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4261264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1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综述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综述,生成期,公元前11世纪公园220年 是中国园林的产生和成长期,主要包括殷、周、秦、汉。,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公元220589年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589960年 相当于隋、唐时期。,公元9601911年 相当于两宋到清末。,中国古典园林阶段图,皇家园林,殷周秦汉时期殷周鼎革之际,周公建立礼制,在国家的建设活动中产生了以“营国制度”为核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都邑建设的高潮,所以皇家园林始于殷商。 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此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程中,第一个出现的造园类型。 苑苑,又称宫苑,是皇家

2、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达到方圆数百里。,秦宫苑建筑群在空间构成上,主要以线性建筑廊道、复道等来连接主体建筑,形成各种空间,而且线性建筑过长、形式单调,秦宫苑建筑又体量巨大,极大地削弱了建筑的群体表现力。,阿房宫,以秦为鉴,汉代则在秦的基础上形成了苑中苑的“大分散,小聚合”布局,奠定了园林空间组织的基础。,未央宫复原图,秦代开启了我国古典园林的理水历程,在秦代上林苑的建设中,修建了许多人工湖泊,使水成为园林中的新景观。蓬莱山初步开创了一池三山的造园形式。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即由此开始。运用了植物栽培,但主要是为了生产,观赏功能尚在其次。汉代上林苑池中建岛、山石点缀的手法

3、,被后人成为秦汉典范。从此,中国皇家园林中“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造园手法受私家园林影响较大,并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出现人字形补间铺作,屋顶的勾连搭组合和屋角的反宇起翘。木装修趋于精致,屋顶使用琉璃瓦件,木梁枋上施以各种油饰彩绘。,隋唐时期 隋朝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靡,造园之风大兴。唐代国势强盛,开疆拓土。此时的园林表现出足够的皇家气派,已具备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的基本格局。宫廷御苑设计愈发精致,石雕工艺娴熟,宫殿格外华丽。唐代的植物栽植达

4、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观赏树木和花卉的品种繁多。唐朝的木构建筑技术已臻于完备。理水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华清宫,木构建筑技术已臻于完备,能够建造出多层结构复杂的楼阁,宫廷建筑雕栏玉砌,显得格外华丽,宫苑与水相结合,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规划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精密的程度。,两宋到清初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北宋都城东京建造艮岳,此时,假山的用材和施工技术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现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园林叠山技艺。,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高潮时期奠定于康熙,完成于乾隆。这个时期出现的名园,如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令人叹服的地

5、步。皇家园林的鼎盛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这时的封建帝王全面接受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和造园理论,而它本来多少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分离的出世倾向。另一方面,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皇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就导致了“园中园”格局的定型。“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颐和园,颐和园这一北山南水格局的北方皇家园林在仿创南方西湖、寄畅园和苏州水乡风貌的基础上,以大体量的建筑佛香阁及其主轴线控制全园,突出表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志。,北海,北海是继承“一池三山”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北海的琼华岛作为“蓬莱”仿建,所以,晨雾中的琼华岛时常给人以仙境之感受。,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是利用天然形胜,并以

6、此为基础改建而成。因此,整个山庄的风格朴素典雅没有华丽夺目的色彩,其中山区部分的十多组园林建筑当属因山构室的典范。,圆明园,圆明园是在平地上,利用丰富的水源,挖池堆山,形成的复层山水结构的、集锦式皇家园林。此外在中国造园史上圆明园还首次引进了西方造园艺术与技术。,明清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几处园林的特点一、台榭参差金碧里,烟霞舒卷画图中。二、山无曲折不致灵,室无高下不致情。三、一树一峰入画意,几弯几曲远尘心。,小结皇家园林的特点1 规模宏大2 原址选择自由3 建筑富丽4 皇权象征意义5 吸取园林精华,私家园林,官吏,富商,地主所用。,有感于仕途,商海的沉浮 标榜田园,山林归隐。 城市宅

7、院的成功构筑 恰好满足其需求。 获得文明物质生活的需求,坐享游览湖山的精神乐趣。,起源,梁孝王 兔园袁广汉 私园,兔园(梁孝王),魏晋南北朝 中国古典园林兴盛的开始。一度经济繁荣,文化诸家争鸣。造园开始普及与民间,升华的艺术创作的境界。,喜爱自然 避免跋涉之苦 长 期占有自然山水 最理想方式 营造“第二自然”(园林)源于自然,生于自然的园林理念由此而来,小 精,造园手法 : 单纯写实 写实写意相结合园林与山水画,山水诗相互启导,兰亭四周浅溪淙淙 幽静雅致,曲水流觞,兰亭碑,金谷园,庐山草堂,江西 白居易,浣花溪草堂,成都 杜甫,辋川别业唐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

8、轼,独乐园,司马光,局部图,独乐园记,元,,造园基本处于迟滞低潮。,明中叶以后: 文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更普遍,两个明显变化 : 1 写实写意结合 写意为主2 意境信息的传达得以直接借助文学语言,清:私家造园之风兴盛 小小的天地里,营造出无限的境界,“一勺则江湖万里” 李渔,共同点:选址得当,以假山水池为构架,穿凿亭台楼阁,朴实自然,托物言志,小中见大,诗情画意,寄畅园(无锡 个园(扬州) 拙政园 留园 网师园 狮子林,苏州,苏州狮子林,清末:由全盛到衰弱,西方 掀起“中国园林热” 成为世界公认的园林之母,由古典园林 所思 所想,叠水,水面借景,造山叠石:如果完全借用古典园林的造山叠石手法,匠人

9、们精妙的太湖石已经登峰造极,完全借用毫无新意,他就从他厚重的文化积淀中寻找到了灵感,米芾的山水画,创新的片石假山,文化内涵不变但是形势一变,给人带来了眼前一新的感觉,片石假山,我们设计新中式建筑时 不是完全去照搬古典园林 我们应该加入现在的创意,时代的特点 比如贝老希望整个苏州博物馆要和拙政园,狮子林格调和谐,他去做大的基调白墙灰瓦与苏州是一体的,但是他改善了瓦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换用了新材质,让建筑更耐用,这就是有机创新。,新中式住宅:黄山雨润徽州小镇,地理位置:位于黄山市,用地面积为15.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9.02万平方米。 项目说明:对传统徽州民居的马头墙和檐口进行抽象设计,用现代手法演绎,并且在灰瓦白墙间引入更多现代玻璃和金属等材料,使之更富时代感。较大面积的木窗棂的引入,打破了灰色调的冰冷和疏离感,在细节设计上对传统木雕窗花和砖雕进行了抽象和演绎,使之更富现代气质。,谢 谢 观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