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54413444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汉语言文学: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国学复兴中的古典诗词创作 (西安邮电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西安 710121) 摘摘 要要:中国古典诗词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教学和创作在国学学科建构和文 化传承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通过初步的诗词创作实践,笔者觉得,遵循诗词格律, 讲求平仄声韵,对于提高个人的汉语水平、培育审美情感、平和心态,具有重要作用。所 以,在国学复兴中,应鼓励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不仅研究和吟诵古典诗词,而且要习练创作, 以夯实国学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国学;古典诗词;格律;创作 近年来不断高涨的国学热,除了一些喧嚣和浮躁外,总的来说,对于中西方文化深度 对接中民族心理的重建、学术品

2、格的独立和传统文化的振兴,是一件很有意义而影响深远 的事情。随着孔子学院在国内外的广泛设立,国内部分高校国学院和国学研究所(中心) 的设立,国学学科地位的稳固,大量出版物的正规出版,国学正在去除表面的喧嚣,在稳 步向纵深发展。当然,眼前仍有很多困难和问题,未来的发展也未必一帆风顺,但我们相 信,国学的发展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我自己在学科上从马克思主义,走向外国(西方) 哲学,现在也仍然在这两个领域中吃饭,但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从小深入血脉,给我的生命 带来诸多好的或不好的影响,而且我也一再地用中国传统文化在给自己疗伤,从通俗的伦 理教化,到中西气功,现在到古典诗词。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内容,虽表面上

3、看不能赚取 生计,不是我研究的学科和专业,但在心灵深处则是我生命中最原始和基本的部分。我在 懵懂和幼稚时,它曾给我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伤害,但最终我又只能依赖它给我疗伤。大 概许多中国人都发现,我们越是往前走,越发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重要性。不管我们是否 承认,不管我们恨还是爱,总之,我们很难离开它,它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基本的部分。本 文结合我近四五年中国古典诗词的习练创作,力图说明中国古典诗词在国学中的基础地位, 古典诗词的研习创作在国学传承中的基础地位。 一、古典诗词在国学中的基础地位 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不仅是最初的形式,而且处于核心地位,而诗歌中格律诗词又是 最成熟的形式,以至于一提到中国古典

4、文学,我们就不由得想到唐诗宋词,古代中国作为 最具有诗情诗意的国家受世界赞誉也由此而来。 那么,古典诗歌在国学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呢?笔者觉得它应处于基础地位。此处的 “基础”系指“起点” 、 “起头” ,也含有一定的“根本”意思。理由有三:第一,从语言文 字的演化历程和思维的抽象阶梯来看,语言文字和文学常常连结在一起,处于偏重形象思 维的初级阶梯,处于不可逾越的基础地位。从其起源和现存状态来看,汉语是一种象形文 字,这一点应该无可争议。汉语的这种形象性有利于诗词歌赋的发展,使中国文化中文字 和诗歌紧紧连结着。从人类认识发展和语言演化的角度看,总是先有形象思维后有抽象思 维,诗歌的形象语言总是先于

5、论理的抽象语言。汉语言一直保留的形象特征使它与诗歌始 终具有不解之缘,而且深刻的论理和抽象的概念也始终保持着整体性的思维,这不能不说 与汉语的形象思维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从中国文化演进历程看, 诗经 (尤其是未经孔子删节审定的诗经 )应该 说是最早的中国文化典籍,它应该不晚于周代的政论典籍尚书 ,更早于记载春秋战国诸 侯国事迹的春秋 。诗歌是充满韵律的文字,而据朱光潜先生的理解, “中国最古的书大 半都参杂韵文, 书经 、 易经 、 老子 、 庄子都是着例” 。1(p1)诗韵的影响可见一 斑。到汉代官方审定的六艺顺序:诗、书、礼、乐、易、春秋,不仅反映着政治重要性的 程度,而且反映着各种“艺

6、”形成的历史顺序。毫无疑问,文化的形成和演进跟文字的发 展和思维的变化紧密相关。 第三,从国学的基本结构看,虽说国学最终形成的图书分类和学科划分为经、史、子、 集,但传统上所说的文史哲不分家,为什么“文”要打头呢?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文为史 哲奠定入门功夫,提供表达手段,稳固形象思维,放在首位当是无愧的。因为按照国学大 师马一浮的看法,国学应是六艺统四部,而六艺中诗为首,这应该不仅是一种政治需要, 而且含有文化演进的秩序在内。 由此可见,国学中集部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最成熟形式古典诗词在国学学科培育中 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如果在学理上能说得通,那在教化中旧必须加以强调。在国学复兴 中,不能仅将经学经

7、典、诸子百家和史学论著当作经典,唐诗宋词同样是经典,而且处于 研习教化的基础地位。 二、古典诗词及其创作的文化意蕴 通过对古典诗词的初步习练创作,笔者深感其诸多好处。当然,真正要从中受益,还 需要对诗词格律有正确的认识。从白话文运动以来,有很多人认为诗词格律太束缚人,是 中国古典文化僵化的重要表现,不利于表达思想和感情。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尤其是对 古典诗词很隔膜的年轻人,对诗词的格律不认同甚至很反感。笔者通过总结自己的创作实 践,观察和研究别人的创作实践,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演进历程,发现格律在魏晋南北朝 末期的形成,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在唐诗宋词中达到高峰,使诗歌从朴拙提升为雅致,起着 重要作用

