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6291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是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提高自己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和能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 的本质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活动就

2、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客体,中介,1、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主体,2、客体,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客观世界=客体,3、中介,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物质工具,观念工具,语言工具,4、主体与客体的三层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需要与被满足的价值关系,5、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的目的和实践的方案,二是主体按照目的和方案实际的作用于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方

3、案变成实际行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结绳记事,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还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你要有知识

4、,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选集第1卷,126页。,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实践出真知的哲理. 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森林里,叫“狼桃”。 人们认为它有毒,不敢吃。16世纪,公爵俄 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献给女皇伊丽 莎白。从此在欧洲世代相传,但仍然没有谁 敢吃它一口。18世纪法国的一位画家冒着风 险尝了一个,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 来经过分析鉴定,发现它含有多种维生素, 营养丰富。,(三)认识对实践的反

5、作用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实践,认识,积极促进,决定,消极阻碍,指导,二、认识的本质,唯物主义认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要划清两条基本界限,(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 物 主 义,唯 心 主 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是先于物质和实践经验的东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可知论,反映论,先验论,(二)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的本质区别,旧唯物主义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消极

6、地、 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积极地、 能动地反映 和接受外界 对象,两大 缺陷,两大特征,离开实践 考察认识 问题 (直观化、机械化),离开辩证法 来考察认识问题(简单化),实践 观点,辩证法 观点,摹写性,创造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是能动的反映论,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再现 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 关系、本质和规律。,对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 选择、整合、建构和虚拟。,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中,摹写是创造性的摹写,而不是机械的镜面式的摹写。同样,创造是以摹写为基础的创造,而不是主观随意的创造。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其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题文与可画竹 柯九思 【元】湖州放笔夺造化,此事世人

7、那得知。 跫然何处见生气?仿佛空庭月落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规定突出了以下特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论,是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总 结,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一)从实践到认识,(二)从认识到实践,(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一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一)从实践到认识,感 性 认 识,理 性 认 识,实现第一次飞跃的条件,表象,概念,知觉,判断,感觉,推理,丰富、真实 的感性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基础,相互渗透,升华,舍罕王赏麦,舍罕国王:当然可以?!,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感

8、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上: 唯理论 经验论,行动上: 教条主义 经验主义,培根,蚂蚁、蜘蛛、蜜蜂的比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谷,开普勒(天空立法者),【案例分析】,思考: 1、通过开普勒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的过程,说明了什么哲理? 2、第谷用了20多年时间坚持不懈地从事天文观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天文观测资料,但是,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却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 3、开普勒为什么能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4)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含义: 归纳: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

9、维方法。 演绎: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个别,一般,个别,一般,生物是进化的,归纳,演绎,长角动物都是食草动物,犀牛是食草动物 羚羊是食草动物 麋鹿是食草动物,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生物是进化的,树在进化中养成挺拔 鸟在进化中学会飞翔 猿在进化中转变成人,个别,一般,个别,分析和综合,含义: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并认识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维过程。 综合:就是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成整体,认识对象整体性质的思维过程。,部分,整体,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无机界,有机界

10、,植物,动物,微生物,分 析,综 合,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关系: 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条件。 分析与综合互相渗透。 分析与综合互相转化。,人,女人,男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女人,男人,人,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分析,综合,含义: 1.感性具体:是人们通过感官所形成的感性认识。 2.抽象规定:是对感性材料经抽象与舍象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不完整、不全面的理性认识形式。 3.思维具体:是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抽象按其内在联系统一起来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这一对象在思维中的完整再现。,抽象和具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感性具体,庐山风光,理性具体,阶级社会,资本主义,奴隶社会,封建

11、社会,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 抽象规定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但它又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是向思维具体的接近。 思维具体是对感性具体和抽象规定双重否定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抽象和具体,感 性具 体,抽 象规 定,思 维具 体,认 识,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含义: 历史的方法: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按照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行程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逻辑的方法: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以理论的形式研究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历史和逻辑,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

12、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别和对立。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历史和逻辑,协同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实现第二 次飞跃的 必要性和 重要性,理论回到实践中去, 可以满足实践的需要- 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 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并由 此显示出理论的作用。,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 现 第 二 次 飞 跃 的 条件,1)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 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还必须为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所掌握。,3)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13、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 的原因,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认识常常无法一次完成。,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 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及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获得正确认识的关键: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节 真理

14、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1、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2、真理和谬误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主体,客体,真理,谬误,正确反映,歪曲反映,(一)真理的含义,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两层含义:,(二)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

15、的统一,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在形式上是主观性的。,辨析: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真理具有阶级性 (3)“有用就是真理”,真理一元论,对于同一个认识对象,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所以真理是一元的。,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反对主观真理论。必然肯定真理一元论。 必然肯定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必然肯定真理没有阶级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的唯物论),真理既有绝对性,真理又有相对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从真理的客观性看,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发展趋势看,生命的秘密,从真理的客观性看,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从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的发展趋势看,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