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4419013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成、引起),矛盾,根本内容,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 (总特征),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1. 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知识联系,矛盾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第九课引言:,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1

2、、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狼存在的时候,鹿的数量始终无法增加?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合作探究,有,狼要扑食鹿,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统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1.矛盾,(1)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 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斗争 性(对立),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等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列举生活中蕴涵矛盾的例子:

3、,2、矛盾的同一性 (统一),欣赏课本P67的漫画,你认为“他敢剪断绳子吗”?为什么?,两人间的平衡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不敢剪:失去矛盾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统一体中。,矛盾的同一性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材料一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材料三 酿酒窖泥

4、奇臭,酿出的名酒特香,香鲸的粪便恶臭,燃烧后却香味浓郁。 材料四 红海中有一种红鲷鱼,二十条聚在一起,一雄多雌,雄鱼死后,就有一个雌鱼变为雄性。,四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哲理?请试分析一例。,哲学所讲的“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矛盾的斗争性:,注意:,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 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的

5、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 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 别、差异、不同等),斗争性,(统一),(对立),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1、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出美丽的图画;只有不同的味道,才能制作出美味佳肴。2、在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往往是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请根据上述两段话谈谈你对矛盾“同一性”和 “斗争性”的关系的认识。,合作探究,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有这样精美吗

6、?”马克思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复习巩固:,1、矛盾的含义?2、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合作探究,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1.居安思危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不象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4.乐极生悲5.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矛盾同一性,相互转化,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1)世界观:矛盾就是对

7、立统一 (2)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1、矛盾的普遍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含义(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事事有矛盾(横向),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纵向),同一瞬间既在这儿又不在这儿,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民主与集中,意见分歧、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事物的运动形式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处不在。 (空间),事事有矛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就没有什

8、么矛盾了。,以下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旧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不存在哪怕是一刹那的无矛盾的状态。,时时有矛盾,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

9、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矛盾”?,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原理,世界观: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10、,(1)含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特殊性的三种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事物),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朝 鲜 族,回 族,维吾儿族,满 族,各有解释,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区别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植物,人类社会,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

11、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孔子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什么道理?,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 D、矛盾具有普遍性 (不定项选择),ABC,矛盾具有特殊性原理,世界观: 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看菜吃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 入乡随俗; 火上浇油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12、; 东施效颦 。,下面成语或者俗语哪些是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的,哪些是符合这一原理的?,共性,个性,个性,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1),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白马非马,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公孙龙犯了什么错?,(他故意夸大了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认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白马黑马 马黄马区别(个性) 共同点(共性),各种形状的树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

13、全相同的树叶,(个性),树叶尽管不同,但都是树叶,(共性),思考:水果和苹果、梨、香蕉是什么关系? 这个人错在哪?,苹果,水蜜桃,菠萝,水果,共性,个性,寓 于,寓于,(2)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个性共性,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区别:,联系

14、,(含义不同),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理清思路,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与普遍性(共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例如:房产税首先在重庆、上海搞试点,搞试点,调查研究,干部下 乡蹲点,办特区,实行民 族自治,一般号召 与个别指 导相结合,方法论:坚持从特殊普遍特殊的 工作思路。,现实生活中做法: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先试点再推广; 解剖麻雀; 学习经验等。,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课堂小结:,1、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归纳这框题的原理 方法论,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要善于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从特殊普遍特殊的工作思路。即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原理,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