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420660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5.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精品)(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2.1 信息素养的概念 2.2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 2.3 课堂教学方法 2.4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 2.5 信息技术教师发展,2.1.1 信息素养的概念,1970年,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现代人面临的各种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变化加快、人口增长、科技进步、政治挑战、信息、闲暇、.,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资源环境破坏 亚马逊盆地滥伐森林 可能变成二氧化碳释放源 全球每年新增7500万人人口过剩比天灾危害大(图),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粮食问题:气候、环境、人口共同作用 教育与就业问题:我国文盲人口居世界第二位(越穷越生,

2、越生越穷),教育规模却居世界之首(资源有限,教育水平低下)。 社会治安问题 相关链接1,2,2.1.1 信息素养的概念,1970年,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现代人面临的各种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变化加快、人口增长、科技进步、政治挑战、信息、闲暇、. 终身学习、学会学习达成该目标最重要的素质“信息素养”。,1974年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泽考斯基,信息素养是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例如:你使用搜索引擎的水平如何?,1974年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泽考斯基,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信息素

3、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图书检索技能。,测测你使用搜索引擎的能力,如何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网页标题中? 如何把搜索范围限定在特定站点中? 如何把搜索范围限定在url链接中? 如何让搜索的关键词不被分拆?如输入-湖南科技大学,得到的结果有“湖南地区最新加入大学群-群168 ” 相关链接,Doyle 1992 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式,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

4、程中使用信息。,信息素养,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8年制定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Be sure you understand the problem. 确切地了解探究的问题任务定义 Identify sources of information. 确认信息资源信息搜索策略 Ga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获取相关信息定位和搜索 Select a solution. 选择一个答案运用信息 Integrate the ideas into a product. 把观点整合到作品中综合 eXamine the result. 检查结果评价,口诀

5、:定任务、定策略、取资料、选方案、能综合、会评价,Big6 案例,任务1:什么是big6? 任务1:历史中的女数学家。,信息素养,你对信息素养是如何理解的? 案例:,李克东 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 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桑新民 第一层次:驾驭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能力 第三层次: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界说李艺,1、技术学:信息处理能力(技术路线、基础)2、心理学:信息问题解决(学习与生活、关键)3、社会学:信息交流 (生态式教育观、根本)4、文化学: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导向)信息技术教育生态环境的建立

6、:要根据信息素养的结构,打通信息技术课程的内部关系,建立内生态;在其它课程渗透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整合起来,建立外生态;把个人与社会、学习与生活整合起来,内外结合形成良性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信息素养详解,信息素养详解-知识,符号:能建立信息技术基本符号与其代表的意义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概念:能描述和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相似概念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关键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事实:能描述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事实;能描述和举例说明有关事实的特点和联系,信息素养详解-技术,思想:能描述和举例说明支撑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些重要思想和理念; 原理:能描述和举例说明有关信息

7、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利用基本原理解释、推理与预测有关的现象和结果; 操作:能进行信息设备与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能掌握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基本技能; 方法:能描述和理解信息技术的技术方法与思想的共性和规律,善于发掘技术应用的价值,适应、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并成为推动者;能够将信息技术能力迁移于后继的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信息素养详解-人际互动,表达:乐于同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能用适当的方式适时、主动、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 交流:富有交流意识,合理分享他人观点和思想;能根据情境和条件采用恰当的技术工具、交流方式和表达策略与他人交流;善于激发、倾听、理解和包容他人意见,和

8、谐、理性地进行讨论;能辩证地吸收他人观点和思想,进行信息的创新; 合作:富有合作精神,乐于与他人合作;能够利用恰当的工具和途径参与合作;能够灵活运用倾听、理解、说服、妥协等技巧协调与组织合作活动,完成合作任务。,发现问题:具有问题意识和洞察力,能够从日常学习生活的一般现象、常理、权威观点中发现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能够确定问题的结构化程度,根据条件确定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确定方案:能确定信息需求,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选择、准备或创设合适的工具和条件; 解决问题:实施并完成问题的解决。,信息素养详解-问题解决,要素评价:能对信息、技术、技能、方法等要素做出客观

