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6071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城教学设计-简化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城教学设计郭慧一、教学目标:1. 能熟练的认读 16个生字,会按笔顺写“旋、隔、魄”等13 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屯兵、堡垒、呼应、凝结、气魄雄伟、工程”等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伟大气势。结合课文的学习理解“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3.能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本文的观察顺序及作者为了说明长城的特点采用的方法。结合资料理解内容,学习阅读这种历史厚重感强的文章的方法。4.结合课文的学习,了解长城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激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结合资料理

2、解内容,学习阅读这种历史厚重感强的文章的方法。2. 有感情的朗读作者的联想和感叹。教学难点:了解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三、教学过程:一看图片初步了解世界遗产,明了单元教学内容。同学们,我们再学第几单元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出示:世界遗产)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一个世界遗产委员会,他们的任务是保护那些值得全世界去保护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一旦他们确认了某处世界遗产, 就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如今我国已有 50 处世界遗产,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知道中国有这么多世界遗产,你是什么心情?好,本单元我们就走进中国的世界

3、遗产好好了解。下面我们首先走进长城 。板书课题。齐读。二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总结:像这样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连成一段话总结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我们读文章是最常用的方法,叫连接段意法。并总结出本文的观察顺序。小结:无论是观察大的事物还是小的事物都必须有顺序,有顺序才会给人思路清晰的感觉(板书:顺序清晰)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要求: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2. 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画出表示作者观察位置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学生

4、回答,板书(远看长长城脚下高大坚固站在长城上想)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成一段话说说吗?学生回答。总结:像这样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成一段话总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叫连接段意法,是我们读文章时最常用的方法了。同学们再看板书,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长城的?学生回答(板书从远到近)小结:是的,作者就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先写自己看到的长城,再写自己想到的内容,使得文章顺序清晰,条理清楚,这就叫有顺序,有条理。以后,我们写文章也应该像作者这样按一定顺序写,做到顺序清晰,条理清楚,方便别人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我们的想法。(板书:有顺序有条理)。三出示重点词语“蜿蜒盘旋、高大坚固

5、、垛子、瞭望口、城台”等,以词带句,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故事传说等了解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魅力,体会“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词语可以读好吗?1. 出示崇山峻岭蜿蜒盘旋一万三千多里谁来读一读。把这几个词放到句子中能读好吗?出示句子。(1)理解崇山峻岭的意思吗?崇:高; 峻: 山高而陡。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高大陡峻的山岭。看看图认识一下什么叫“崇、峻”,这就是。小结: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了。(2)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动物?是的,蜿蜒的本来意思就是龙蛇曲折爬行的样子。 (看图)你对比

6、一下这两幅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是啊,正因为长城顺着山势起起伏伏,弯弯曲曲地盘旋在高大险峻的山上,和龙蛇爬行的样子非常相似,所以文中就用了(齐说:蜿蜒盘旋)(3)引读:是的,长城顺着山势起起伏伏, 弯弯曲曲地盘旋在高大险峻的山上,正如一条长龙(齐读: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远远地望去,长城就像一条长龙(齐读: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4)过渡:这儿作者把长城形象的比作长龙,让我们领略了长城长的雄伟。这里还有一个数字清楚地展示了长城的长,一起说(一万三千多里)(地图出示)长城自从春秋时代开始修筑,一直到明朝末年结束修筑,一直修了 2000 多年。两千多年的修筑, 使长城横贯中国北部。 它东起山

7、海关, 西至嘉峪关,中间经过了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长达一万三千多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建筑。听到这些你想说点什么?(5)齐读: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示我们的激动心情吧。(6)长城这么雄伟壮观!因此,作者说,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小结:像这样充分运用图片资料和想象,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句子了。2. 出示:高大坚固并行让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大声读读。出示:“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读完这些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到高大坚固,老师这儿有一段资料,出示“长城城墙高平均7.8 米,有些地段高

8、达 14 米。顶宽 7.8 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在崇山峻岭之间矗立了2600多年。 ”读完这两条资料,你想说点什么?过渡:同学们读到这部分时,在预习单上提出了很多疑问,我归纳一下有这样几个,出示: (学生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课本上有答案,需要同学们认真读一下书去寻找答案,有的需要联系资料,让我们看几段资料。出示“糯米浆和泥”“冰道运石” “石灰的发现”,了解了这些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故事或传说,你想说什么?还有的同学们问,修长城死过人吗?死过多少?谁知道,可用你知道的故事或传说的名字来说明。现在,你又想说什么?这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生命和智慧换来的

9、啊。因此,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就(齐读:)作者说, “”这个“多少”是多少?这个“才”又看出什么?是啊,长城凝聚着这么多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造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啊。因此作者说,(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小结:像这样充分利用传说、故事、历史文字资料来帮助读懂文章的方法,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自觉运用的方法。3. 出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放到句子中,自己读一读。这个句子中有个生字“隔”,让我们看看这个生字哪儿容易出错。示范写,学生在生字表下面写。写好了这个生字, 让我们再回到句子中。 让我们看看图, 了解一下长城的构造。(出示)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10、“垛子是用来防身的,敌人放箭、放炮的时候士兵站在垛子后躲避。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是士兵向远方瞭望敌情的。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这样可以保证战士既射击敌人又保护自己的安全。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 遇有敌情发生, 就白天放烟(烽) ,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 来敌 500人左右;举三烟鸣三炮表示1000 人以上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传达到皇帝那儿。”知道了这些,你觉得长城设计的怎样?长城设计得多巧妙啊,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因此,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

11、扶着墙上的条石,就(齐读:)这是作者站在长城上看着长城的构造产生的联想,当你看到这段文字中 (出示:“瞭望” 、 “屯兵” 、 “堡垒” 、 “射击” 、 “打仗”等字眼儿时,你又会想到谁呢?)你能不能用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的想象。站在长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的想起那些坚守边关的将士们,() 。这就是我们英雄的将士,这就是我们伟大的长城,辽阔的中国大地几千年来就靠这些热血男儿,这些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保卫着,因此,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精神象征, 这种精神在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象中国这么强烈,因此,作者说,(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小结:像这样走进历史再来回读文章

12、,可以使我们对文章要表达的感情体会得更深入。四 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从今人眼中领略长城的无穷魅力。正是因为长城的伟大,所以每一个来到长城的人都不由得跪倒在他的脚下,对他顶礼膜拜。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来到长城的人的感叹吧。齐读。出示: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总理拉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个伟大的长城!美国总统尼克松五与资料袋联系,与语文园地“宽带网”联系,将对世界遗产的认识拓展到更大范围,进一步感受我国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今天,我们感受了长城的巨大魅力。中华大地上像长城这样闪射着灿烂光芒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我们课后的资料袋中就列出了很多(出示资料袋) 。让我们用课下时间,去搜集长城或者其他世界遗产的文章、资料、图片、故事传说、诗词名言,感受这些世界遗产的魅力。出示(语文园地宽带网)也可以以一名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长城。板书设计:长城远近长城上有顺序看看想有条理长高大坚固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奇迹分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