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柳永-蝶恋花讲稿 (1)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54471326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柳永-蝶恋花讲稿 (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柳永-蝶恋花讲稿 (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语文-柳永-蝶恋花讲稿 (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柳永-蝶恋花讲稿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柳永-蝶恋花讲稿 (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蝶恋花蝶恋花 柳永柳永导语:导语: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诗人,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流行歌曲的“天王巨星” ,他在当时中国的地位,绝对比刘德华、周杰伦还要红得多。那么,他红到什么地步呢?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人,要在有水的地方生活居住,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凡有水井处” ,必有他的歌在传唱。而且,他属于偶像兼实力派的创作型歌手,在当时,其他的歌妓要想红,就一定要唱他写的歌,只要能求他给自己写一首歌,马上就可以身价百倍。我想,现在还真没哪位明星能红到他这个程度。可惜在他那个时代,流行歌曲是最令上流社会所瞧不起的,所以,尽管他很红,但却一直穷困潦倒,死的时候,连丧葬费都没有,是歌妓们凑钱将他埋葬的。

2、他是谁呢?他就是北宋著名的大词人柳永。1、奉旨填词柳三变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987?1053) ,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柳永出身仕宦书香,祖父柳崇是一个很有才干又很有个性的人,朝廷多次请他为官,他都拒绝了。他的父亲柳宜虽然当官,但为人耿直, “有所弹射,不避权贵,故秉政者大忌之。 ”柳永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三复,一个叫三接,兄弟三人都很有才华,并且都曾考中进士,所以被称为“柳氏三绝”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柳永,很自然的,人生道路应该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做官。当然,前面我们说到了,他曾经考中过进士,但是那已经是 50 多岁的时候了,而且也只做过

3、类似屯田员外郎之类的小官,所以柳永也称“柳屯田” 。人的才华和运气,有时候啊,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这个柳永,从年少的时候,就非常喜欢音乐,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快乐男声” 、 “中国好声音”或者是“中国达人秀” ,作为一个音乐人,想要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只有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妓院。那个时候的妓院,是歌手和音乐人云集的地方。所以年少的时候,柳永就经常混迹在那里,给妓女写歌。他写的那些歌非常受到大众的欢迎,却不受当时的皇帝和大臣们的待见,2所以,尽管很年轻就出名了,但柳永在当时的名声却很不好。当时很多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的父母经常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你们千万不要跟柳家的那个熊孩子学啊,搞什么音乐

4、,真是有辱斯文。 ”而朝廷呢,也跟今天的 CCTV一样,经常批判他,说他“三俗” 。 。所以,尽管出名,尽管人人都喜欢他写的歌,但写歌不能当饭吃,更不能当官啊。于是,柳永也当时的很多读书人一样,参加了科举考试。哪知道,第一次,不知道是发挥失常,还是别的原因,没考中。一般的人没考中,大多灰溜溜的回家继续复读,准备三年之后再战。这个柳永呢,毕竟是个音乐人,超有个性,很喜欢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生命。于是,在张榜当日,看到上面没他,回家就写了首歌,并且这首歌当年就雄踞了北宋音乐排行榜的榜首位置。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他这首歌里写了什么。鹤冲天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

5、遂风云便,争不恣(zi)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nen)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注释注释】 黄金榜:即黄榜,皇帝的文告用黄纸书写,故称。这里指会试后发放的进士题名榜。 龙头:状元的别称。与“鳌头”同义。 明代:政治清明的时代。这是古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谀词。 风云便: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比喻人生际遇,事业得意。这里指中进士。 争:怎么。恣:放纵。 白衣:古代平民穿白衣,因用以称无功名的人。 烟花:妓女的代称。 依约:隐约。丹青屏

6、障:绘有彩画的屏风。 恁:这样。偎:紧贴,挨着。红翠:指穿红着绿的年青女子,即歌女。3 一饷:片刻,短暂的时间。 【译文译文】 黄金榜上没有我的大名,偶然丧失了当状元的希望。清明朝代暂时遗落贤才,我怎么疗治心灵的创伤?既不能大显才华实现风云志向,那就一任自己纵情放荡。更何况管它得与丧!我本才子词人,自应是白衣卿相。就在那烟花巷陌中,隐现艳丽雅致的丹青屏障。幸有知己知音的意中佳人,最值得我寻访。姑且这样偎红依翠,此种风流韵事,足令我平生舒畅。美好的青春那么短促,不过一瞬时光。还是忍着辛酸,把金榜虚名换成及时行乐的小饮清唱! 【评析评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其实每次我看到这首词,总会想起 BEY

7、ONG 乐队的海阔天空,里面有一段,请一位会唱的同学来唱一下: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其实,柳永的词讲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只是黄家驹在海阔天空里侧重表达的是一种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而柳永则表达的是自己的一种非凡的自信,还有一种强烈的反叛精神。“黄金榜”就是公布了当年考上进士名单的皇榜, “偶失”就是偶然失去,“龙头望”可有两解,一个是“状元” ,令一个指的是皇帝的看中和青睐。也就是,中进士的皇榜公布了,我偶尔失去了状元的头衔。这个柳永,分明就是一个叛逆