8、。还没有形成近体诗的格律时,诗歌总体上比较朴拙。当然不是说朴拙了就没有 精品,自然长成的中国古典诗歌以及它在民间的代表形式楹联,都有自己的很多精品。 但要真正达到雅致,遵循格律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尤其是对于已经远离农耕文化和田园生 活的现代人来说,要能体会诗词的深远韵味,并从创作中受益,达到创作的一定高度,格 律就是必经的重要阶梯。 阅读吟咏当然是鉴赏古典诗词的重要形式,但真正能深入到诗词的内核,创作应该是 必不可少的。王国维没有自己的诗词创作,大概是很难写出人间词话的。袁枚若是不 能创作诗词,又何以能在随园诗话中大发感慨呢?当然,我们不是过分刻板地遵循诗 词格律,尤其对于五七言诗来说,马凯曾指

9、出要“求正容变” ,在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的 基础上,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融通变革的: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 有定位。2(p4-5)笔者深以为然,正是通过遵循格律,创作上才达到中等层次。 通过诗词创作,笔者深感诗词的意蕴广大,并从中颇为受益。第一,深感汉语的奇妙, 促进字词的理解。文字是一种文化的独特载体,欲学习和传承一种文化,首先须学习它的 语言载体。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单音、四声、独体、方块为特征的文字。只有仔细 揣摩查找对比推敲,才能对其有多方面的理解。古汉语本身的漫长流变,尤其经过现代汉 语的转换,字词的意思发生很大变化,平仄发声也变化不少,我们不仅要查找现代汉语

10、词典 ,而且要查找古汉语词典 ,甚至翻阅辞海和词源 ,这对于提高汉语水平, 掌握汉语字词的多义歧义和含义变化,都大有好处。诗歌创作不能不频繁地翻阅这些平常 很少去动的工具书,推敲语言,商略字汇,这无疑是与汉语保持深度接触和亲密关联的好 管道。 第二,通过韵味和意境营造,培育良好的审美情感。通过格律约束所形成的古典诗词, 具有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简洁美等多种美。杜甫一首“绝句”:“两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仅包含十个不同的意 象,而且时冠千秋,距达万里,工整对仗,吟咏起来又是多么有节奏感。多鉴赏、多吟诵, 会体会其中的各种美感。如果加以创

11、作,更能锤炼自己的诗情诗美。比如,查找同一韵部 中字汇,体验格律诗隔句中的韵味,或者一首词中间隔的韵味,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修 改过程中的反复吟读和玩味,无不经受美的陶冶。比如,通过一首诗词中各种意象所营造 的意境,使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推敲一个鲜活的字词,使意象空灵丰满,都会带来美 的体验。审美是一种感性体验,音乐般的节奏、感性语言所连接的意象、意象凝聚所营造 的意境,必然强化感性体验,使感觉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灵动,情感变得丰富。 第三,通过放慢生活节奏,强化审美体验,建构思想意蕴,使心态变得平和恬静。城 市生活的快节奏,人际之间的竞争,个人挫折性经历,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我们很容易 变

12、得浮躁焦虑,心中会有戾气,影响我们的平和心态。通过诗词创作,营造诗词的意境, 构思篇章结构,细心推敲字词,会放慢生活节奏,让心静下来,专心体验美好的意象,置 身于美好的意境,提高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尤其感受和抒发具有理性内涵的旨趣,端着自 己的趣味,使美感进一步升华。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将我们的思维搞得支离破 碎或者过于专注分析时,诗词创作可以重新启动感性整体,让我们与外部世界建立整体联 系。美感可以使人心平静下来,而平静的心态更能体验美感。笔者以为,人与自身、社会、 自然的审美关联是人保持健康身心的重要条件。 三、在国学教育中加强古典诗词教育 由于其形象生动、充满韵味,具有音乐节奏美,

13、吟咏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背诵, 所以古典诗词可作为国学教育的起点。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有着厚重的感性基础和强烈的 整体思维,古典诗歌不仅本身含有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的审美特质,而且也可以表达抽象 的意趣和深刻的志向,所以,它不仅可以作为国学教育的入门基础,而且可以作为国学修 养的高度凝结。文史哲不分家在古典诗词中也有体现,诗词不仅属于文学,它也可以咏史, 也可以表达哲理。古典诗词教育不仅对于掌握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培养感性思维, 提高审美意识,而且对于陶冶情操,表达志趣,培育人文情怀,都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大 学校的实践也证明,从学生时代开始,鉴赏、吟诵和创作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的重要方式,有着读经诵典无法代替的教育功能。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青年学子美感 情趣的养护,人文精神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善美心灵的滋润,古典诗歌都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3(p73)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2 马凯:“再谈格律诗的求正容变 ” , 中华诗词 ,2010 年第 10 期。 3 廖君湘:“在古典诗歌和现实生活间做文化的引渡” , 湖南农机 ,2008 年第 9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