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441647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7.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膳食营养与学校食堂卫生管理(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班 2014.7.26 湖南张家界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堂卫生管理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马军,第一部分 中国学生营养改善政策及行动计划,一、学生营养改善组织及制度建设1987年12月30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等六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显示,我国学生体型继续向细长型(豆芽型)发展,体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因是城市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农村学生营养供给不足。采取措施是开展学生食品、午餐食谱的研究与加工生产,在学校进行供应午餐试点。,1989年1月15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学生营养与

2、健康促进会。1990年卫生部、教育部确定每年的5月20日为“学生营养日”。1990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1992年9月1日,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试行),学生营养不良患病率以省(区、市)为单位作为评估指标。具体措施:(1)开展健康教育;(2)合理安排膳食;(3)提倡校园经济;(4)防治指导;(5)监测。,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对学生营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

3、生营养午餐”;“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二、中小学生豆奶计划及学生饮用奶计划1995年3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轻工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国家大豆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目的是优化农村学生的食物结构,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1999年4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幼儿教育和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的会议记要强调,要提倡广大青少年和学生食用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丰富的豆类制品和奶制品。,2000年10月开始在东北三省实施“中小学生豆奶计划”试点工作。中央财政每年补贴1亿元,地方政府按照中央补助专项二分之

4、一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专项用于对试点地区部分贫困中小学生的豆奶补贴。,2000年8月29日农业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轻工业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分步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 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方式,通过专项计划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国家标准生产的学生饮用奶。2000年10月13日专门下发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200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提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

5、科书,并补助住宿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2008年对西部地区,中央出台“一补”基本补助标准:小学生每人每天2元,全年500元;初中生每人每天3元,全年750元(全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2010年和2011年,两次提高“一补”标准,目前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人每天4元,全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天5元,全年1250元。,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07年5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庭加强营养指导,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

6、要的营养需要。建立青少年状况监测机制,加强青少年食品卫生专项监督检查”。,2010年6月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提倡合理膳食,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国务院办公厅文件 国办发20115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实施

7、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2011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 54号)。,国办发54号文件提出了“五项”政策 :,1.启动国家试点,2.支持地方试点,3.改善就餐条件,4.鼓励社会参与,5.完善一补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政策体系,每一项政策都对应着一笔钱:,直接的中央财政投入的有“四笔钱”:,膳食营养补助: 160亿元/每年,提高一补标准: 76亿元/每年,食堂建设资金: 100亿元(2011年),中央奖励补助: 待安排,+,+,+,已超过330亿元,第一笔钱是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补助标准

8、:中央财政为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人每天3元标准的营养膳食补助;,在校时间:扣除13周的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全年在校时间为195天,按照200天计算;,中央财政将每年安排160亿元资金,这是一笔“刚性支出”。,第二笔钱是提高“一补”标准:,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初中5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落实基本标准所需资金按照50%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今后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实际,对补助发放范围和标准等进行动态调整。,对原来已享受“一补”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来说,如果把第一笔钱和第二笔钱统筹起

9、来看,每天将得到生活膳食补助7-8元,在大部分农村地区,这一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吃饭问题并保证有一定营养。,第三笔钱是食堂建设资金:,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中央财政安排的食堂建设资金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2011年的100亿元中央专项资金已经下达至各省。,第四笔钱是地方试点奖补资金:,对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地区,支持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营养改善试点工作;,对工作开展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间接的中央财政投入有“两笔钱”:,农村 义务 教育

10、 学生 营养 膳食 改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65号)第二条:“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水电、取暖仪器设备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达到:东部地区年生均达到小学550元、初中750元,中西部地区年生均达到小学500元、初中700元。近几年来,生均公用经费每年以100元速度在增长。,这是可以用来“买锅”的钱。,寄宿制工程(2004-2007年):共安排20多亿元,新建食堂160万平方米,占工程建设面积总数的10%。,初中工程(2007-2010年):120亿元投资中约有30亿元用于学生食堂建设,

11、占总投资的26%;建设学生食堂350万平方米,占工程规划建设面积总数的25%。,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都在以上政策的覆盖范围内,而且一直是关注和倾斜的重点。,根据各国实施学校供餐计划的情况,全球224个国家(或地区)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指大多数学校有时或一直提供学校供餐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51个国家。,第二类:指以一定方式在一定范围提供学校供餐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南非、蒙古等43个国家。,根据各国实施学校供餐计划的情况,全球224个国家(或地区)可分为五类:,第三类:指主要在食品最短缺地区提供学校供餐国家。包括朝鲜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等61个国家。,第四类:不

12、提供学校供餐有51个国家。,第五类:其余18个国家没有数据支撑。,重要启示,学校供餐为主,多种方式并存,政府投入为主,各级共同分担,坚持普惠原则,贫困学生免费,发达国家的学校供餐计划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都是一步一步做起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原则“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一是启动国家试点。2011年秋季学期起,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试点内容包括:中央财政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试点地

13、区和学校要在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为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累经验。,试点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试点县(市)并分县(市)制订试点工作方案,报教育部、财政部备案后实施。,二是支持地方试点。对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地区,各地应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营养改善试点工作,逐步改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对工作开展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省份,中央财政给予奖励性补助。,三是改善就餐条件。各地要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中西部

14、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并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为农村学校食堂配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解决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四是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下,积极参与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在改善就餐条件、创新供餐方式、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积极发挥方面。,五是完善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政策。进一步完善

15、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实际,对补助发放范围和标准等进行动态调整。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初中5元。中央财政对冲西部地区落实基本标准所需资金按照50%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为切实规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实施工作的管理,教育部等15部委还制定下发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改善计划信息公开公示暂行办法等5个规范管理性文件。,1.是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不是

16、免费午餐;,2.是一整套政策体系,,不是单独政策措施;,“五是”,“五不是”,3.是试点先行逐步完善,,不是全国“齐步走”;,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4.是多种途径多种形式,,5.是政府和社会协同推进,,不是搞“一刀切”;,不是一部门一地方单打独斗。,“五是”,“五不是”,第二部分 学生营养及膳食原则,一、学生营养需求特点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是通过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也是增进健康、改善民族体质的重要因素。,儿童少年的营养,不仅是为了补充生命活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的消耗,而且要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儿童少年的营养特点可归纳为:1、各种营养素需要量(以公斤体重计)高于成人;2、生长发育高峰期各种营养素需求量更大;3、个体差异较大;4、年龄越小,营养缺乏病发病率越高。,二、学生膳食营养基本原则1、膳食中的食物种类与日需要量(1)膳食中的食物种类不同年龄学生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不同。要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的目的。平衡膳食,食物品种要多样化,如米、面食可以互相交替;荤菜中的畜禽肉、蛋、鱼虾等可以经常调换;此外应常吃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可以按季节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