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栽培实用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84880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楠竹栽培实用技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1 楠竹栽培实用技术第一讲:楠竹育苗技术教学目的 :使学员掌握楠竹育苗及移栽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楠竹育苗及移栽技术教学过程 :(一)播种育苗1、 种子处理: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 一是浸种消毒:将种子 0.03%的高锰酸钾温水( 50左右)浸种 24小时,二是种子催芽:将砂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淋湿,再按3:1 的比例与种子混合,堆积在砖屋内加温催芽,温度可保持在1825,每两天喷一次水,至种胚露白点后筛出拌砂,再用清水洗,可提高发芽率57% 。2、选好圃地:密播育苗和容器育苗选立地条件好,交

2、通方便,靠近水源、移植方便的圃地或就在移分蘖苗的圃地之中。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山湾坡地或不浸水、不板结的稻田。3、整地播种:苗床整理:实生原苗培育苗床,一般67m2为一个大棚,播种 2030kg,苗床宽 1.5m,长 10m ,1 个大棚分 4 个小块,结合整地每个大棚施牛粪 2000kg。开好排水沟,床高20cm 。床上盖 3cm的黄心土,再盖3cm厚的潮泥砂,床面上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然后将已经催芽的种子播在床上。大棚盖膜,保持棚内温度20 度左右。容器育苗每m2苗床放袋子 400 个,苗床宽 1m ,长 1m左右。一般密播育苗67m2可分蘖移栽 2025239779511

3、.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2 亩幼苗。4、播种时间:无论是密播育苗或容器育苗,移栽均以11 月 10 日左右播种为最佳时间。 大棚温床育苗, 90 天左右可以移栽, 分蘖次数为 56 次,苗木产量高。(二)苗木管理1、分蘖苗移栽:整理圃地,开好排水沟,施足基肥,促进幼苗生长和分蘖,结合整地,每亩施牛粪40005000kg,并加入 10kg 过磷酸钙。床面平整不渍水,宽23m ,长 1520m 。2、密播和容器育苗管理:一是播种后要注意鼠、虫和蚯蚓危害,在苗床周围施放毒饵诱杀。二是防止烧苗,棚内土壤易干燥,每隔2 天要喷一次水,晴天气上午10 点后棚内温度达到25以上时要

4、及时揭开两头灌膜通风透气。三是施稀肥,一般待芽苗展叶34 片时,可结合浇水每周喷0.3%的尿素或复合肥 1 次。四是除草炼苗,芽苗展叶34 片时,白天应全部揭开薄膜进行炼苗。晚上或下大雨时要盖上薄膜。除草要注意除草、除小、除了。五是幼苗移栽, 大棚内播育苗和容器培苗的楠竹实生幼苗,通过3 个月的精心培育,在第一次分蘖已长出34 片叶时就可以移栽了。一般每亩移植30004000 小丛,每小丛 23 株,株行距 4040cm或 4030cm 。移栽一定要选择阴天或阴雨天,晴天移栽必须浇足定根水,每穴施0.1kg 复合肥或过磷酸钙。(三)分蘖苗栽后管理1、芽腐病防治:芽苗栽后每周喷1 次 0.5%的

5、波尔多液溶液,以防立枯病,或 0.3%的高锰酸钾溶液。2、分蘖苗栽后,要保持土壤疏松湿润,适量追肥培土。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3 3、分蘖期每分蘖1 次追肥培土 1 次,在第四次分蘖苗出土前有荫棚的可拆除荫棚。4、引鞭:保持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四)小结本讲(略)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4 第二讲:楠竹实生苗造林技术教学目的 :使学员掌握楠竹造林、抚育、病虫害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楠竹造林、抚育、病虫害技术教学过程 :(一)造林技术1、造林地选择:楠竹实生苗造林的立地条件,选择

6、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 1620,年降水量 10002000mm ,海拔 800m ,PH值 4.57.5 的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板页岩发育的红壤、黄红壤为宜,紫色页岩的山湾,土层深厚处也可以栽植。2、整地:采用全垦大穴整地,穴长、宽、深404050cm或 505050cm ,施足基肥。3、造林方法:一是起苗。竹苗出圃前剪去地上部分的三分之二。起苗时带少许泥土包装保湿备运。凡起出的苗必须在3 天内栽完。二是栽植。实生苗栽时解除包扎物。 1 年生实生苗按每自然丛35 株分苗,2 年生实生苗23 株,3 年生实生苗栽单株。将分好的苗放入穴内扶正,

7、然后取表土填入根蔸部周围,用锄头柄分层塞紧,使鞭根和土壤接触密切,再覆盖松土。切忌在鞭根上用力敲打和踩踏,以免损伤鞭根和芽。(二)幼林抚育管理一是松土除草。 1 年生实生苗造林,分蘖能力强,每年必须除草松土、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5 培蔸 3 次(每次分蘖 1 次抚育 1 次) 。第一次在 56 月分蘖发出第一批新竹时抚育培蔸。第二次在78 月上旬,分蘖发出第二批新竹,此时杂草种子尚未成熟,及时清除不仅有益当年,还可以减少来年杂草重生。第三次在8月下旬至 9 月中旬,分蘖长出第三批新竹时抚育培蔸。避免分蘖芽老化。若用 23 年生实生苗造林只需要抚育