9、的评价。 过程评价:能客观地进行过程中的评价以及过程的总结性评价。 个性化评价:能理解和客观认识多元价值取向,形成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调整控制:富有反省、评价和调控意识,能根据反省和评价结论重新认识活动要素,调整和驾驭活动过程。,信息素养详解-评价调控,身心健康:能辩证认识和积极面对信息技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后果,能客观、积极地看待竞争关系、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的成败得失,有意识地进行信息环境下的身体保健,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 信息意识:能认识到信息及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使用信息

10、技术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意识和态度;能形成更为开放的视野,具有勇于推介自己、合理争取与广泛利用国际国内各种相关资源的意识。 作品欣赏:能正确认识信息产品和信息环境的陶冶功能,在提高信息作品欣赏水平和恰当使用娱乐产品的基础上愉悦心情和陶冶情操。 行为规范:能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价值内化:能内化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健康行为习惯,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素养详解-情感态度与价值,2.1.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 就是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计算机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区

11、别? 获得这样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 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认知阶段: 计算机文化论 计算机工具论 信息文化观,2.1.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三阶段:计算机文化观计算机工具论信息文化观 第一阶段:计算机文化观 1981年,伊尔肖夫:“程序设计是第二文化”。(阅读和写作是第一文化) 1978年-80年代,中国大学里的Basic语言教学,2.1.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三阶段:计算机文化观计算机工具论信息文化观 第一阶段:计算机文化观 阶段分析 认识上的误区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2.1.2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第二阶段:计算机工具论 1985年,在美国举

12、行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WCCE85)上,大会主题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使用;在计算机教育中要适当结合各门教学课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Apple,80年代的苹果机,第二阶段:计算机工具论,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名称和文件中 1984年,成立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 1994年,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执行),第二阶段:计算机工具论(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末),在“工具观”的影响下,计算机课程内容发生变化,1994年普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使用 软件:字处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

13、Basic、Logo 计算机的应用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阶段分析:培养将计算机作为工具的应用能力,第三阶段:信息文化(素养)观(1999年-),第三阶段:信息文化(素养)观 人们终于认识到“计算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信息处理、信息传播工具,应该使学生有一种使用信息工具来帮助自己进行脑力劳动的意识,同时应该培养学生使用这些工具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时间:90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的繁荣。,第三阶段:信息文化(素养)观(1999年-),信息技术课程的变化 观念的改变导致课程内容的改变 课程目标定位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合作与协商、伦理道德等问题。着眼于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定位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

14、升。 高中信息技术,世界范围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美国、新加坡 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国际发展趋势及启示,国际趋势:(相关链接) 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学科教学中 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情景化教学、基于资源的教学等。) 对我国的启示(见P10 ) 早期:计算机专业人员从事教学,强调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强调“信息素养”(2003年正式提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回顾,相关链接1,2 存在的问题: 发展不均衡: 发达地区VS欠发达地区(设备、师资力量、学生) 认识上的欠缺:应用模式限于将信息技术简单地用于教学(相关链

15、接),2.2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2.2.1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制定标准的背景: 两个文件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制动纲要(执行),第一次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之中。 标准的体系:高中、义务教育阶段 高中:国家标准(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地方标准(江苏等) 初中: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部分省市有地方标准(江苏、上海),2.2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现状,2.2.2 教材建设及分析,来源:2003年,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建设问题,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内容的错误,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内容的错误国际足联官网中国丢了台湾 低级错

16、误何时休?,完整的中国地图,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导向错误 问题讨论:“是否要作一名有用的黑客” 有的教材甚至提供下载黑客软件的网站 教材雷同于某些软件的使用说明书 软件说明书 技术的讲解多于应用 例如:PS的学习,教材编写应该注意的问题,贯彻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 注意教材的科学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例如, 现在GUI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使用的常用方式,如果仍旧大量编排DOS的命令行方式, 显然是内容陈旧的表现。 符合学生的实际 兴趣、乡土特色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实践与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信息技术教材(超星),基础教育改革为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供宏观背景,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抓住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契机,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是沿着两条主线 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对该课程价值的认可程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信息技术作为基本工具和生活环境意义的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