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54332705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自 主 学 习,文常信息,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走近作者 臧克家(19052004),中国现当代杰出的诗人、作家、编辑家。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相关背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十一月十九日,重庆各界代表组成反内战联合会,

2、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用一切办法制止内战。二十五日,昆明学生六千余人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骚扰破坏,各校学生于第二天起联合罢课。十二月一日,昆明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特务,屠杀殴打罢课师生,死四人、伤二十余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事件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字词积累,shui,h,di,qi,w,l,ku,jing,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pio,pio,pio,jio,xio,衰,衷,兀,元,暇,瑕,楷,揩,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3识记词义:

3、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典籍:_ (2)炯炯:_ (3)赫然:_ (4)昂首挺胸:_,记载古代法令、制度的重要文献,泛指古代图书。,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形容大怒。,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5)_: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_: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7)_:费尽心血。 (8)_:形容埋头读书。 (9)_:很不一样。 (10)_: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气冲斗牛,合 作 探 究,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整体感知,4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这

4、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制造悬念:闻一多先生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文。,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凶多吉少,慷慨淋漓,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合作

5、交流,6内容探究: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说”和“做”的?,答案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革命、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是他的“做”。,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7主题探究: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答案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的方面和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8写法探究: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作者选取了三个事例来

6、表现,试分析并体会作者的详略处理。,答案 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较详,突出了他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研究学问的态度一丝不苟。而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和“古典新义”两件事写得较简略,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9难点探究: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文中所说的这六件事?,答案 闻一多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的闻一多,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

7、作为例证。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都表现出来了。,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归纳总结,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为探索爱国、爱民之路而潜心学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投身于民主运动,“说了就做”,面对凶残的敌人视死如归,体现了民主战士的大勇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品 读 借 鉴,写法借鉴,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

8、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即兴练笔 10.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材精当,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如果以“言行一致”为中心写一篇作文,请你选择一则名人事例来佐证。300字左右。,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答案 示例: 颜琛知耻苦读书:孔子很喜欢一个叫颜琛的弟子,因为他非常聪明,悟性极高。颜琛也很尊敬孔子,经常向孔子请教问题。一天,颜琛又拿着书本来找孔子,走到

9、房门口时听见孔子正与东门长老聊天。 东门长老说:“总听您夸颜琛很聪明,我想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吧?”孔子叹了口气回答:“他的确很聪明,可惜不肯下苦功夫读书,我从没指望他有什么大成就啊!” 颜琛听到这话,脸顿时红了,转身跑回学舍,留下一张字条“三年后再见”,就扛起行李回家了。,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颜琛能够说到做到,从此潜心苦读。一年过去了,颜琛的妻子跑来告诉他,孔老先生来了,可是,颜琛却不为所动,没有见孔子;第二年,孔子又来了,但是颜琛还是没有见孔子;一直等到第三年,没等妻子开口,颜琛就跑出来迎接孔子。经过一番检验,孔子欣喜地赞叹道:“在我三千弟子中,颜琛可谓独占鳌头了。” 这种说到做到的精

10、神,实在让人敬佩。,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拓展阅读,类文推荐 忆冼星海 茅 盾 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玩语言的自传以后。,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是小规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的。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

11、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见过马达的一幅木刻:一人伏案,执笔沉思,大的斗篷显得他头部特小,两眼眯紧如一线。这人就是冼星海,这幅木刻就名为冼星海作曲图。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写真”,而在表现冼星海作曲时的神韵。它还远不能满足我的“好奇”。而这,直到我读了冼星海的自传,才得到部分的满足。,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从冼星海的生活经历,我了解了他的作品为什么有这样大的气魄。他做过饭店堂倌,咖啡馆杂役,做过轮船上锅炉间的伙夫,浴堂的打杂,也做过乞丐。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

12、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我当时这样想,仿佛我和他已经是很熟悉的了。 大约三个月以后,在西安,冼星海突然来访我。,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时我正在候车南下,而他即将经过新疆赴苏联。当他走进我的房间,自己通了姓名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呀,这就是冼星海么!”我觉得很熟识,而也感到生疏。我将这坐在我对面的人和马达木刻中的人作比较,也和我读了他的自传以后在想象中描绘出来的人作比较,我差不多连应有的寒暄也忘记了。然而冼星海却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说起了他到苏联去的计划,讲他的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他的

13、话我已记不全了,可是,他那种气魄,却使我兴奋鼓舞。他说,他以后的十年中将以全力完成他的创作计划。我深信他一定能达到,因为他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魄力,而且又是那样好学深思,勤于收集各地民谣的材料。他说他将在新疆逗留一年半载,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然后再去苏联。 现在我还记得他的民族交响乐的一部分计划。他将从海陆空三方面来描写我们祖国山河的美丽、雄伟与博大。他将以“狮子舞”“划龙船”“放风筝”这三种民间的娱乐,作为这伟大创作的“象征”或“韵调”,来描写祖国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你预备在旅居苏联的时候写你这作品么?”“不!”他回答,“我去苏联是学习,吸收他们的好东

14、西。要写,还得回中国来!”,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那天我们的长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谁又料得到这就是最后一次啊!“要写,还得回中国来!”这句话,今天还响在我耳边,谁又料得到他不能回来了!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这样想,当他在国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万里,且经受生活的极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时候,他大概还觉得,这一段不平凡的生活经历又将使他的创作增加绮丽的色彩和声调。要是他不死,他一定会津津乐道这一番的遭遇。现在我还是这样想,要是我再遇到他,一开头他就会讲述这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且要说:“我经过中,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亚细亚,步行过万里,我看见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许多

15、题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时间永远不能磨灭我们在西安的一席长谈给我的印象。 一个具有伟大气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远坐在我对面,直到我眼不能见,耳不能听,只要我神智还没昏迷,他永远活着。 1946年1月5日 (有删改) 注 苏联:指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解体。,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考题展示,1作者在回忆冼星海的过程中,既写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写了冼星海留给他的印象。阅读文章,填写表格。,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_ _ _,解析 解答此题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件,从人物的外貌、言行来理解人物的形象。,答案 示例:魁梧奇伟,沉默寡言 战胜了生活的坎坷,成就了伟大的抱负 在西安与冼星海相见,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2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内容。 “好奇”的原因:_ “好奇”的内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