8、青年嘛,你连个进士都没考中,却说自己偶尔失去了状元的头衔,是不是太拽了。“明代”是指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就是说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政治这么清明的天朝,怎么就把我这个大人才给遗漏了呢?我该咋办呢?既然不能顺着东风,平步青云,那就干脆随着自己的心愿放荡不羁算了吧。何必还去讨论这件事的得失呢?像我这样的才子词人,本来就是没有功名的公卿宰相嘛。这是上阕,我们可以看到柳永骨子里的那股傲气,我尽管连个进士也没考4中,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偶然,而且,我们的目标也不是一般的进士,我要是考中了,也肯定是状元。多么自信,他既没有愤世嫉俗的抨击批判,也没有遮遮掩掩的幽怨,而是将一种纯粹的自我率性表达出来,显得天真而

9、单纯。这其实也是柳永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他很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再看下阕,讲的是没考中之后,继续回归到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烟花巷陌”是青楼妓院, “恁偎红翠” ,就是和穿着红衣、绿衣的女子左拥右抱,把追逐功名的理想,换做喝酒唱歌。说得多直接,一点也不掩饰,不矫情。柳永此处所表达的是对另外一种生命价值的追求,但这种生命价值是不被当时的封建伦理文化所接纳的。但是,从这首词在当时的受欢迎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在宋代,这种摆脱单一价值追求的趋向已经形成了。它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大家为什么喜欢呢,就能从这首歌中看到了与自己内心产生共鸣的东西。但是,

10、正是因为这首歌太流行了,甚至流行到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的耳朵里,所以也给柳永带来了大麻烦。柳永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一考就考上了,但是当最终的进士名单传到宋仁宗手上,等他最后批复的时候,他却将柳永的名字给抹掉了,还说“何须浮名,且去浅斟低唱。 ”后来,柳永但凡写词,都会在最下方题上“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大名,其实,这也是柳永对于宋仁宗表达出自己的强烈不满。宋仁宗不待见柳永,首先是第一印象不好,因为柳永作为官宦子弟,成日流连于歌楼酒肆,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看来就是不务正业。然后,科举考试失败,非但不认真反省,反而表现出一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不屑一顾的放浪不羁。这

11、对于宋仁宗这样一位封建制度的维系者而言是无法忍受的。后来,柳永尽管主动献词想要讨好仁宗,却因为第一印象不好,加上词中又有地方惹恼了皇帝,所以他就非常悲催的成为宋仁宗最不待见的人。所以,从柳永的人生经历,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就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印象坏了,以后再想有什么发展就很难了。不过宋仁宗还是不错的,虽然讨厌他,却没有把他杀掉。当然,最后,到柳永 50 多岁的时候再次参加科举考试,这次他换了个名字5考试,结果就考上了。但当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芝麻小官,他自己也无心仕途,所以在官场上也没有什么发展。他最后是继续混迹于青楼妓院之中,穷困潦倒一生,死了以后,甚至连丧葬费都没有,还是平日里跟他交好

12、的一群妓女,凑了些钱将他埋葬。1、 发展了慢词、丰富了词调。发展了慢词、丰富了词调。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小令的体制短小,容量有限。而慢词的篇幅较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2 、表

13、现市民情调与运用俚俗语言。、表现市民情调与运用俚俗语言。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 ,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 (后山诗话 ) ,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碧鸡漫志卷二) ,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3 、改变词的表现方法、改变词的表现方法柳永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他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练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

14、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当时“凡有井水饮处,能歌柳词”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与柳词语言的通俗化不无关系。 2、谈谈几首柳永词谈谈几首柳永词柳永的词,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俗” ,因为里面讲的是妓女情事,用的是口头俚语。我们上节课讲了李煜,说词到李煜手上由俗到雅,我们看欧阳6修、晏殊的词,都是典型的文人词,用词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才气和志趣。到了柳永,词的审美趣味和内涵则从“雅”走向了“俗” ,这种俗并不是内容的低俗,而是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柳永的词一改文人的创作路数,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

15、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任务、所关注的感情。我们看看以下两首词:鹊踏枝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定风波定风波 柳永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早知恁么,悔当初、不

16、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这两首词都是写女主人公因爱人外出未归而忧愁苦闷。然而晏殊含蓄,柳永坦率。柳永的词直接表现了世俗女子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愿望,因此被晏殊等士大夫所不容。有一次,柳永去见正当宰相的晏殊,问他是不是也写歌,晏殊说,我写啊,但我不会写“针线闲拈伴伊坐” 。这其实就表达了晏殊对于柳永词的不屑。课内补充:王国维先生课内补充: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人间词话著名的著名的“三境界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7也。 ”蝶恋花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