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804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上册第一学月考题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 一、古诗文阅读( 27 分)(一)文言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秋水共长天一色。(2)关山难越,?萍水相逢,。(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4)悟以往之不谏,。(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 题。 (15 分)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

2、,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 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 论时事。 因奏颂一篇。 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 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

3、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因以命之衡因上疏陈事B以所业投贺知章何面目以归汉C遂荐于玄宗而君幸于赵王D白长笑而去天苍苍而高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 白” 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

4、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 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人。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4 分)(2)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 5 分)(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诗歌,完成5 题。 (6 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5 ( 1

5、)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 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二、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 (10 分) 6、请选出有关红楼梦情节正确的两项() () (5 分)A红楼梦 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B 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泼辣能干的探春,怯懦的迎春,孤高的妙玉,温顺世故的晴雯,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袭人等。C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

6、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D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E 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 海棠诗社 ” ,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7、简述红楼梦中“ 黛玉葬花 ” 的有关情节。 (5 分)(二)文化经典阅读( 6 分)8、阅读下面论语 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 分)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

7、语 ?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 ?离娄 )【注】彻:通“撤” ,撤除。与:通“予”,给予。(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B. 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C. 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D. 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

8、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三、现代文阅读(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 11 题。新文学运动的四兄弟:新诗、小说、散文、戏剧,同气连枝,而各有炎凉际遇。文苑春秋,也像世俗门庭,散文一支,似乎门楣偏低,矜贵不如新诗,显赫不如小说,风光不如戏剧,却也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清华气象。“五四”一代的前辈朱自清,说“散文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刘知几揭作史三长:才、学、识。章学诚认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难,而更增一德字。袁枚以为写诗也须三长,而识为最先。王国维倡言文学二原质,曰景曰情。当代董桥说,散文

9、须学、识、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综合诸家,神而化之,当可得散文三味。中华散文名家名作这部全景式的散文选集,给读者提供了多维的欣赏空间。读者一可以鸟瞰:通读全编,纵览全局,宏观散文世界的发展变化。人文世态的冷暖浮沉,时代潮流的推荡磨洗,也可以由此略见端倪。二可以平视:和素昧平生的作家一一相对,如倾肺腑。文心不同,各如其面,有的渊博,有的深秀,有的严峻,有的真挚,有点隽爽,有的风趣,有的娴雅,有的自然。三可以凝睇:心领神会,赏析美文之美,美在何处?大概离不开体貌、风神、襟怀、素质这些着眼点。而所有这一切,全部体现与抽象的文字符号。司空图品诗,说: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0、“,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这句名言,只宜意会,不可粘滞。因为文学的建筑材料只能是文字。要做到韵外有致,弦外有音,也只好通过文字的诱发暗示。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功高北斗,缺点在于没有把白话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明确区分。艺术性的白话文,不能以“明白如话”自给自足,应当有声有色有光有味, 能静能动能歌能舞,善达意, 善表情。 “五四” 至今, 白话文成熟到什么程度,大可在散文测量深浅。四可以远眺:看纸上烟云,字里风涛。散文家的心声常和时代的声音互相呼应,从散文的兴衰中,可以隐然看到一代的政治史、思想史、风俗史、心灵史。五可以浏览:工余无聊,假日休闲,枕边案头,窗前灯下,随兴所至,信手翻阅,是最有

11、味有益的消遣。(节选自柯灵散文欣赏的多维空间,略有删改)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 作者认为现代散文具有自己的特点,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与新诗、 小说、戏剧存在高下的分别。B综合刘知几、章学诚、袁枚、王国维、董桥诸家的见解,领悟其精义并灵活运用于实践,可得散文三味。C. 由于作家个性追求不同,入选的散文风格各异,阅读他们的作品,就是在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D. 从“五四”至今的散文可以看出白话文日臻艺术化,艺术的白话文善达意,善表情,有声有色,有光有味。E. 选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散文的地位和特点,又为读者介绍了散文欣赏的

