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4996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选修3-4期末复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物理选修综合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 a 、b、c、d、e 五个单摆,让a 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开始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 摆相同B各摆的振幅大小不同,c 摆的振幅最大C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c 摆的周期最长D各摆均做自由振动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5N ,方向指向x 轴的负方向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 轴的正方向C在 04s 内振子作了1.75 次全振动D在 04s 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 在

2、波的传播方向上,距离一定的P与 Q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情况,如图A、B 、C、D所示。已知这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均向右传播,则质点P能首先达到波谷的是(). 在双缝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P 点的距离之差d=0.6 m.若分别用频率为f1=5.0 1014 Hz和频率为 f2=7.51014 Hz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是A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明条纹B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明条纹C用频率为f1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D用频率为f2的单色光照射时,P点出现暗条纹如图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竖直面内,它左方有较大的光屏P,一光束 SA总是射向

3、圆心O ,在光束SA绕圆心 O逆时针转动过程中,在P上先看到七色光带,然后各色光陆续消失,则此七色光带从下到上的排列顺序以及最早消失的光是()A红光紫光,红光 B紫光红光,红光C红光紫光,紫光 D紫光红光,紫光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 BC传播, 并于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且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 已知C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束光在玻璃球中传播频率越来越小B、此激光束在玻璃球中穿越的时间 CRt3( 其中 c 为真空中的速度) C、改变入射角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

4、在玻璃球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D、图中的激光束的入射角45一架低空飞行,从远处水平匀速地飞至某同学头顶上空,若飞机振动的频率始终不变,从听到声音开始至飞机飞至该同学头顶上空时刻前,他听到的飞机声音的音调()A、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单调相同B、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单调低C、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调高D、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但音调逐渐降低,越来越接近飞机发出的声音音调右图中,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内,有一直径略小于环口径的带正电的小球,正以速率 v0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若在此空间突然加上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的变化磁场,设小球运动

5、过程中的电量不变,那么 ()A小球对玻璃环的压力不断增大B小球受到的磁场力不断增大C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做减速运动,过一段时间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加速运动D磁场力一直对小球不做功9、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C、在玻璃中传播时,玻璃对其折射率较大 D、其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1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到光屏上的P 点的距离之差mx6.0,若分别用频率为HzfHzf14 214 1105 .7100 .5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则 P点出现明

6、、 暗条纹的情况是 ( ) A、用频率1f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B、用频率2f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C、用频率2f的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条纹 D、用频率1f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11、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射到棱镜界面BC 上,棱镜的折射率为2,这条光线离开棱镜时与界面夹角为()A、30B 、45 C 、60D、9012、老师为演示简谐横波的形成过程,挑了30 位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操场上排成一排,相邻同学间间隔 0.5m,然后从排头的同学开始,周期性地做蹲下、站起的动作,后面同学比前面的同v学迟 0.5s 开始运动,并一个一个依次向后传,每位同学完成一次蹲下、站起的动作用时4

7、s,则()A、为使模拟较为成功,同学应尽量匀速地蹲下、站起B、从第一位同学开始到“波”传到最后一位同学用时15s C、该“波”波长为4m D、第 1 位同学与第4 位同学的动作总是相反二填空题:13一台收音机,把它的调谐电路中的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然收不到某一较高频率的电台信号。要想收到该电台信号,应该_(增大还是减小)电感线圈的匝数。14右边两图中电容器的电容都是C=410-6F,电感都是L=9104H,左图中电键K先接 a,充电结束后将K扳到 b;右图中电键K先闭合,稳定后断开。两图中LC回路开始电磁振荡t=3.14 104s 时刻, C 1的上极板正在_电(充电还是放

8、电), 带_电(正电还是负电) ;L2中的电流方向向_( 左还是右 ) ,磁场能正在 _(增大还是减小) 。15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 时刻(开始计时)的波形图,已知在t=1s 时,B点第三次达到波峰(在1s 内 B点有三次达到波峰)。则:周期为 _ 波速为 _; D点起振的方向为_;在 t=_s 时刻,此波传到D点;在 t=_s 和 t=_s 时 D点分别首次达到波峰和波谷;在t=_s 和 t=_s 时 D 点分别第二次达到波峰和波谷。16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是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 M 、N之间,并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中是

