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987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本科论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正文 一指导预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增强学习信心1二指导探究性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三调整非智力因素状态 做到教学相长 5四注意教学策略 精心设疑解疑 6五、把学法与教法的研究结合起来五、把学法与教法的研究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62论文摘要 教学不仅仅是要求我们教师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求我们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校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学会“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

2、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学法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所谓学法指导是指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使学生学会怎样阅读教科书,怎样听讲、怎样思考、怎样识记、怎样总结、怎样应用等等。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要改变过去那种“授人以鱼”培养“知识库”型人才的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为“授人以渔”培养“开发型”、 “创造型”人才的科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 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非智力因素 设疑解疑3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钟王林“

3、学法”即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习中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一个学生如果学而得法,就能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个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人,就是一个“会学”的人,“会学”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它,允许并倡导教师对教材给定的内容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的内容的意义有其自身的解读,以使给定内容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实现对教材的创新和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需要教学“把打开知识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 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近二几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尝到了数学课

4、中进行“学法”指导的甜头。一、指导预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增强学习信心“教”是外因, “学”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自学能力作为一 种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在学习上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的创造精神和本领。要 学习某一章内容,我首先把这章中的每一单元的具体要求和应该达到何种程度 都告诉学生,比如,我教平行四边形这节前,告诉学生:1、掌握平行四边 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 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3、要求学生 学会根据已知两邻边及一角,或两条对角线和一条边,或两条对角线及其夹角 画平行四边形。4、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

5、形和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 了解它们的性质定理,并能根据定义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 对称图形。这样让学生胸中有数,达到目标明确,增强学习信心;其次,在提 出每一个单元预习要求时,我会根据该节教材的特点、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年 龄特征及实际水平来设计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把预习中弄不 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于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听讲,便于解决;对于有 一定难度的问题,在课上不能解决的可在课后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可彻底吃透 教材解决问题,减轻后面的学习负担。如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一节时, 先提出了本节的学习要求,又设计了四个小问题:(1)什么叫三角形的中位线?一个

6、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2)三角形的中位线和三角形的中线有什么不同?(3)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4)课本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中,ADBCE4是什么性质得到 DEBC 且 DEBC 的?能否用其21他方法得到 DEBC 且 DEBC?(如图)21学生们一边通读教材,一边带着以上问题去思考。这样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指导学生预习时还要抓住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例如解可化为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要抓住去分母的方法: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分母法或者换元法。比如:解分式方程(1);(2)时,2213211 xxx x11

7、2) 1(3 1)2(82222 xxx xxx方程(1)通常采用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分母的方法去解,那么我们首先找到各分母(1x)、(1x2)的最简公分母(1x)(1 + x),然后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1x)(1 + x),从而达到去分母的目的;方程(2)如果用方程(1)的方法去解的话,则就会出现高次方程,不易求解,于是将采用换元法去解,令,则原方程可化为的形式,这样问题Axxx 1222 1138AA就变得更为简单了。对关键词、重点语句要加以推敲,例如在学生阅读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三册, “经过三点的圆”一节时,要重点推敲“三点” ,是在一条直线上,

8、还是不在一条直线上,过一点、过两点、过三点的圆分别是什么情况等等。数学例题担负着数学知识的应用与综合的任务,例题的解答展示了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因此,指导学生预习例题时要做到细读和精练相结合。例如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三册第 108 页例 2,如图直线 MN 和O 相切于点 C,AB 是O 的直径,AEMN 于E,BFMN 于 F,且与O 交于点 G,AC 是弦,求证:AC 平分BAE,这时候可补充练习:(1)求证:AC = CG,(2)求证:EF2 = 4AEBF,(3)如果O 的半径是 5,AC = 6,试写出以 AE、BF 长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1996 年辽宁中考题)

