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54306467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面试高分特训说课真题示例点评(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季风显著”的第一课时,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围绕气候特征这一主线展开的。要了解气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要素-气温的分布及特点,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前提和基础。(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已有的气温资料及地图来认识我国气温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三)教材处理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从以下三方面使用教材。1.开放教学内容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3.充分利用图像充分利用各种图

2、形,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四)教材重难点分析1.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难点(1)有关“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归纳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2)通过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范围,并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由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所孕育的不同文化的欣赏的情感。(

3、2)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二)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同时为后面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0 摄氏度等温线主要穿过了哪些地区?(指导学生动手在地图册上将 0 摄氏度等温线画出来,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加深印象。因为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

4、然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河流水文特征、农作物种类等,均有较大差异。)2.一月份,漠河和海口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3.计算一月份漠河和海口的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逐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并且知道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南海诸岛)。然后,在学生掌握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气温图,通过读图分析,认识到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概括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并且知道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自主学习掌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

5、的分布规律,教师也因势利导归纳出读气温图的方法。同时也解释了前面设置的悬念,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为什么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却还要除去青藏高原呢?老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1 月与 7 月平均气温图; 海口、北京、漠河三地纬度及气温图表。学生合作探究、读图填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知识储备总结出: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夏季最低气温在青藏高原的原因:是由于在高原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的影响)。由于自然环境总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由此进入第四个环节的学习。(四)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材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