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54305886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法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摘要】 违约责任是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通过约定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更加明确。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主要包括承担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三种形式,这三种违约责任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适用,既可单独适用,也可以同时适用两个或全部责任形式。违约责任以财产责任为核心,在处理合同争议时应当始终把握公平地维护当事人的合同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让违约方承担对方的损失。在合同中规定违约责任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合同,以及为了更有效地

2、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当事人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在法律的压力下要承担违约责任,而承担违约责任所支出的成本一般要超过正常履行合同所付出的成本,当事人从成本的角度考虑,轻易也不会违约,在客观上对方当事人的权益就多了一份保障。【关键词】 违约责任 合同法 归责原则 免责事由 承担方式一、违约责任的内涵界定及其特点一、违约责任的内涵界定及其特点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我国合同法第七章专设违约责任,规定了预期违约及实际违约等所应承担的法

3、律责任。违约责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2产生的责任。这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违约责任产生的基础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若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则无违约责任可言;其二,违约责任是以违反合同义务为前提,没有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便没有违约责任。第二,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第三,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违约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偿合同当事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从合同法所确认的违约责任方式来看,无论是强制实际履行,还是支付违

4、约赔偿金,或者采用其他补救措施,无不体现出补偿性。当然,在特定情况下并不排除处罚性。第四,违约责任的可约定性。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这种约定应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合同法确定了严格责任原则。 合同法第 107 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外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的责任。 ”这里所确定的即为严格责任原则。 所谓严格责任,又称无过错责任,是指违约发生以后,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应主要考虑违约的结果是否因违

5、约方的行为造成,而不考虑违约方的故意或过失。 合同法中把归责原则确定严格责任的理由主要有:第一,严格责任的确立并非自合同法开始,在民法通则以及涉外经济合同法 、 技术合同法中也有关于严格责任的规定。第二,严格责任具有3方便裁判和增强合同责任感的优点。第三,严格责任原则符合违约责任的本质。因为违约责任在本质上是以合同义务转化而来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时追究其违约责任,是在执行当事人的意愿和约定,因而应该实行严格责任原则。第四,确立严格责任,有助于更好地同国际间经贸交往的规则接轨。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都确立了严格责任原则。三、三、 违约责任的样态违约

6、责任的样态对于违约责任的样态,又称违约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预期违约。其可分为两种具体类型:其一、预期拒绝履行,指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至前,一方当事人以言辞或行为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其将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有明示和默示两种表现形式。其二、预期不能履行,指在合同履行期届至前,有情况表明或一方当事人根据客观事实发现另一方当事人届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其亦有明示和默示两种表现形式。我国合同法第 108 条对预期拒绝履行做了规定,而第 68 条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则兼含有以上两种类型的具体表现行为。笔者认为,我国的立法分类不明确,实践中的适用有一定困难。第二,不履行。即完全不履行,

7、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根据不履行的时间,有先期不履行(预期违约的一种)和实际违约两种;根据当事人的主观态度,又可分为拒绝履行和履行不能,拒绝履行的行为若发生在履行期届至前,则为预期违约,若发生在履行期届满后,则可能构成履行迟延或履行不能(根据债务的具体性质确定)。为避免重复,笔者认为此处不履行主要包括债务人届期不能履行债务和届期拒4绝履行债务两种。第三,迟延履行。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债务人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或者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时,在债权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债务人能履行债务而未履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迟

8、延履行的,应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承担对迟延后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债权人迟延履行表现为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接受而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即迟延受领。若债权人迟延造成债务的损害,债权人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第四,不适当履行。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瑕疵履行是指一般所谓的履行质量不合格的违约情形。债权人可依合同法第 111 条的规定,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加害给付,是指债务人因交付的标的物的缺陷而造成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根据合同法第 112 条,债务人由于交付的标

9、的物内在缺陷而给债权人造成人身或合同标的物以外的其他财产的损害时,债务人还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第五,其它违约行为。指除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之外的,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履行方式和地点而履行债务的行为。主要包括:(1)部分履行行为;(2)履行方式不适当;(3)履行地点不适当;(4)其他违反附随义务的行为。四、免责事由四、免责事由5所谓免责事由,是指免除违反合同义务的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原因和理由。具体包括法定的免责事由和约定的免责事由。具体内容如下:一、不可抗力。根据我国合同法,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具体地说,不可抗力独立于人的意志和行为之外,且其影响到合同

