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4214923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自然第七课(谷雨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格鲁伯实验学校,自然课程,第七课,谷雨谷雨三候,谷 雨,丙申年【猴年】三月十三公历2016年4月19日谷雨: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三侯: 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萍始生,浮萍:又称:青萍、田萍、浮萍草、水浮萍、水萍草,是浮萍科水面浮生植物。 叶

2、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全缘,具3根不明显叶脉;背面垂生白色丝状根1条;叶状体背面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短柄与母体相连,随后脱落;雌花具胚珠1枚;果实近陀螺状;种子具凸出的胚乳并具纵肋。,鸣鸠拂其羽,布谷鸟:布谷鸟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 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戴胜降于桑,戴胜。头顶具凤冠状羽冠;嘴形细长,栖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缘、路边、河谷、农田、草地、村屯和果园等开阔地方,尤其以林缘耕地生境较为常

3、见。以虫类为食,在树上的洞内做窝。性活泼,喜开阔潮湿地面,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有警情时冠羽立起,起飞后松懈下来。每年5、6月份繁殖,选择天然树洞和啄木鸟凿空的蛀树孔里营巢产卵,有时也建窝在岩石缝隙、堤岸洼坑、断墙残垣的窟窿中。每窝产卵59枚。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非地区,在中国有广泛分布。是以色列国鸟,桑,桑科桑属 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极强。 原产中国中部,已在中国南北各地广泛栽培,尤以长江中下游各地为多。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自然观察,在校园中观察并记录青苔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