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39107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登月之旅》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月之旅,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们才能够更仔细的观察月亮。,伽 利 略 手 绘,月 面 图,发现月球表面的许多地方都布满了圆形的坑,他们把它称为环形山;除此之外,月球表面还有许多暗黑而平坦的区域,称为月海。,月 球,月球表面,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推测这些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 直到发现地球上被流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得出了新的推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材料用具: 沙盘、同样大的石子3个、大小不一的石子3个、手电筒一个、直尺二把、铁架台。,用装了细沙的盘子模拟月球表面,用玻璃球

2、模拟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1.将盒子里的细沙用尺子抹平。 2.用玻璃球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表面: 从不同的高度分三次往沙盘里丢玻璃球; 从同一高度丢大小不同的玻璃球。 3.用手电筒光直射或斜射“陨石”坑,观察所产生的阴影有什么不同。,实验活动,1.从不同的高度分三次往盐盒里 丢玻璃球,你发现什么? 2.从同一高度丢大小不同的玻璃球,你又发现什么? 3.用手电筒光直射或斜射“陨石”坑,所产生的阴影有什么不同?,友情提示,1.玻璃球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 2.用手取出玻璃球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 3.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玻璃球离开盒子的高度不

3、能太高; 4.注意观察手电筒直射或斜射“陨石坑”时的明暗变化。 5、小组分工:小组长分工。1人记录,1人操作,1人把沙盘抹平,1人观察高度,其他人观察。 6、完成实验后由小组长举手报告。,重温人类首次登月之旅 http:/ 2007年发射绕月探测卫星。,第二期工程为落: 2012年发射一颗月球软登陆器勘测。,第三期工程为回: 2017年发射一颗月球登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返回地球。,2004年4,中国探月关键年“嫦娥工程”启动,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载着中国祖祖辈辈的登月希望,向月亮飞去。“嫦娥一号”发射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的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对于推动

4、我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前沿,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如今我们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 “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仅仅是我国探索月球的起点,到我们能真正登上月球,甚至建立月球基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 (1)月球距离地球约( ) 千米。 (2)月球的引力是地球( )。 2.判断: (1)月球比地球小得多。 ( ) (2)月球上昼夜温差很大。( ) 3.排序:请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按先后排序: ( )天文望远镜观察 ( )肉眼遥望 ( )飞船接近照相观察 ( )望远镜观察 ( )登上月球 ( )采集样品,3 1 4 2 5 6,1/6,38.44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