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铜矿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30867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铜矿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有关铜矿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有关铜矿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有关铜矿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有关铜矿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铜矿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铜矿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矿资源地质特征铜矿资源地质特征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中国铜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有以下特征:(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一)成矿时代相对集中中国铜矿成矿时代虽然从太古宙至第三纪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中生代,其次是中新元古代和新生代。从探明的大中型矿床的储量在时代占有情况来看,据王之田()统计的各时代铜矿储量比例:太古宙.,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各期的地壳运动来看,自寒武纪以来,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的地壳运动,每期虽然都有相应的铜矿成矿作用,并形成矿床,但以燕山期生成的矿床最多。据郭文

2、魁主编的万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了个铜矿的床(点)在各成矿期的比例,其中燕山期占。可见铜矿床的形成在整个地史成矿期中,燕山期成矿作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二)成矿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从成矿环境来看,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地层发育较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作用也较强烈。这种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形成了多种铜矿类型,主要分布在赣东北、长江中下游、祁连山及邻区、中条山、西昌-滇中、三江地区以及黑龙江嫩江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等。在这些成矿区带已探明的铜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以上。(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

3、三)主要铜矿类型的成矿环境从板块构造成矿环境来看,据王之田等人研究认为,斑岩型铜矿产于会聚板块边界,包括大陆边缘(含活动陆内古板边)和岛弧环境挤压弧系里,都与发生大幅度相对运动正负构造单元之间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有关;夕卡岩型铜矿与斑岩型铜矿成矿环境基本类似,但成矿围岩有所不同;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铜多金属矿在离散板块边缘和会聚板块边缘以及岛弧环境等均有产出,主要为大陆边缘斜坡已跨上洋壳部位的优地槽,或经洋壳俯冲送到海沟地带的原来生成在洋中脊的蛇绿岩套环境;海相沉积岩块状硫化物型铜矿,产于大陆壳海西-印支期海相断裂拗陷带环境,并受中生代岩浆岩的活化改造富集;海相沉积(变质)岩型铜矿,产于稳定大陆

4、边缘裂谷或类似张裂构造的早期阶段,属冒地槽环境;镁铁-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产于大陆边缘和增生褶皱带边缘深大断裂环境。此外,陆相火山岩型铜(金)矿,产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带环境。(四)中国铜矿成矿演化与中国地壳性质和大地构造发展有关四)中国铜矿成矿演化与中国地壳性质和大地构造发展有关中国陆壳是在几个古板块基础上增生起来的,以古老的陆块为核心,以不同时代增生褶皱带为边缘,向外逐渐增生和发展,而导致了火山-深成岩浆岩类、沉积岩系及有关类型大中型铜矿在空间上向板块边缘推移,在时间上越来越新。因此,中国大中型铜矿多出现在地台边缘、增生褶皱带边缘和陆内断裂拗陷带边缘(王之田等,)。由于中国地壳运动具有多旋回

5、演化特点,沉积类型多样,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矿床形成后又经后期改造或变质作用,出现继承、叠加、共存等现象。因而在一个成矿集中区里形成一些多因复成矿床或共生矿床,并伴生多种组分,导致中国铜矿单一矿床少,共生矿床多。(五)中国铜矿两大成矿系列(五)中国铜矿两大成矿系列中国大型、超大型铜矿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成矿系列(裴荣富,):一是与构造-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夕卡岩型铁-铜(金)矿床斑岩型铜(钼、金)矿床脉状铜矿床。二是与火山喷发-沉积作用有关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铜-金矿床沉积岩容矿铜(铅锌)矿床。(六)小岩体成大矿(六)小岩体成大矿中国铜矿,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

