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41534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ppt(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春天的故事,课标要求: 1、了解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 2、结合对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主要内容的掌握

2、,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专题三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的深入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2011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

3、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8分),(1)“一五”计划,

4、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材料二 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又必要改革的问题。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

5、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15分),(2)“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

6、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含 义(是什么),2.必要性(为什么),3.过程(由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978年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1956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的跨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1、背景,国际,国内,2、标志,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课堂结构,一、历史性的跨越(邓小平南巡讲话199

7、2年春;中共十四大1992.10),1、背景,(1)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谷,(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信仰危机、国企困顿,2、跨越的标志,内容: 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 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关于发展问题,(2)中共十四大 1992.10,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新阶段)。,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年春,二: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1992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中共十四大

8、召开,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的跨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1、背景,国际,国内,2、标志,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9、济体制的决策过程,1、十二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南巡讲话,3、十四大,4、十四届三中全会,5、十五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指导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指出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课堂结构,(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B,(09广东理基68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

10、,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B,高考题聚焦,(08北京)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史实能论证邓小平这个观点是 A.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

11、政策 B.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罗斯福新政,(07广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以政府意志配置资源 B以市场配置资源 C以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C,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特点与作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稳定市场,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发挥过巨大作用;但随着计划经济的僵化,它严重地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更无法满足人们对物质

12、生活的追求,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所有制形式单一化,排斥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式。经营决策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缺乏自主权。分配实行统收统支,国家统负盈亏,吃“大锅饭”。否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否定市场及价值规律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目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根本目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行政

13、手段配置,市场配置,市场机制的优势和缺陷,缺陷: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优势: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企业进行租赁、承包、联合、兼并以及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试点,常常遇到一些思想障碍,甚至误认为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十二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提出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4、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十三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始终在探索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 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 下对资源配置起 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坚持以 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 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具体化,中共十五大的一些论断,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 经济制度。 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力上。 3.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 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部分。,国有独资公司、股份制企业、 股份制合作企业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