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32732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报告与管理,南通瑞慈医院 预防保健科,一、法律依据 二、定义、分类及分级 三、信息来源、流程及管理 四、报告的方式、程序和时限 五、报告内容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的操作,内 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修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376号国务院令 2003年) 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37号 2003.11) 卫生部关于修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通知 (卫疾控发2006332号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 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20

2、06-5-22) 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通知(苏卫应急200710号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法律依据,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分类及分级,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突发性:突如其来,一般不易预测; 公共卫生属性: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针对的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不是特定

3、的人,具有公共卫生属性; 对公众的健康损害和影响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即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依据调查处理方法和步骤的区别可分为: 传染病暴发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免疫接种事件 医院内感染 中毒(食物、职业等)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生活环境污染、菌毒种等致病因子丢失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示意图,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 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

4、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

5、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 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 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

6、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一周内

7、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痢疾、甲肝、伤寒副伤寒、麻疹: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同一事件累计发病100例以上;或者累计发病10例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流脑、出血热: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同一事件累计发病10 例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流感: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同一事件累计发病数500例以上。,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

8、下。 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释义:乙、丙类传染病事件,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标准,但未达到级标准的事件定为一般事件(级)。其它传染病:可参照乙丙类传染病事件进行定级。,一些调整,对应急预案中没有明确规定的

9、,做了以下调整: 对不符合报告规范相应疾病最低报告要求的事件均归为未分级事件 对于狂犬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流行性出血热及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1例的,不论是否死亡均按未分级处理,登革热、布病、白喉、钩体病等保留原有分级;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学校类别为“其它”的事件逐一核实,将不属于学校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的判定,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可要求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进行复核和重

10、新确认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事件的最终分级必须在结案报告发出前予以确认。,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来源、流程及管理,1、信息报告管理原则,网络直报 分层管理 逐级审阅 分级处置,2、事件信息来源,内部信息: 来自各类疾病与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如医疗机构等责任报告单位发现后报告、预警系统自动预警产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推送等。 卫生行政部门领导指示与部门间信息交流 外部信息: 新闻媒体、社会举报如特服电话、行业间通报、国际通报等其它途径,3、信息的产生及流程,4、信息报告的工作流程,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方式、程序和时限,1、几个概念责任报告单位 责

11、任报告人 权利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传染病疫情。根据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食物中毒。根据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医疗卫生机构为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报告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

12、定进行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意外辐射照射事件。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规定,发生辐射事故时,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根据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

13、失时,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并同时向负责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报告。,权利报告人,国家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 国家向社会公布统一的报告、举报电话号码,方便群众报告举报。社会群众、单位 新闻媒体 其它,2、信息报告方式,传染病暴发、食物/职业中毒等一旦判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在紧急情况下或报告系统出现障碍时,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报告,3、报告时限,事件报告 条例:从事件发生9小

14、时内报告至国务院(2、2、2、2、1) 网络直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事件确认后2小时内完成初次报告; 同时逐级电话和传真报告至省疾控中心 电话:025-83737121 传真:025-83759409,突发事件的报告,国务院,卫生部,省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市级 人民政府,市级卫生 行政部门,县级卫生 行政部门,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县级 人民政府,立即报告,1小时,2小时,2小时,2 小 时,举报电话,进程报告:根据事件的进程变化或上级要求应随时进行进程报告; 结案报告:结案条件:突

15、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传染病病例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需经专家论证,由政府或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内容,1、初次报告快,未确认事件: 信息来源 基本情况:时间、地点、事件名称 危害范围 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 拟采取的措施 确认事件: 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分布 事态初步评估 控制措施,2、进程报告新,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包括: 事件的新进展(新增病例,事件发展或渐趋平息等) 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 最新的阶段评估报告 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意见信息 控制措施的改变或效果 对初次报告内容的补充,3、结案报告全,事件终结后对事件的全貌进行全面分析

16、,包括事件的发生原因、发展变化,采取的处理措施及其效果评价和总结、与此类事件相关的研究资料、取得的经验教训,最终的结论等。 相关机构对事件的全面评估 个案信息(流调表或个案一览表),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的操作,基本模块,事件管理 新建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管理 统计分析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事件类别 传染病事件、学校事件,突发公共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个案关联 归并个案 新增个案 突发系统与大疫情系统之间的双向连通 突发系统中,事件类型只要为传染病,都与大疫情系统进行连通; 突发系统中增加的传染病个案,系统自动推送到大疫情; 大疫情中与某突发事件相关的个案,通过人为归并,关联到事件中。,个案关联原则,首先在大疫情系统相应地区查找与事件相关的个案; 其次如果没有找到,在突发系统中增加个案; 避免产生重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