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170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枚集外文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袁枚集外文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兼订正其两次湖楼诗会时间的误记王英志内容提要袁枚于嘉庆元年为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 所题二跋系集外文,提供了两次女弟子杭州湖楼诗会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与会女弟子的姓名与概况,从中可见清代中叶女子为诗风气之一般, 自有其价值。但由于二图不是完全写实,于与会者或有意增减, 或无意健忘, 而且把两次诗会的时间记错,与其著作记述矛盾,使后人读图产生困惑,有一定误导作用。本文对二跋进行了考辨与考释。关键词 袁枚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前跋 后跋自拙编袁枚全集出版后,陆续有袁枚集外诗文发现。 这对于不断丰富、完善清代乾嘉诗坛盟主袁枚之著作无疑很有价值,但总的看来,数量较少

2、。笔者以前因各种原因,对搜集袁枚集外诗文未加用心, 近年则开始注意搜集,颇有收获。其中有些诗文不是在他人的诗文集中,而是在袁枚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发现。这方面以前人们不太注意, 其实大可挖掘, 因为袁枚留存的书法作品还是比较多的。 袁枚虽然不是著名书法家, 他对自己的书法也评价不高,如其与西崖书中所云: “枚幼而失学,到老握笔,如书生骑马,意态全非,自分此事终身作门外汉矣。”但又曾云:“余幼不习书,每有著作请人代笔,海内所知也。不料年登大堂, 眼昏手战而索亲笔者如云。 ”( 手迹)可见由于其在乾嘉诗坛的盟主地位与“山中宰相”的人脉,请他挥毫题诗作文者甚多,部分笔墨后来并未收入其诗文集,这就给后人留

3、下辑佚的余地。下面所选袁枚的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 二跋手迹, 原字体为袁枚擅长的楷书。笔者对其进行了校点,并作考辨与考释。前跋乾隆壬子三月,余寓西湖宝石山庄,一时吴会女弟子,各以诗来受业。旋属尤、汪二君为写图布景,而余为志姓名于后,以当陶贞白“真灵位业”之图。其在柳下姊妹偕行者,湖楼主人孙令宜臬使之二女云凤、云鹤也。正坐抚琴者,乙卯经魁孙原湘之妻席佩兰也。 其旁侧坐者, 相国徐文穆公之女孙裕馨也。手折兰者,皖江巡抚汪又新之女缵祖也。执笔题芭蕉者,汪秋御明经之女妽也。稚女倚其肩而立者, 吴江李宁人臬使之外孙女严蕊珠也。凭几拈毫若有所思者, 松江廖古檀明府之女云锦也。 把卷对坐者,太仓孝子金瑚之

4、室张玉珍也。 隅坐于几旁者,虞山屈宛仙也。倚竹而立者,蒋少司农戟门公之女孙心宝也。执团扇者,姓金名逸,字纤纤,吴下陈竹士秀才之妻也。持钓竿而山遮其身者,京江鲍雅堂之妹,名之蕙、字芷香,张可斋诗人之室也。十三人外,侍老人侧而携其儿者,吾家侄妇戴兰英也,儿名恩官。诸人各有诗集,现付梓人。嘉庆元年二月花朝日,随园老人书,时年八十有一。后跋乙卯春,余再到湖楼, 重修诗会,不料徐、金二女都已仙去, 为凄然者久之。幸问字者又来三人,前次画图不能羼入,乃托老友崔君,为补小幅于后,皆就其家写真而得。其手折桃花者,刘霞裳秀才之室曹次卿也。其飘带佩兰而立者,句曲女史骆绮兰也。 披红襜褕而与之言者, 福建方伯玙沙先

5、生之季女钱林也。皆工吟咏。绮兰有听秋轩诗集行世,余为之序。清明前三日,袁枚再书。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长卷,作于乾隆末期。原作未见,今见民国十八年(1929) 上海神州国光社版长卷, 署“清娄东尤诏写照、 海阳汪恭制图” 。尤诏,清乾隆、嘉庆间人,字伯宣,号柏轩,吴中著名画家,原籍娄东( 今江苏太仓,属苏州 ) 。汪恭,清乾、嘉间人,字恭寿,号竹坪,安徽休宁海阳镇人,侨寓毗陵(今江苏常州 ) ,尝居吴门 (今江苏苏州 ) ,书画家。袁枚与女弟子首次湖楼诗会后乃请尤、汪合写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补小幅者崔君未详。此图系王文治题签,题后有小字“随园前辈命题首,后学王文治”。王文治(1730-1802