6、夕卡岩型铜矿以及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型铜镍矿,基本上是与小岩体成矿有关。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斑岩体主要以多期次高侵位的复式小斑岩体为主,岩体出露面积.km的占.,.km的占,km的占,km的占,km的仅占.(芮宗瑶等,)。如超大型铜矿德兴矿田的铜厂、朱砂红、富家坞三个矿床的斑岩体地表出露面积分别为.km、.km、.km;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大型铜(钼)矿床的斑岩体出露面积.km。一些大中型夕卡岩铜矿床也是小岩体成矿,如安徽铜官山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km,湖北封山洞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km,江西武山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km,云南个旧卡房新山铜锡矿床的岩体出露面积.km。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岩体也很小。据汤

7、中立统计中国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岩体一般都在.km以下,只有三个成矿岩体的出露面积达到km(甘肃金川矿床、吉林赤柏松矿床、广西大坡岭矿床),而且小岩体含矿率又高,如金川矿床的岩体含矿率为,新疆喀拉通克一号岩体含矿率,吉林红旗岭岩体含矿率。这些特点与国外同类或类似的矿床显著不同。二、矿床类型二、矿床类型(一)铜矿床分类(一)铜矿床分类矿床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有用矿物聚集体。地质矿业工作者为了研究矿床的成因和开发利用则进行矿床分类。中国铜矿床分类有文献记载的最早是丁文江()将我国铜矿床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将斑岩铜矿归入浸染型铜矿,并提出山西中条山铜矿产于“前寒武纪结晶岩中”,属“

8、低品位浸染状矿石”。其后,朱熙人()也讨论过我国铜矿类型和分布,并提出长江中下游和云南为我国铜矿有希望的产地。新中国成立后,对铜矿床的分类做了进一步地研究。年,孟宪民、宋叔和等研究了我国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情况,提出普查勘探方向,并按工业类型将我国铜矿床分成斑岩铜矿型、黄铁矿型、层状交代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多金属含铜矿床、石英含铜矿脉、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自然铜矿型、钛钒矿脉、铜钴矿层等类型。年,谢家荣对中国铜矿床进行成因分类,划分为岩浆矿床、表生矿床、变质矿床等三大类,进而又分类式。年,郭文魁对我国铜矿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按各类型占有储量排列,提出中国铜矿工业类型划分为八大类

9、:层状铜矿(东川式)、细脉浸染型铜矿、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脉状及复脉带铜矿、铜镍矿床、含铜砂页岩、安山玄武岩中之铜矿等,八大类中又按矿石建造、金属组合、矿体形状及产状和矿化时代等又进一步划分若干亚类。年代以来,铜矿床的分类从单纯以产状、成因及工业类型划分,转向结合矿石商品价值、成岩成矿作用等综合研究进行铜矿床分类。其中有代表性的,郭文魁于年将我国铜矿床分为六大类: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床,进一步分为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含铜黄铁矿型铜矿)及条带状浸染状铜矿两个亚类;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与中酸性火山-深成杂岩或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铜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夕卡岩

10、型铜矿;陆相沉积作用为主的铜矿床;与海相沉积作用有关的铜矿(层状铜矿)。年,中国矿床(宋叔和主编,)推出的中国铜矿床分类,在前人分类基础上,着重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矿床形成的地质因素,即产出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及其成因;二是商品矿石的经济意义,即矿床必须在现阶段能够被开发利用,而且要有一定规模。以这两个原则将中国铜矿床划分为六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型铜矿床,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陆相砂岩型铜矿床。至于石英脉型铜矿、自然铜矿床等,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大中型矿床,不是开采的主要对象,故未归入本分类。近年来,国内外对铜矿床分类趋于以容矿岩石为基础,并考虑到矿床产出地质

11、环境和经济开采价值进行分类。如王之田等()将中国铜矿床类型划分为七类,并对已知的大型铜矿床类型及地质时代占有储量进行了统计,反映矿床类型经济意义(表 3.7.4)。芮宗瑶等()也以容矿岩石为主线,兼顾成矿环境、矿床成因等将中国铜矿床分成五大类小类(表 3.7.5),并列举每个类型的容矿岩石、矿石建造、矿体形态、成矿作用、矿质来源、成矿环境以及矿床实例等。表表 3.7.4 中国已知大型铜矿床类型及地质时代占有储量百分比中国已知大型铜矿床类型及地质时代占有储量百分比(二)矿床类型简述(二)矿床类型简述中国铜矿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是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斑岩型铜矿床、夕卡岩型铜矿床、火山岩

