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上传人:高远 文档编号:54307348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8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6 页湖南省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本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 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

2、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 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 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 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人民共同兴修 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

3、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第 2 页 共 16 页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 “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 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 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 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 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 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 于完成。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 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

4、吕氏春秋 、 四 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 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 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 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 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 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 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 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

5、族地主阶级具 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 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 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 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 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 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 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

6、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 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 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 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 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摘编自中“国国学网”作者同题文章,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不是人们的主动行为,而是战争、第 3 页 共 16 页动乱等原因被迫进行的。B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员都是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而具有一定权力的官 员没有迁移到陌生

7、的南方。C从北方迁到南方,路途遥远,需要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因此, 老人和小孩子能顺利到达南方的很少。D原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要比南方地区的经济更发达,但随着三次大规模 人口南迁,南方地区的经济超过了北方地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南方逐渐改变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 的原始状态,经济后来居上,打破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B面对一无所有的大量南迁人员,南方当地政府无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此时,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刚好迫切需要劳动力。C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要发 达得多,这一点,吕氏春秋等文献

8、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D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人口南迁而向南传播,再向边疆地区渗透, 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作了贡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 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B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带来的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崛起,也使我国古 代各民族之间频繁互通,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C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具有开发江南的积极性和北方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 计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D虽然在经济重心南移前南方地区的劳动经验等与北方劳动人民的相比要 逊色

9、很多,但是前者有些技术比后者先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白桦:文学是我的生命第 4 页 共 16 页舒心白桦,1930 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文学成为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 “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 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1942 年至 1945 年,白桦离开家乡去潢川就读初中,晚上在姐姐家的织布 作坊帮忙织布。作坊里什么人都有,白桦目睹难民们所受的苦难,创作了第一 首诗歌织工,发表在豫南日报。那一年,白桦 15 岁。他热心参加爱国 学生运动,激愤的文字和尖锐的言谈,引起了特务的注意与跟踪。1947 年

10、,白 桦逃离国统区,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桦参军后,写一些报道,把战斗故事刻印成画,发给下面的连队;但宣 传用的快板,离文学还是比较远。新中国成立初期,白桦随军驻守云南边境;1952 年,任昆明军区创作组组 长,在部队开始了诗歌和小说创作。1953 年,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第二年, 白桦的无铃的马帮又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王晓棠饰演女一号,由 此而一举成名。1953 年 5 月,白桦和胡风初次相识。两年后,他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 望过胡风,为此,在后来的“肃反运动”中,他解释了几十次都没法交代清楚。1955 年,白桦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创作员。其间先后出版了

11、边 疆声音等小说集,金沙江的怀念等抒情诗集,成为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期 知名的部队作家之一。1957 年,27 岁的白桦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当过好几年钳工。在 “文革”中他的作品还一律作为毒草加以批判斗争。“挫折使我发誓放弃文学,甚至把所有的笔记、日记全部毁掉,扔掉所有 的笔。”白桦说。但是,“文革”结束的第二天,白桦只用一周时间就写出话 剧曙光。1980 年底,根据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摄制成的太阳和人,又引起 一场全国性的大震荡。故事讲述黄永玉等一大批劫后余生的中国艺术家,经历 了各种生活的折磨,但对祖国的爱始终不渝,表达了对祖国的爱,是苦苦的爱 恋。1981 年,对于白桦来说,是

12、沉重的一年,举国上下卷入这场沸沸扬扬的批第 5 页 共 16 页苦恋的事件。“苦恋有自己经历种种波折后悲凉的情绪。今天回想起 来,这场批判是一场观念的较量,是文革后最为激烈的一次,它检验了很 多人的观念和勇气。”白桦说。1982 年,白桦写了一部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这部作品因其以全新的 角度重新审视吴越争霸历史,引起了巨大思考和争议。33 年后,这部作品得以 重排,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9 岁的蓝天野终于看到了作品重新上演。数十年来,白桦的家庭由于他的缘故屡遭不幸。1984 年他的儿子曾劝他改 变生活方式。白桦复信说:“我不能,因为文学是我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人 怎么能不重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13、!”2009 年,长诗从秋瑾到林昭的发表是白桦看重的事情,因为这首诗他 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白桦激动地流泪说:“流了八十 年的眼泪,泉水依然涌动,这八十年的泪水,把我这双眼睛洗涤得像儿童那样 明亮。”(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白桦是一位军人,解放韧期,随军驻守云南边境,后任昆明军区创作组 组长,开始诗歌和小说创作。B本文没有写白桦在文革时期六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创作,这是 因为这期间由于政治的原因白桦没有进行创作。C本文的选材十分集中,把焦点聚集在白桦的文学创作上,而对于白桦其 他方面的事情则很少提及。D本

14、文在叙述白桦所经历的事件时基本上写出了具体的时间,还多次引用 其本人的话语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这一特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A白桦的短篇小说山间铃响马帮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无铃的马帮 被拍成电影神秘的旅伴,白桦由此一举成名。B白桦读初中时,在她姐姐家的织布作坊帮忙织布,因创作发表反映难民 们所受的苦难的织工而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与跟踪。C白桦的作品饱受争议,1981 年举国上下都卷入了沸沸扬扬的批苦恋 的事件;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也引起了巨大的思考和争议。D白桦和胡风相识,曾约另一位朋友一起去看望过胡风,在“肃反运动”第 6 页 共 16 页中遭到刁难,白

15、桦的家庭由此而在数十年间屡遭不幸。E长诗从秋瑾到林昭花费了白桦十年的心血,于 2009 年发表,白桦 非常看重这件事,在云南玉溪开颁奖会时,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6白桦写过电影剧本苦恋,有人说,“苦恋”又何尝不是其文学人生的写 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杭州巷 10 号夏 阳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 岔路,叫平安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 便是杭州巷。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 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

16、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 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 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 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 10 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 正值深秋,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 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 驻足 10 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 响了。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 警惕。我结结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 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 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