6、) ,号梦楼, 字禹卿,江苏丹徒 (今镇江 ) 人。 著名书法家与文学家。 乾隆二十五年 (1760)探花,官至翰林院编修、侍读,后又任云南姚安知府,罢归,遂绝意仕途。与袁枚交谊深厚, 参加了第二次随园女弟子杭州湖楼诗会。图后有袁枚亲笔书写的前后二跋,还附录清嘉庆至咸丰年间的文人题咏。袁枚二跋为清人陈康祺随笔 郎潜纪闻二笔卷二所录,题名为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有中华书局1984年版校点本。以袁枚手迹与校点本郎潜纪闻二笔所录对校,后跋两者完全相同,前跋则后者有错误或异文: “吴会女弟子”误为“吴会之弟子” , “尤、汪二君”误为“尤、江二君”; “真灵位业之图”少“位业”二字, “各有诗集”

7、少“集”字,“花朝日”少“日”字。应以袁枚手迹为准。但袁枚写于去世前一年即嘉庆元年(1796) 的二跋手迹所回忆两次湖楼诗会的时间却值得怀疑,因为其与袁枚及有关女弟子诗文中所记载的时间大相径庭: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庚戌春,扫墓杭州,女弟子孙碧梧邀女士十三人,大会于湖楼,各以书画为贽。余设二席以待之。”袁枚庚戌年作庚戌春暮寓西湖孙氏宝石山庄临行赋诗纪事十二首其十一:“红妆也爱鲁灵光,问字争来宝石庄。压倒三千桃李树,星娥月姊在门墙。(女公子张秉彝、徐裕馨、汪妽等十三人以诗受业,大会于湖楼。)”孙云凤湖楼送别序 : “吾随园夫子 , 庚戌四月十三日,因停扫墓之车,遂启传经之帐。凤等抠衣负笈,问字登

8、堂。一束之礼未修,万顷之波在望。畅幽情于觞咏,雅会耆英;作后学之津梁, 不遗闺阁。持符招客,女弟子代使者之劳;置酒歌风,武夷君作幔亭之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壬子春,余在西湖, 招女弟子七人作诗会。”袁枚壬子年作到杭州二首其二: “, 感旧空吟潘岳赋,传经又画伏生图。宋家姊妹多才思,争把新诗质老夫。( 谓碧梧姊妹。 ) ”孙云凤随园先生再游天台归,招集湖楼送别,分得“归”字:“先生矍铄世应稀,又向湖楼设讲帏。乡井几回扶杖到,天台两度看山归。羲之虚席推前辈,(王梦楼年伯,呼先生为前辈。 ) 坡老留船泛夕晖。更指林峦约来岁,桂花风里好抠衣。”孙云鹤随园先生再游天台归, 招集湖楼送别, 分得“临

9、”字亦有云:“斯楼曾宴集,此日复登临。 (庚戌先生来杭,亦以是日宴于此楼。) 浮荇涵芳沼,余花缀绿阴。旧游还历历,弟子更森森。( 潘、钱两女史新受业。 ) 讲席奇方问,离筵酒又斟。教人歌折柳,看客写来禽。(时梦楼年伯在座作书。 ) ”袁枚乙卯年作五月二十一日还山留别苏杭亲友三首其二:“二老三仙酒一卮, ( 香岩廉使,云凤、云鹤,玉如王夫人。) 全家送别话依依。”以上资料都足以证明第一次湖楼诗会其实是在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 春,当时袁枚回乡扫墓, 借此机会招集十余位女弟子举办了湖楼诗会。其与前跋所谓乾隆壬子年的记载完全一致。 第二次是在乾隆壬子 ( 五十七年, 1792)春,此年袁枚有重

10、游天台之行,回来时经杭州,乃再办湖楼诗会,但女弟子仅七人,有四人为新弟子。与后跋所谓乾隆乙卯年 (1795) 的记载亦基本相同。 而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 ,袁枚虽然到过杭州, 但其诗文并无第三次湖楼诗会的记载,女弟子亦无类似记载。此年到杭州袁枚只是与孙令宜全家有过饯别之宴。请业图二跋时间之错,没有其他解释,只能归咎于八十一岁老人的记忆力出了问题,如其所云“师丹之老而善忘也”。袁枚记忆出错在随园诗话与诗文集里也时有发生,不足为奇。如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五寄怀前杭州太守明希哲先生是回忆第二次湖楼诗会之作,其中自注云:“诗会中,相公徐文穆公女孙、钱玙沙方伯女孙、臬使二女俱在焉。”后跋明明称第二次

11、诗会“徐( 裕馨) 、金( 逸) 二女都已仙去”,考徐裕馨于第一次湖楼诗会翌年(1791) 已故;但诗注却又让她死而复生,显然是误记了。两次湖楼诗会都在袁枚寓居的西湖宝石山庄湖楼。湖楼主人孙令宜为袁枚世交。孙令宜,名孙嘉乐 (1733-1800) ,字令宜,号香岩。仁和 ( 今浙江杭州 ) 人。历任云南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当时已退休在杭州。 前跋之陶贞白,即陶宏景 (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 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炼丹家。齐时官至奉朝请,后去官,隐居句曲山,上清经之重要传人, 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 有 “山中宰相”之称。 梁书

