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培训教材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4439200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安全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交通安全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交通安全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交通安全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交通安全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安全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安全培训教材(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安全教育 Traffic Safety Training,课程目标,交通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最符合安全的情况下,使运输系统达成最佳的使用效果。交通安全教育的目的:培养用路人安全交通行为所必须具备的认知力、态度、技巧与交通行为本身。,课程内容,一、道路交通安全数据分析 二、企业员工交通安全现状 三、交通安全之-行走安全 四、交通安全之-骑车安全 五、交通安全之-乘车安全 六、交通事故案例警示,一、道路交通安全数据分析,每年有近11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每天都有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 每一分钟都有人因交通事故受伤,交通事故被称为当今社会第一大公害,在没有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年代里,人们出行的忧患要

2、少得多。那时候,人们的脚就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只有坐轿子和马车的福份。但现在,随着工业的发展,自行车成了我们的代步工具,摩托车、汽车也成了日常公共交通工具。它们给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道路交通事故,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据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达5000多万,比世界上历次战争死亡加起来的人数还多得多,被称为当今社会第一大公害。,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情况(19912006),万元,交通事故分布的分析,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公安部2005中国交通事故统计报告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417

3、355起,造成91062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92.7和92.2 超速行驶导致16015人死亡 疲劳驾驶导致2566人死亡 违法超车、会车导致6871人死亡 违法占道行驶导致4488人死亡 超员客车交通事故导致3039人死亡,32979,以上的分布与发达国家近似,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2005起,下降19%;死亡人数减少8165人,下降10%;受伤人数减少75523人,下降20%;直接财产损失减少1.9亿元,下降15.8%。,2008年一

4、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上升,共发生29起,同比增加3起。18个省(区)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其中四川省还发生一起死亡51人得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008年,营运客车肇事导致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同比增加7起,占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得79.3%,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交通事故比重加大。高速公路事故导致6026人死亡,占公路事故死亡人数的11.2%,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路外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增幅较大。路外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2007年全国路外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上升60.3%、51.6%。2008年路外交通事故导致14

5、847人死亡,同比上升34.9%。,二、企业员工交通安全现状,交通安全教育状况,企业主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很少,即使有开展,多半都是走走过场而己。 员工的交通安全防护差不多都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将安全责任完全寄希望于企业与社会; 公司对员工遵守交通法律的情况掌握不实,缺乏必要的考试、考核和督导; 教育的对象层面窄,并非所有的员工都有参加相应的交通安全培训。,员工及环境状况,工业区周围道路复杂,车辆多; 十字路口无红绿灯指示,行人大多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横穿马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工业区很多员工骑自行车和电动车却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员工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和侥幸心理,步行或骑车时不

6、遵守交通规则。,三、交通安全之-行走安全,1. 遵守信号灯,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2.安全行走,3.行走时,存在哪些危险?,(1)斜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2)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不得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不得有追车、抛物击车等行为。,(3)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

7、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4)车辆从静止到启动存在着危险, 不要从静止汽车之间穿出猛跑;不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不要在车前车后穿出,4. 行走时,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 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 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 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四、交

8、通安全之-骑车安全,(1)不打伞骑车。 (2)不脱手骑车。 (3)不骑车带人。 (4)不骑病车。 (5)不骑快车。 (6)不与机动车抢道。 (7)不平行骑车。,安全知识骑车安全,骑自行车,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在机动车道上行使; (2)通过路口时要不遵守信号,绕过信号行驶; (3)骑车逆行/扶肩并行/双手离把骑车/攀扶其他车辆骑车; (4)在横穿4条以上机动车道或中途车闸失效时,不下车推行; (5)骑车转弯时不伸手示意,强行猛拐 。,骑车者,须注意:,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

9、“一慢、二看、三通过“。 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骑车者,须注意(续):,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把稳龙头;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五、交通安全之-乘车安全,A. 乘坐公共汽车注意事项,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2)不要把汽

10、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车或抛物击车。,A. 乘坐公共汽车注意事项 (续),B.自驾车注意事项,不超速行使,或在需要减速行驶的地段未减速行驶; 不无照驾驶者; 不酒后或酒醉驾驶; 车辆不超载、超长、超重、超宽; 于规定道路上径行回转; 不违规停车,停车靠右,不压线停靠,不形成路障妨碍交通; 发生故障停车时,设故障标志。,打出租汽车时,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一旦不幸遇到翻车

11、事故,不要死死地抓住车厢的某个部位。而要去抱住自己的头,并缩起全身才是上策。,C.打出租车注意事项,五、交通事故案例警示,事故概况,事故时间: 事故地点: 肇事车辆: 伤亡情况:,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十字路口无交通信号灯,致使人员、单车与机动车等无约束从而引起路面情况复杂是导致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员工骑的电动单车和机动车驾驶员经过无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没有仔细观查人多、车多的复杂路面情况,避免危险发生是其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员工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在经过无交通信号灯路口时,我们更应该提高警惕,但大部分人员养成一个“机动车撞我就得赔钱”的坏习惯。,纠正

12、与预防措施,针对交通安全事故原因的第三方不可控及区域因素,故整改方案主要以厂内员工教育为主;管理为辅;提议为补。具体方法如下: 1.提高员工交通安全意识: 对全体员工进行案例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教育以提高员工交通安全意识。 2.加大对交通安全的管理力度(近厂几个路口): a杜绝行人和单车行走机动车道的现象(特别是逆行机动车道),同时派保安员监控违规者并提名处分。 b.在上下班高峰期对人员或单车经过的路口设置可移动醒目警示牌(过马路请注意安全)。 3.对相对应行政单位提合格化建议: 针对我们公司附近几个路口,组织周边几大公司联名建议交通局:在公司门口附近十字路口加装交通信号灯和减速设施。,事故给我们带来的警示,维护交通安全是每位用路人的责任,无人能置身事外。 交通事故99%为人为因素,违规行为是主因。 交通安全规则要认知,更要遵守。,THE END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