12、型铜矿床、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床、陆相砂岩型铜矿床。其中,前 4 类矿床的储量合计占全国铜矿储量的。这些类型矿床的成矿环境各异,有其各自的成矿特征。根据芮宗瑶等()、王之田等()等研究成果,按各类型矿床占有储量比例依次简述如下:表表 3.7.5 中国铜矿床分类中国铜矿床分类1.斑岩型铜(钼)矿该类型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占全国铜矿储量的.,矿床规模巨大,矿体成群成带出现,而且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矿石可选性能好,又共伴生钼、金、银和多种稀散元素,可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其成矿特点:() 成岩成矿时代较新 东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如位于环太平洋西带外带

13、的赣东北大断裂的西北侧德兴超大型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北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古亚洲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期和燕山期。如位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衔接部位的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位于额尔古纳褶皱系的内蒙古东部乌奴格吐山斑岩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西南部地区的斑岩铜矿属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一部分,成岩成矿时代以喜马拉雅期为主。如西藏东部地区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马拉松多斑岩铜矿.,多霞松多斑岩铜矿.。() 成矿岩石基本特征 多数矿床的成矿岩体以多期次高位侵位的复式小斑岩体为主。与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主要为钙碱性系列,其次是碱钙性系列。其中包括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

14、斑岩、花岗斑岩和其他花岗质岩石。与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的化学成分以的成矿最佳。岩石化学从中性中酸性酸性,相应的矿石建造为()()()(),岩浆分异指数对应从变为。() 围岩蚀变分早、中、晚期 早期蚀变包括钾硅酸盐交代岩、钾质角岩和部分镁-钙夕卡岩;中期蚀变包括绢英岩、黄铁绢英岩、青磐岩和湿夕卡岩;晚期蚀变包括中度-深度泥英岩、浊沸石-硫酸盐交代岩等。() 次生作用不发育 次生富集作用,可使斑岩铜矿石品位得到进一步富集而成为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富矿。次生富集带多数是形成高品位的辉铜矿矿层,开采经济价值巨大。然而,中国斑岩型铜矿多数矿床未能形成厚大的次生富集带,可谓先天不足,因而多数矿床是大型贫矿,

15、铜品位一般在.左右。2.夕卡岩型铜矿中国夕卡岩型铜矿与国外大不相同,其储量国外夕卡岩型铜矿占的比例很小,而中国却占较大的比例,现已探明夕卡岩型铜矿储量占全国铜矿储量的,成为我国铜业矿物原料重要来源之一,仅次于斑岩型铜矿,而且以富矿为主,并共伴生铁、铅、锌、钨、钼、锡、金、银以及稀散元素等,颇有综合利用价值。其特点:(1) 时空分布与斑岩铜(钼)矿相似 夕卡岩型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次是印支期、海西期。矿化集中于,其次为。矿床空间分布,主要产于中国东部活化拗陷带,并常与中生代断陷盆地伴随而分布。大型夕卡岩型铜矿主要分布于下扬子拗陷带的湖北铁山、铜录山,江西城门山、武山,安徽的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大团山等矿区;其次是滇东拗陷带的个旧锡铜多金属矿田和华南褶皱系的石、广西钦甲、湖南宝山;燕山拗陷带的寿王坟;辽东台隆的垣仁;吉黑褶皱带的弓棚子等矿区。() 成矿岩体主要为中酸性花岗质岩类 如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中深成相和浅成相。岩石系列属于钙碱性-碱钙性系列。大型夕卡岩铜矿床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