10、的正常履行。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繁多,一般而言,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两种。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对于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不能履行,应当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程度,部分或全部免除有关当事人的责任。但在法律另有规定时,即使发生不可抗力也不能免除责任,主要有:其一、迟延履行后的责任。大陆法系民法典大都规定,一方迟延履行债务之后,应对在逾期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所致的损害负责。我国合同法第 117 条对此有所规定。其二、客运合同中承运人对旅客伤亡的责任。我国合同法第 302 条对承运人采取了特殊的严格责任原则。我国民用航空法第 124 条及铁路法第 56 条亦有相关规定。此外,对于不可抗力免责,还有一些必要

11、条件,即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履行不能之时,债务人须及时通知债权人,还须将经有关机关证实的文书作为有效证明提交债权人。二、债权人过错。债权人的过错致使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人不负违约责任,我国法律对此有明文规定的有合同法第 311 条(货运合同)、第 370 条(保管合同)等。三、其他法定免责事由。主要有两类:第一,对于标的物的自然损耗,债务人可免责。这一情形多发生在运输合同中。第二,未违约一方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债务人对扩大的损失部分免责,我国合同6法第 119 条对此有所规定。四、免责条款。免责条款,又称约定免责事由,是当事人以协议排除或限制其未来责任的合同条款。分解开说,其一,免责

12、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同条款,具有约定性;其二,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其三,免责条款旨在排除或限制未来的民事责任,具有免责功能。我国合同法从反面对免责条款作了规定。合同法第 53 条规定了两种无效免责条款:第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第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此外,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免除其责任的,该免责条款无效。五、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五、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合同法第 107 条规定的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和支付违约金。对这几种方式进一步推敲,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继续

13、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以及合同义务的延续,都是违反合同后的处理措施,但不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反合同的处理措施中可以包括支付违约金与违约损害赔偿。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是合同法规定的公平原则的体现,属于合同当事人的义务,不具有违约责任的作用。从性质上看,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只属于合同当事人的义务,其中的继续履行属于典型的合同义务,采取补救措施则是合同义务的继续。这两者无论从实际作用上,还是从性质上,都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合7同法将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作为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规定下来,是不准确的,混淆了合同义务与违约责任。

14、第二,采取补救措施的规定也不恰当。 “采取补救措施”是一个不具体的概念,含义不明确,到底什么样的措施属于补救措施,合同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继续履行是补救措施,修理、更换、重作也是补救措施。另外, 合同法将继续履行与采取补救措施并列规定下来,则又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这两个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不能并列使用。第三,支付价款或者酬金也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我国合同法把“支付价款或者报酬”规定在违约责任一章(第 109 条)中,把支付价款或者酬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笔者认为,这种立法安排不恰当。支付价款或者酬金,这是合同当事人的义务,根本不是违约责任。无论合同当事人是否违约,都应当履行

15、其支付价款或者酬金的义务。支付价款或者酬金与支付赔偿金或者违约金的性质是不相同的,两者不能混淆。六、总结六、总结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违约情况可以构成当事人之间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违约责任则以法律的形式约束违约或者承担必要的财产责任,这个责任有可能大于合同原来约定的义务,当事人为了避免承担大于合同约定的义务,就会尽量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履行义务,即所谓实际履行合同义务和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由此可见,在合同制度中规定违约责任可以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一层保障措施,在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张莉,方传安:浅析

16、违约责任制度若干问题 ,载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1 年 9 月,第 19 卷第 5 期。2 徐杰,赵景文主编:合同法教程 ,法律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版,第 247 页。3 赵 明:违约责任的研究 ,载辽宁金融学院学报 ,2001 年第1 期。4 参见梁彗星:从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 ,载民商法论丛 (第八卷)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7 页。5 参见彭学龙:预期违约及相关制度比较研究 ,载商法研究(第四辑) ,徐学鹿 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年版。6 对“特殊的严格责任原则” ,可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 7 月版)中的相关内容。7 关于合同义务与违约责任的关系,可参见王小能:中的违约责任制度 ,载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 年第 3 期,第 1011 页。8 论违约责任归责原则 ,肖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材标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