12、处士传有传。其所著真灵位业图,是我国道教最早、最系统的神仙谱系。此处是亦有“山中宰相”之称的袁枚以陶贞白自喻,又以真灵位业图喻其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有抬高请业图身价之意。据此图前跋所记乾隆庚戌湖楼诗会之十三女弟子,指孙云凤、 孙云鹤、席佩兰、徐裕馨、汪缵祖、汪妽、严蕊珠、廖云锦、张玉珍、屈宛仙、蒋心宝、金逸、鲍之蕙,另附袁枚侄妇戴兰英。乾隆壬子诗会七人:后跋提及新弟子三人,为曹次卿、骆绮兰、钱林,其实还有新弟子潘素心 (即上引云鹤诗自注提及的 “潘”) ;另外有云凤、云鹤,上引二人诗可证,还有一位可能是孙令宜之妾王玉如,亦工诗。诸人多为袁枚苏杭地区女弟子的重要成员。但图并非完全写实。如席佩兰

13、、金逸等并未与会而入图, 而上引袁枚诗自注提及参加第一次湖楼诗会的张秉彝却被排除, 参加第二次湖楼诗会的潘素心也未入图。这里有的是袁枚记忆力差所致,有的则是有意为之。下面对诸女弟子略作考述。一、第一次湖楼诗会女弟子湖楼主人之女孙云风、孙云鹤姊妹。孙云凤(1764-1814) ,字碧梧,仁和 (今杭州) 人。嫁诸生程庭懋。云凤自幼聪颖,喜吟咏。乾隆四十四年(1779) 袁枚曾作留别杭州故人四首,十年后云凤作和随园夫子留别杭州四首,托人转呈袁枚, 内有“安得讲筵为弟子, 名山随处执吟鞭” 之句,欲拜袁枚为师。袁枚对其和诗大加赞赏,乃亲笔回信,一方面谦称:“为他人之师尚且不敢,况为才女之师乎!”一方

14、面又坦然接纳:“然伏生老去,正想传经;刘尹衰颓,与谁共酒?以故莞尔而笑,居之不疑。”(11) 可知乾隆五十四年 (1789) ,云凤已投在袁枚门下。云凤颇为之欣然:“我是门墙听讲人,残膏剩馥沾多少?”(12)袁枚有二闺秀诗: “扫眉才子少,吾得二贤难。鹫岭孙云凤,虞山席佩兰。”(13) 袁枚编随园女弟子诗选以席佩兰排第一,孙云凤排第二。皆可见孙云凤在女弟子中仅次于席佩兰的重要地位。云凤有湖楼送别序 、 湖楼请业图序(14) ,可证其确实与会。原有湘筠馆诗,今已难见。云鹤( ?-1816) ,字兰友,一字仙品。嫁县丞金玮。第二次湖楼诗会后所作随园先生再游天台,招集湖楼,送别分韵得“临”字诗云:“

15、从学三年久,论交四世深。”(15)可知其于乾隆五十四年与云凤一起拜袁枚为师。“论交四世深”,是指袁枚“年十四与其 (按,云凤姊妹 ) 曾祖讳陈典者同赴己酉科试” (16) 。袁枚誉孙氏姊妹为“扫眉才子两琼枝” (17) 。云鹤才情不让乃姐, 但更侧重于填词, 有春草阁、房侣松轩二词集。席佩兰,字韵芬,一字道华,号浣云,昭文( 今江苏常熟 )人,清乾、嘉年间在世。袁枚大弟子孙原湘 ( 乾隆六十年乙卯秋闱第二名)之妻。席佩兰为袁枚第一女弟子,单学傅海虞诗话所谓“随园以之冠女弟子”。袁枚“与严蕊珠、金逸、席佩兰为最契, 先生( 袁枚)称为闺中三大知己 ”,而对席佩兰更偏爱,乃有“诗冠本朝” ( 佩兰

16、诗题中语 )的过誉之评, 故随园女弟子诗选 排名第一。袁枚曾为席佩兰长真阁集题词,长真阁集于嘉庆十七年(1812) 刊刻时席佩兰作为序言弁首。题词云:“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似此诗才,不独闺阁中罕有其俪也。”评价极高。但袁枚与席佩兰初次相见于乾隆五十九年 (1794) 春,已是第二次湖楼诗会之后两年, 所以席佩兰不可能参加两届湖楼诗会。 但请业图是嘉庆元年 (1796) 所绘,可以补入。 由此可知请业图并非写完全写实。 乃是袁枚借题发挥,标榜其吸收闺秀为诗弟子的风气而已。徐裕馨 (1765-1791) ,字兰韫,钱塘 ( 今浙江杭州 ) 人。大学士徐本孙女,庠生程焕妻。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云:“徐裕馨,相国徐文穆公之孙女也。画法南田,诗吟中、晚。即景云:, ”有兰韫诗草。汪缵祖,字嗣徽,号蕉雨轩。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清乾、嘉年间在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