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简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44012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简(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一、先秦,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 释 自 然 现 象 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 映 社 会 斗 争 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的意思。“雅

2、”,正也,即标准音,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 “比” “兴”。“赋”,就是铺陈直叙,直截了当地铺叙、抒情、描绘,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比”就是比喻,打比方。“兴”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以触发起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3)作品如蒹葭卫风氓等。,(4)诗经的艺术成就:,A、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中无论是积极干预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徭役诗,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为诗经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3、。 B、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后人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含蓄蕴藉的特有风貌起着重大作用。,(5)诗经地位和影响,A、开创抒情诗的传统 B、在内容上多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C、在艺术手法上,其创立的“比兴手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 D、对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有深远影响。,3、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

4、族。他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有“风骚”并称。“风”指诗经国风,“骚” 指离骚。,4、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

5、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5、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民本思想,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著作,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

6、编订。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6、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 ),20篇。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子思想(无为)81章。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二、秦

7、汉文学,1、秦代文学 李斯谏逐客书 吕不韦吕氏春秋,2、汉代散文,政论散文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著作有过秦论、陈政事疏等。 记事散文刘向淮南子、说苑 抒情议理散文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传散文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3、司马迁与史记,(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年,完成史记。 (2)史记的体例: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计130篇,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

8、西汉武帝时代约3000年的历史。本纪,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以事系年,是全书的纲领;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以及个别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列传,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表,是用表格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书,是有关天文、历法、水利、经济、制度等方面的专门史。,(3)史记艺术成就:,其叙事脉络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 叙事有详略之分,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描写条理清晰; 强烈的抒情性; 语言雄浑、朴拙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4)史记的历史地位和影响,A、是我国纪传体

9、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B、是对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会。 C、人文精神的弘扬, D、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有深远影响。 史记被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班固与汉书,(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5、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

10、和抒情小赋三类。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散体大赋”。代表作家是“汉赋四大家”:扬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的两都赋和扬雄的甘泉赋,张衡二京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 抒情小赋,内容上侧重于抒发愤世嫉俗与表现个人放心求志,形式上篇幅短小,不用问答体,通篇用韵文。代表作有张衡归田赋、二京赋,蔡邕述行赋等。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东汉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

11、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过去,预示着抒情小赋将以独立的体式在赋坛上占有一席地位。,6、诗歌,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古诗十九首 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文学家,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杰出代表。代表作观沧海短歌行。曹丕代表作是燕歌行,此诗历来为人称道。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存诗80多首,辞赋散文共40余篇。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 “竹林七贤”: 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陶渊明诗歌题材:田园诗、咏怀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等。 陶诗艺术特色: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艺术特点:自然,将日常生活诗化。,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此外, 诸葛亮出

13、师表、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文学批评巨著,对于文学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文学的发展同社会生活的变迁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文学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文学本身也有继承关系。(2)比较全面地说明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3)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4)阐述了进行文学批评的态度、方法和标准。,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志怪小说:记载神仙方术、鬼魅妖怪、疏方异物、佛法灵异。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四、唐代文学,1

14、、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2、唐诗的繁荣与发展轨迹,(1)初唐:初唐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初唐四杰“、陈子昂、张若虚。 (2)盛唐:山水田园游人王维和孟浩然(王孟)。边塞诗人高适、岑参(高岑)。 “双子星座”李白杜甫。李白是盛唐气象哺育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也成为了盛世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而杜甫则是社会动荡阶段再现苦难世道的思想代表。 (3)中唐: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人。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另外,刘禹锡,柳宗元、李贺。这些形成了唐诗创作的第二个高潮。 (4)晚唐:“小李杜“

15、崛起诗坛。杜牧、李商隐,3、唐诗详解,“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除此之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山水田园诗奠定了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二人被称为“王孟”。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

16、篇。,诗仙李白,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B、李白诗歌艺术个性:a、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b、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其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c、想象奇特。d、基本基调为明丽爽朗。 C、地位和影响: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诗坛。他在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和个性魅力,以及诗作中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新明丽的美感都对后世影响巨大。 D、李白和杜甫同是唐代两位最杰出的诗人,后人将二人喻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由于个性和社会经历等原因,李白诗中较为突出自我,张扬个性;其诗风是豪放飘逸;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政治,关注由社会政治而来的社会苦难;其诗风是沉郁顿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