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4391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内科护理学论文: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影响比较和护理对策护理对策摘要:通过对 50 例全麻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二组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肺活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上腹部手术更易对呼吸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膈肌的刺激、切口疼痛、神经反射刺激、肺动脉压增高等。并对此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肺部并发症。关键词:全麻腹部手术呼吸影响因素护理近年来,全身麻醉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是较诸其它麻醉影响病人的生理

2、状态最为显著者1,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我们收集共 50 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上、下腹部二组,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对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腹部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下面就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 19998-20008 间,分别选择全身麻醉上腹部d和下腹部手术患者各 25 例,无严重的心肺疾病。上腹部组:男性 11 人,女性 1

3、4 人,年龄 26 岁-66 岁,平均 57 岁,其中胃手术 7 例、胆道手术 10 例、脾脏手术 4 例、贲门手术 2 例、胰腺手术 2 例。下腹部组:男性 13 人,女性 12 人,年龄 25 岁-68 岁,平均 56岁,其中结肠手术 12 例、直肠手术 13 例。 1.2 方法:1.2.1 呼吸功能指标测定:二组患者分别在术前 1 天和术后 6h,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氧饱和度,用 Microlab3000Series(MicroMedicalLid,US)仪测定肺功能指标,并观察呼吸情况。二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术后 6h 分别收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

4、2)、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指标,其中 VC、FVC 因受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故用实测值占预计正常值的百分比(A/P)来表示。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用 SSPS 统计软件包处理,统计结果显著性标准定为 P0.05。1.2.2 临床症状评定:术后 6h 至术后第 1 天分别观察患者胸闷、气急、咳嗽、呕吐、呃逆等症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五级评分制(见表 1)2进行评分,由护士向患者说明评定的方法,理解后患者自己独立打分,不带任何诱导和暗示。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秩和表示。1.3 结果:全麻上、下腹部手术后 6h 各项呼吸指标比较结果

5、见表 2。从d表 2 看,二组在 PCO2、SaO2 上存在明显差异。由于术后 6h,受麻醉抑制、体力不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上、下腹部手术患者所表现的 VC 和 FVC 都比正常预计值有明显的下降,其中,VC比较有明显差异性。从表 3 看,二组术后胸闷、气促、呕吐、呃逆症状程度量化比较有明显差异。2讨论人们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后肺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3。全麻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邻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 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

6、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 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4,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胀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从表 3 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更易引起呕吐、呃逆的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从表 2 测定的 VC 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有明显的下降(P0.05)。 d2.2 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

7、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会越来越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从表 3 看,上腹部手术更易导致术后胸闷、气促。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肺胸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5。从表 2 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 SaO2 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生理功能。 2.3 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

8、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2.4 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 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的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6。3护理对策31 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对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术前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d,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

9、周练习深而慢的吸气,在吸气末停滞 1-2 秒后缓慢地呼气,每日 2-3 次,每次 10 分钟,每分钟 8-12 次。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做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腹式呼吸。 3.2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术后 6h 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h 内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荷。

10、3.3 及时给予氧疗。由于麻醉和手术刺激反应,使患者总肺顺应性下降,通气功能下降,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缺氧,因此全麻腹部手术后病人,常规必须给予吸氧 24h,流量 2-4 升/分,具体视情况而定。上腹部手术,老年性肺功能不全者术后氧疗时间适当延长,停止时采取间断过渡法直至完全停止。 3.4 采取早期半卧位。半卧位是腹部手术后最佳的医疗体位,特别对于上腹部手术患者,可防止膈下感染。早期半卧位不但有利于腹部引流,同时因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一般能使血氧饱和度提高1-2%。一般术后病人回病房,第一个血压测定在正常范围,即可抬高床头 30-450,使病人处于半卧位或斜坡位。 d3.5 减少疼痛刺激反应。在大

11、手术或高危患者,术后疼痛可能导致功能残气量的明显减少(仅为术前的 25%-50%),刺激呼吸次数代偿性增加,但长时间的呼吸功能增加可能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可见,术后疼痛可延缓术后病人的呼吸功能的恢复,因此术后有效镇痛非常重要,应客观评估患者术后疼痛。防止患者因对镇痛药的副作用的误解而强忍疼痛。对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尽可能使用 PCA泵镇痛减轻术后疼痛刺激反应。 3.6 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在患者未完全清醒时,要防止窒息,对大手术患者,床边准备吸引器,及时吸出分泌物和呕吐物。清醒后,因患者无力咳嗽咳痰,必须采用辅助的方式:如痰多不易咳出可辅以雾化吸入,用糜蛋白酶 1 支、庆

12、大霉素 8 万、地塞米松 5mg,氧气雾化,每次 15 分钟,每天二次,以稀释痰液,易于咳出。由于手术当天机体应激反应水钠潴留可以引起血管外肺水的增高,对于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如手术当天咳嗽泡沫痰多、心率增快要注意心衰发生,并需注意中心静脉压。 3.7 有效地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上腹部手术患者偶尔会发生顽固性膈肌痉挛,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如针灸、镇静剂等,否则对呼吸功能影响是很大的。同时,要合理使用抗菌素,促进腹部和肺部炎症消退。总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产d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合护理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参考文献:1.谢荣主编麻醉学第 3 版科学出版社 1994.1702.吴文源,等症状自评量表中华精神科杂志 1986,19(5):121-2933.WanbaRWMPerioperative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CJAnaesth1991.38.3844.谢荣主编麻醉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1994.2275.应隽综述术后镇痛与手术康复的研究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8.15.4.2146.谢荣主编麻醉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1994.4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