12、多维视角。10.作者认为中华散文名家名作为读者提供了五维的欣赏空间,其中第一维指的是“了解时代世态变化” ,请概括其他四维的内容。(4 分)11.作者引述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名言,是要表达什么样的见解?(3 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 题。画?人?价凌鼎年陶少闲在小城算个人物。他是以画莲花出名的,其画室自提为“爱莲居”。他古稀年纪,极少出门。每每兴之所至,挥毫画莲。画罢,笔一掷,捋着胡子品上半天,似乎此画不是他画的。若有谈得来的在身边,就会谈兴大发。常

13、常大讲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宵的驴, 言下之意,若画莲,则非他莫提,当今独步。还自称他画的莲花,画尽周敦颐老先生笔下是意境。然而,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他画得不少,留存的极少。往往过一段时间,他就把积下来的画稿翻出来意义过目,细细比较,仿佛在检查赝品,评判优劣。其结果,总有好几幅被他判处死刑,一炬焚之。陶少闲老妻每每见他烧画,总要嘀咕几句,“好端端的画,一把火,罪过罪过。”他孙子更是不满。 “哟啊烧掉不如卖掉。放着钱不赚, 真实死脑筋。 ” 陶少闲鼻子理泄出一声“哼” ,甚是轻蔑的样子。去年,省城有家 文化艺术报 的记者无意间在小城间见到了

14、一幅陶少闲的墨莲图,他见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大家手笔,至臻境界”。记着特寻访而去。陶少闲则画罢一幅残荷听雨图 ,伫立图前, 沉醉其中。 记者见此图, 眼都为之直了,连连说:“神品神品! ”两人遂品茗长谈,不觉暮色已至。陶少闲难得遇到如此知音,当场在画上落款盖章,郑重相赠,并请雅正。记者凭着他的眼力,已感到了陶少闲画的潜在价值。环视四壁,他发现屋墙上还有一幅小荷出水图 ,更是寥寥几笔,墨的天趣,极是惹人欢喜。可陶少闲已慨然相赠,怎好意思再开口讨之。踌躇再三,记者提出说想买下那幅小荷出水图。陶少闲闻此,笑吟吟说: “只怕你囊中没这么多钱。”记者一愣,犹豫半晌后说: “我出二百。 ”陶少闲摆摆手说:

15、“若论个卖字, 非千儿八百断断乎不能出手。”记者有些尴尬, 匆匆告辞。 记者心里放不下那幅画,再次造访陶少闲寒舍。陶少闲外出未归,只他孙子在家。 他一听记者来意,立时来了劲最后以五百元钱拍板成交。陶少闲回来后,得知孙子自作主张卖了他的画,气的脸色刷白,腮颊之肉抖个不停。大骂孙子毁了他一生清贫之名,作践了他的人品,降低了他的画价身价。老妻忙来劝慰, 说总必白送人强吧。陶少闲闻老妻如是说,喟然长叹曰:“我若想靠画赚钱,早可腰缠万贯,不过那岂不成了画匠。我的画,寻常百姓几人能买的起?五百,二今区区五百就了我的价。我陶少闲还有何颜面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从此,陶少闲闭门谢客,几乎不再与外界有什么联系

16、,有人说他封笔不画了;有人说他日日作画,日日焚画。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走后,小城再也没听说谁求到过陶少闲的画。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 陶少闲是一位清高、与众不同的画家,他作画不求名不求利,每画完一幅画过几天就亲手把它烧掉,人家求画也少有应允。B. 写陶少闲“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为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 ,意在表现现实生活对陶少闲的挤压。C. 作品主人公“陶少闲”是一个有着境界追求的画家,从画室和画的名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美。D这篇微型小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很好的统一。E. 作品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了陶少闲的一段生活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冲突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生活真实。13.文中写陶少闲老妻和孙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 分)14.有人说,陶少闲孤芳自赏;有人说,陶少闲固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请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