力量被削弱; *士人追求建功立业有利招贤能; *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经济改革:以农求富,商鞅铜方升,经济改革:以农求富,废井田, 开阡陌,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 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提高生产积极性;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经济实力; 为兼并战

5、争提供保障。 ,利于统一赋税; 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基础。,材料一:,激励机制:奖励军功,材料二: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激励机制:奖励军功,奖励军功, 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打击奴隶主旧贵族; 为人们争取更高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途径,从这一的措施中你能看出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6、,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政治更新:加强集权,材料三: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政治更新:加强集权,建立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废除分封制, 推行县制。,强化封建专制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加强集权,材料四: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材料五:秦律(竹简),燔诗书而明法令,制订秦律,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 钳制了思想,用法律形式把改革内容固

7、定下来,思想文化专制,社会风尚习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增加财政收入,移风易俗,材料五: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史记商君列传,社会风尚习俗,考纲与课标连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与作用,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1、重“农战”、明“法治”; 2、以立法的形式除旧布新; 3、是当时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考纲与课标连接,“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说明 A.商鞅变法得到秦国各阶层的拥护 B.“商君之法”在秦国已深入人心 C.商鞅变法给人民带来的好处最多 D.商鞅的地位超过了秦王,B,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

8、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D,三、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的作用,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走商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之死,思考:1、商鞅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2、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原 因,“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变法触犯旧贵族的利益而受抵制、破坏。,秦孝公去世后,遭到诬告谋反。,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和拥护 B

9、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B,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变革求发展的潮流,合乎秦国的国情,迎合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是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秦孝公重用、支持变法,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指导改革创新,力排旧势力的阻难,改革态度坚决,且取信于民,使变法深入人心。,探 究,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B.封建经济发展迅速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A,考纲与课标连接,(1)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

10、地主阶级进行的一次 最彻底的变法。 (2)历史作用: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打击和瓦解奴隶主贵族势力,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优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商鞅变法的评价,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2、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4、轻视教化,轻罪重罚。,5、文化高压,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

11、化,导致创新意识窒息。,3、改革公开承认占有奴隶合法,未与旧制度、文化与习俗划清界限。,探究:结合变法的措施分析其有哪些历史 局限性?,从商鞅变法中得到什么启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应该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商鞅的结局体现出旧势力的顽固与改革的艰辛。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断向上的,然而在向上发展的道路中会有许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改革者需要更多的决心与勇气,在改革中表现了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我思我悟,本课结束,私

12、田的成果全部归私田主所有,劳动者可以留部分产品,封建地主和封建农民,封建土地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变化,载: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私田开垦数量增加 C.私田取得合法地位 D.封建生产方式的优越性,D,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无 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从这首选自诗经国风秦风的诗歌中我们可提取哪些历史信息?,秦国君权集中;秦地民风质朴,强悍尚武;,秦民如有合理严格

13、的制度以引导,有利于凝聚起统一的意志。,【历史纵横】P20,思考:积极:消极:,(1)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2)有利于巩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 (3)有利于增强封建国家的综合国力 (4)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链接必修、必修、必修,必修1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 。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战国时期,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王” 一些诸侯为了富国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 必修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那时侯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 井田制遭到破坏。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必修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大变化 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被称为“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