9、向下的。则:波源是_;P质点的起振方向为_;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_。三、计算题(本题4 小题,共38 分)7某防空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f=3 103MH Z, 屏幕上尖形波显示,从发射到接受经历时间t=0.4ms ,那么被监视的目标到雷达的距离为多少千米?该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少米?8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 20 cm. 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 经过 0.5 s ,振子首次到达C点. 求(1)振动的周期和频率;(2)振子在5 s 内通过的路程及位移大小;(3)振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 4 cm 处 P点的加速度大小的比

10、值. 9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 时的波 形图象。求:波传播的可能距离可能的周期(频率)可能的波速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若 0.2s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20. 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30 , C90 ,BCL,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3。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平行于AB 从 M 点射入棱镜, AML,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真空中光速为c。(1)作出光线通过棱镜的光路图,并通过计算说明作图依据;(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是多大?14 题C1L2 C2 4 x/my 0 q,i O 5T/6 高二物理

11、 3-4 综合复习题答案解析1AB解析:a摆做的是自由振动,周期就等于a摆的固有周期,其余各摆均做受迫振动,所以振动周期均与a摆相同。 c摆与a摆的摆长相同,所以c摆所受驱动力的频率与其固有频率相等,这样c摆产生共振,故c摆的振幅最大。此题正确答案为A、B。 AB 解析:由图可知A在t轴上方,位移x=0.25cm,所以弹力F= - kx = -5N ,即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选项A正确;由图可知过A点作图线的切线,该切线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90, 切线斜率为正值, 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选项 B正确由图可看出,t=0、t=4s 时刻振子的位移都是最大,且都在t轴的

12、上方,在04s 内完成两次全振动,选项C错误由于t=0 时刻和t=4s 时刻振子都在最大位移处,所以在04s 内振子的位移为零,又由于振幅为0.5cm,在 04s 内振子完成了2 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240.50cm=4cm ,故选项D错误. 解析: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则波速v应相同。由T= /v得:TDTA=TBTC;再结合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得:C图中的P点首先达到波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缝干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根据波的叠加规律,P点出现条纹的情况决定于路程差d与波长的关系。由c=f知两种单色光的波长分别为:1=1fc=148105103m=0.

13、6 m 2=2fc=148105.7103m=0.4 m与d=0.6 m比较得:d=1= 23 2。答案: AD . 解析:紫光折射角最大,最下面的是紫光,紫光也最容易发生全反射,因此,紫光最先消失。答案: D 答案: B 答案: D 分析:因为玻璃环所处有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产生稳定的涡旋电场,对带正电的小球做功,由楞次定律,判断电场方向为顺时针,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做减速运动,过一段时间后,沿顺时针方向做加速运动。小球在水平面内沿轨迹半径方向受两个力:环的弹力N和磁场的洛仑兹力f ,而且两个力的矢量和始终提供向心力,考虑到小球速度大小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以及磁场强弱的变化,

14、弹力和洛仑兹力不一定始终在增大。洛仑兹力始终和运动方向垂直,所以磁场力不做功。正确为CD 。9、B 10、 AB 11 、BD 12 、C 二填空题:13解:调谐电路的频率和被接受电台的频率相同时,发生电谐振,才能收到电台信号。由公式 LCf 21可知,L、C越小,f越大。当调节C达不到目的时,肯定是L太大,所以应减小L,因此要减小匝数。4解:先由周期公式求出LCT2=1.2 104s, t=3.14 104s 时刻是开始振荡后的T65。再看与左图对应的q-t图象(以上极板带正电为正)和与右图对应的i-t图象(以LC回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图象都为余弦函数图象。在T 65时刻,从左图对应

15、的q-t图象看出,上极板正在充正电;从右图对应的i-t图象看出,L2中的电流向左,正在增大,所以磁场能正在增大。5解析:B点从t=0 时刻开始在经过t=2.5T=1s 第三次达到波峰,故周期T=0.4s. 由v=/T=10m/s. D点的起振方向与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在图示时刻,C点恰好开始起振,由波动方向可知C点起振方向向下。所以,D点起振方向也是向下。从图示状态开始计时:此波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等于波从C点传播到D需要的时间, 即:t= (454) /10=4.1s ;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等于A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即:t=(451) /10=4.4s;D点首次达到波谷的时间等于B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即:t=(453)/10=4.2s ;D点第二次达到波峰的时间等于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再加上一个周期,即:t=4.4 s+0.4s=4.8 s. D点第二次达到波谷的时间等于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再加上一个周期,即:t=4.2s+0.4s=4.6s. 6解析:由Q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波向左传播,N是波源。由M点的起振方向(向上)得P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振动从N点传播到M点需要 1T,传播到P点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