9、。至于学生练习,可教学生跳跃式思维,这些题目不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去解,而要求他们跳跃式解答,甚至能口答出它的合理答案。通过学生练习,可检查一下预习效果,这样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指导探究性学习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要做到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促记,思路应和老师保持一致,对概念、公式等要回答完整,回答严密,对重点语句、典型解题方法要记好,课后加以整理,以便巩固了解。解题FAOBCGEMNADCEB F5的思路和方法,其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典型的例题来教会学生“怎样思考” 。倘若教师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建造过程的脚手架,而不是简单的现成品” ,

10、把思考的过程和方法给学生讲清楚,如以简代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恰当的教学思维策略。无疑会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这也能大大提高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例如,我在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二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思考的。如图若 DE/BC,则: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ECAE DBAD试问:(1)如图若 DEBC 时,还会得到什么样的比例式?存在吗?BCDE ACAE ABAD分析:由 DEBC 得ECAE DBADAEEC ADDBAEAEEC ADAD

11、DB,再过 D 点作 DFAC 交于 BC 于 F 点,得四边形AEAC ADABACAE ABADDFCE 是平行四边形。DFAC,又,即:。ABAD CBCFACAE ABADBCDE ACAE ABAD(2)如图 ABCD,能否得到呢?CDAB ECBE EDAE分析:有 EC 上截取 EF = BE,过 F 作 FGAB 交AD 于 G,首先证ABEGFE,得 AB = FG,AE = EG,在ECD 中,根据以上结论得:,即:。CDFG ECEF EDEGCDAB ECBE EDAE再次,当一节课结束了,应当教会学生及时去总结,当这一章节学完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支离零碎的,难以构成知

12、识的大厦,于是鼓励学生根据章后内容提要,学习要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总结,总结形式可以是知识结构图,也可以是表格型。方法可以采取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如四边形这章结束后,教师复习时可采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ABEGDCF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矩形直角梯形菱形梯形 只有一组对平行两腰相等有一直角有一直角邻边相等一腰垂直于底邻边相等6把整章的内容贯穿起来,针对每种图形的概念、性质、判定一一回忆,这样可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可以采取专题总结,如学完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可根据所学知识将它们的性质一条条的列出来,互相讨论,相互补充完整。如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呢

13、?如图 RtABC 中,ACB = Rt,CO 是是斜边 AB 的中线,CD 是斜边上的高,则有:(1)A + B = 90;(2)AC2 + BC2 = AB2;(3)CO =AB,CO = AO = BO;21(4)CDAB = ACCB;SABC =ACBC =CDAB;21 21(5)当A = 30时,CB =AB;21(6)A = BCD,B = ACD,ACD CBD ABC;(7)AC2 = ADAB,BC2 = BDAB,CD2 = ADBD;(8)AD、BD 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 X2ABX + CD = 0 的两个根;(9)sinA = sinBCD =;ABCB BCBD

14、ACCD 三调整非智力因素状态 做到教学相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积极地调动和发挥这些因素,使学生能团结协作,具有坚强的意志,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它是一切学生活动和智力活动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学法”的重要保证。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经验告诉我们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之前,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不歧视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上进,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点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达到“

15、愿学” 。在此情境之下,一种好“学法”才会被学生愉快接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去发现,创造其成功机会,如在“平行公理”的教学中让学生上黑板动手画:在直线 AB 外有一点 P,AODBC7过点 P 画一条直线 CD,使得 CDAB;再拿另一颜色的粉笔过这一点画第二条直线 EF,使得 EFAB;接着再换一支彩色粉笔画第三条、第四条。这时,问题出现了,每一位学生都大声嚷道“不用画了,全是一条直线” 。抓住机会,让同学们思考:通过这个小发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全班学生都积极举手发言,准确地说出了平行公理,我立即加以肯定。这时候,我观察到连平时成绩差,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基本上弄懂了其中道理。这样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学习到新的知识,尝到了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同时也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比如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电脑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簸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的前进,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分层教学,促进全部学生得到发展。例如,我把每个班级的学生按成绩分成五等,确立其各自的平时考核目标,做到有升有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