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262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4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 告告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贵州省正安县第四中学 宋平子课题名称:中学生经典美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立项 编号:05060434结题 时间:2014 年 6 月 30 日 课题实验人:宋平单 位:贵州省正安县第四中学地 址:贵州省正安县新州镇正安四中邮 编:563406电 话:13595209528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经典美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一个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须要有优秀的民族传统,优秀的民族人文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的新一代具备这

2、种人文素养,而这些千古美文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精神资源。人文精神教育即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经典美文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只是知识辅导,更是成长的营养。一本书,一篇课文,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经典美文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使我们获得成长,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切的认知与感悟。反之,如果缺乏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缺乏健康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我们不能漠视中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了,

3、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阅读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把不能意会的知识的学习提到了重要地位。而我们教师感到困难的也正是只能意会的知识教学,只能意会的知识往往隐含于社会、生活实践之中,无法形成像书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体验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习得。由于发现性教学本质上就是体验性学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开展培养学生体验式学习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因此,开展经典诵读的研究,适应我校学生的发展要求,很有实际研究价值。二、概论的界定1、什么是经典?经典

4、如何来界定,现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诸多不同说法。从字面看来, “经”就是恒常、经常, “典”就是模范、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 。在平时,大众比较倾向于这样一种看法,经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精华相融的文化精髓的简称,至少是新一代中国人应该了解和必备的知识之一。可以这样说,所谓“经典” ,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关于经典的含义,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给予了不同角度的理解。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程钢直接给经典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他认为,历史学上所谓的轴心时代,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时代,在今天就称之为经典,最有名的经典就

5、是儒、道两家的经典。 “当然经典也包括各种典雅的诗,如杜甫的诗把传统儒家的观念展示出来,李白的诗则把道家的思想展示出来。 ”针对程钢教授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提出,经典实际上还包含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经典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知识体系,是传统文化发扬继承下去的根本,传统文化要通过这个知识体系慢慢传承。比如说诗经既包含有哲学内容,也包含商周春秋时期的丰富历史资料,更包含了当时文学艺术的一种成就,所以诗经是一个综合体系。其二,中国的经典是包含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一种智慧体系,简单说,就是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处理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视野和做法。比如老子中的“祸

6、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代表的就是中国人看问题的态度。其三,经典是一种价值,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核心价值和思想观念,比如说和谐、天人合一等思想。2、什么是教学策略?在辞海中, “策略”一词指的“计谋策略” ,而在较为普遍性的意义上,策略涉及的是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很多界定,这些界定即呈现出一些共性,又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分歧,有如下三种观点:“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

7、题。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尽管对教学策略的内涵存在不同的认识,但在通常意义上,人们将教学策略理解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是一种教学模式。三、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长期以来,经典美文阅读教学只有

8、一种课型分析课;一种教法介绍背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分析写法。这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课型模式,严重地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转变教师的角色与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生存世界、生活世界、情感世界等有着一定的距离。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理论工作者与课程改革倡导者为教师怎样完成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操作的转换感到担忧,而教师却为新课程改革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感到束手无策。我认为,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构建新的课堂阅读教学课型,能够有效地为教师提供一种可资参考与借鉴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使教师缩短从理念到操作的距离,更快地转换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的角色。为了帮助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

9、中,尽快找到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切入点,建立起阅读教学有特色的课型,构成课堂阅读教学的课型体系。中学经典美文课堂阅读教学课型,即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以一定的标准、一定的内容、一定的方法所精心设计并组织起来的授课形式,是帮助教师理解课程标准、转换教育理念、把握并落实课程改革目标与理念的具体操作方式。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应当努力地在传统的平台上去作进一步的改革,并以创新的态度去构建新的课型。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构建新的课型,以便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具体化,成为教师可运用的、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构建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课型模式,解决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

10、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设计出多样化的课型,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搞好经典美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同,需要相应的不同课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课型。中学语文经典美文课堂阅读教学课型,我主要研究朗读课型、背诵课型、说读课型、讨论课型、质疑课型、分析课型、摘抄课型、读写课型、欣赏课型、表演课型等。1、朗读课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充分发挥

11、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诗歌及比较优美的散文,采用朗读为主的课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感悟和把握。其课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的训练。理解内容是目的,指导朗读是手段。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结合课文朗读,学习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知识。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学生朗读课文,确定每段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第三步:讨论朗读体会。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怎样才算正确地读出重音,活用语调,巧用语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提出问题,组织

12、学生讨论,谈自己的体会。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这段话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速?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朗读到位了,文章理解了,体会也便加深了。2、背诵课型。通过指导背诵,巩固字词,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先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大意,读出正确的断句。然后确定背诵目标,是背诵全文还是背诵段落,是当堂背诵还是课后背诵,必须明确目标,才能提高背诵的效率。如果没有明确的背诵目标,没有切实可行的背诵计划,泛泛而背,背多少算多少,背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

13、则不可能产生高效率的背诵。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根据课文内容特点,寻找不同的方法背诵。如画面背诵法、层次背诵法、字头背诵法等等。第三步:背课文,测背诵效果。背得如何,通过抽查,测试背诵效果。3、说读课型。边读边说,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特点,通过“读”和“说”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整体感知。学生通过独立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让学生把他们的感知说出来。教师要明确说话的要求,或用一种句式来说,或用一句话来概括,目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知道说什么,怎么说。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揣摩语言。让学生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

14、句子,或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说出这些段落、句子的作用或特点。说什么,怎么说,教师要明确提出要求,并作示范。第三步:读课文,说特点,评价鉴赏。阅读全文,让学生自己感悟,说出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可以让一个学生说一点,不求全面,然后整合。4、讨论课型。这种课型是在系列问题导引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议论、辩论)的活动中,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它可提高

15、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等。要求教师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教师要多引发学生热烈的争论,深入地思考。学生拿着书争论,援引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分为四个基本步骤。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讨论的问题。教师事前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课文,实现教学目标。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学生感兴趣,能让学生讨论得起来。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以读书为主要准备活动。学生围绕讨论题目自读、圈画、批注或写简要心得体会,准备讨论发言。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按要求根据中心议题展开讨论。要营造热烈的讨论

16、氛围,教师相机诱导,启动思维,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且维护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鼓励创新精神。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小结的目的在于明确认识,明确结果。5、质疑课型。这种课型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喜欢读书生疑、会发现问题并且敢提问、会提问的品质。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还学生提问的权利,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对个别学困生,教师应多鼓励、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并用多种不同方法引导质疑,从而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初读课文,发现问题。学生自己读书,发现疑难问题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标上记号或注脚。第二步:再读课文,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使问题更明确,肯定最佳问题或归纳出问题的几个方面。学生所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直接影响这类课的质量与成功。学生所提的问题一般有这些特点:简单、广杂、琐碎,或是离奇古怪,抓不到重点。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提问方法,如从课题切入提问、从关键词切入提问、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