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4401418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坐标】(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化学总复习(固考基+析考点+研考题+提考能)第二章第三节(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复分解,分解,【巩固练习】 1(判一判)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2)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 (3)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 【答案】 (1) (2) (3),1.常见氧化剂 (1)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一般被还原为 _。 (2)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_。 (3)过氧化物:如H2O2,一般被还原为_。,Cl,SO2,H2O,2常见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

2、一般被氧化为_。 (2)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2,一般被氧化为 _。 (3)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一般被氧化为_。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Zn2,H2O,CO2,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 用单线箭头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如MnO2与浓盐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_,(2)双线桥法 用双线箭头按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并注明得失及电子数目。如Cl2和NaOH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_,【巩固练习】 2(填一填)下

3、列物质或离子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的是_(填序号)。 Fe2 Fe SO2 S2 H2O2 Cl2 HCl H2SO4 【答案】 ,3(填一填)(1)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3NO2H2O=2HNO3NO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考情播报:2012上海T15、16、28、山东T29(1)、浙江T9(C)、福建T24(2)、广东T10、安徽T7(C),2011江苏T9、上海T5,2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的常用方法 (1)依据反应原理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

4、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相同条件下: 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4)其他方法: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周期表和电化学原理等。,3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规律及应用 (1)“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如:,(2012上海高考)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

5、、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项错误;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则证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B项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e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

6、l,D项正确。 【答案】 D,【解析】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正确。分析化合价变化可知,2个2价Fe原子失去8个电子,根据生成物中的“O2”可知在“6Na2O2”中,有2个1价的氧的化合价升至0价,失去2个电子,另有10个1价氧的化合价降至2价,得失电子数均为10个。据此可知B、C均正确。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错误。 【答案】 D,2将标准状况下的3.36 L Cl2通入200 mL 1.0 mol/L的FeBr2溶液中,充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 3Cl24Fe22Br=6Cl4Fe3Br2,考情播报:2012海南T6、上海T27、29

7、、新课标T26、四川T7(D),2011全国T13、安徽T27(2),1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步骤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而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步骤: (1)标变价:标出反应前后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变价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 (3)求总数: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元素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数目相等。,(4)定系数:配平所含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化学计量数。 (5)查守恒:满足原子守恒、电子守恒、

8、电荷守恒。 2电子守恒的计算方法步骤 (1)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2)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3)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 (1)应用于配平方程式。 (2)应用于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3)应用于化合价的计算。 (4)应用于物质的量之比的计算。,【答案】 C,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综合考查答题指导,【答案】 AG,【解析】 作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答案】 C,【解析】 A项,Fe被Cu2氧化;D

9、项,氧化剂有S和KNO3;E项,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合价变化,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CF,【答案】 D,5(2012上海高考)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每生成1 mol Cu2S,有4 mol硫被氧化 D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 mol硫被氧化,【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知在反应中CuFeS2中Cu化合价降低还原为Cu2S,CuFeS2中1/4的S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SO2;O2在反应后化合价降低,还原为SO2,因此可知SO

10、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A项正确;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每生成1 mol Cu2S,有1 mol S被氧化,C项错误;利用反应知转移6 mol e,有1 mol S被氧化,D项正确。 【答案】 AD,6(2012高考组合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安徽高考)反应NaHCO3H2 HCOONaH2O中,储氢过程NaHCO3被氧化 B(四川高考)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C(山东高考)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11、D(江苏高考)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解析】 A项,NaHCO3被H2还原;B项,该反应为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6NA;C项,转移的电子为2NA。 【答案】 D,7(2011上海高考)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 D2Al2NaOH2H2O=2NaAlO23H2,【解析】 反应Br2SO22H2O=

12、H2SO42HBr中H2O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项,H2O作还原剂;D项,H2O作氧化剂。 【答案】 CD,8(2012山东高考)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中氧化剂是_。 【答案】 N2O4,9(2012上海高考)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 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

13、法测定: SeO2KIHNO3SeI2KNO3H2O 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 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解析】 (1)利用题中信息可知Se与浓HNO3反应,Se被氧化为4价的H2SeO3,HNO3被还原为NO与NO2,利用电子守恒和限定条件(生成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二者计量系数比为11)可得方程式。(2)利用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结合题中方程式可知氧化性:H2SO4(浓)SeO2SO2。(3)在反应I失电子,转移给SeO2,4价Se得到电子还原为单质Se。(4)利用前面配 平的方程式可得关系式:SeO22I24Na2S2O3,故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111 gmol1(0.2000 mol/L0.025 L)/4/0.1500 g0.925。,【答案】 (1)Se2HNO3(浓)=H2SeO3NONO2 (2)H2SO4(浓)SeO2SO2 (4)0.925或92.5%,细研评分细则 落实解题规范,课后作业(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