8、2 次。二是施肥。用1 年生楠竹实生苗造林除施足基肥外,每年应施肥12 次。第一次应在1 次分蘖前夕,即4月底 5 月初结合松土每亩撒尿素10kg,施肥时注意不撒在叶面上和苗木基部,只撒施在根蔸周围。第2 次施肥可在 9 月底,结合第三次抚育时施入。此时正值鞭根孕育期,施肥可促进新鞭抽生和次春发笋,有利长新竹。三是间苗抚育。用 1 年生楠竹实生苗造林加速其成林成材,不断间苗是关键技术。实生苗造林分蘖能力强,发新竹多,每年冬天或春天结合挖取母竹进行间苗抚育,取小留大,分布均匀,连取34 年。每亩保留 400600 株。(三)病虫害防治1、年生实生苗造林前期预防立枯病,用0.3%的高锰酸钾和 0.

9、3%波尔多液喷洒基部,可防治病害。虫害危害在实生苗造林地未见发生过,但不可忽略防治。幼竹林危害一般是竹蝗。危害幼叶,甚至将竹林的全部竹叶吃光,新竹受害 1 次就枯死。防治方法:在大面积发生时,可在跳蝻上竹后,用溴氰菊脂油烟剂每亩3 克进行熏杀,也可用50% 尿素水加适量敌百虫药液或溴氰菊脂药液用容器盛好或撒于稻草上,在竹林中堆放诱杀,效果较好。竹笋夜蛾是危害竹笋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蛀食竹笋,被害竹笋变黄,内部腐烂,有特别的臭气。防治办法:结合松土,清除林内杂草,改善林内环境卫生。在竹笋出土前,可用敌百虫800 倍液喷洒林地,竹笋出土后,每隔1 周喷洒 1 次。239779511.doc 娄底

10、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6 (四)小结本讲(略)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7 第三讲:楠竹毛竹移栽技术教学目的 :使学员掌握毛竹移栽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楠竹掌握毛竹移栽技术教学过程 :(一)选择地点一是土壤酸性、微酸性、中性(PH值 5.5 7)肥沃、湿润但不积水、土层深层和不当风的荒山、荒地均可选作毛竹造林地。二是选择母竹,栽竹不同于栽树,不能指望母竹长大成材,而是造竹鞭伸展,靠芽发笋,靠笋长成竹。所以选母竹是通过竹株来选竹鞭。一般12 年生竹连接的竹鞭正处于壮龄阶段, 芽肥根健, 出笋能力强。 只要枝繁叶茂,

11、分枝较低, 无病虫害,离干基 1.3m 处的直径在 36cm的竹株都可以选作母竹。(二)挖掘和运输母竹母竹一般毛竹基部弯曲处的内侧便是竹鞭所在地。最下一盘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相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在离母竹蔸基40cm处挖土找鞭,然后按来鞭 3040cm 、 去鞭 5070cm的长度截断,并带土 1015kg 取出后用草绳包扎。(三)关键技术挖母竹时要注意“保护鞭根、鞭芽,不要摇晃竹干,以免松动和扭伤竹干与竹鞭相连接的螺丝钉” 。母竹挖起后,在留枝3 盘的上方锯断竹梢。并用塑膜包扎,以防竹干积水腐烂。 搬动和运输母竹时要轻提轻放, 盖草浇水,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

12、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8 减少摇晃,并做到快挖、快运、快栽。要尽量缩短母竹离土运输时间。(四)挖穴和栽植母竹栽竹要求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实(土),上松盖(土)。按照株行距 55m ,每亩栽竹 26 株的密度挖穴。穴长1m 、宽、深各 60cm 。并将表土、底土分别堆放。栽竹时,穴底先填表土20cm厚,放下母竹后解开草绳,并顺着竹蔸自然形状使来鞭去鞭舒展。不必强求竹干直立成形。竹蔸下部用土塞紧,上部略低于地面,自下而上分层填土塞紧竹蔸与竹蔸周围。有条件的地方,可先在竹鞭沿线撒施已腐熟的厩肥20kg 或饼肥 5kg 后再分层填土压实。近蔸处竹鞭要压紧,鞭两头要松,以利抽鞭发笋。压土时不要伤

13、害鞭根和鞭芽。在干旱天气和地点要浇水促活。植穴的上部要盖成馒头形,压实后再盖一层松土,并高出地面10cm为限。(五)小结本讲(略)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9 第四讲: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教学目的 :使学员掌握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楠竹掌握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教学过程 :(一)因地制宜垦复,保持土壤疏松土壤疏松,是促进侧芽早生快发,提高楠竹生产力的关键技术。劈山砍杂,培土施肥,套种绿肥,效果显著,比一般抚育管理每亩新竹增加4045% 。根据娄底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 可采取 “四深四副省长”枝术; 深翻 1520cm ,

14、浅翻 56cm ,因地制宜,泥土山宜深,石砾山可浅,土层深厚宜深,瘠薄山地宜浅,山麓山谷宜深,山腰坡地宜浅。(二)纯林结构,竹林整齐竹林混交,地下树根错综复杂,争夺养分,影响竹子质量。毛竹纯林比混交残次林出笋增加710% 。可采用“四改四留”技术;林相不齐,混齐不合理的,应砍去杂树,逐步改为纯林。林相整齐,混交合理可保留;山谷山麓土壤深厚,可改为纯林;山上部可保留混交通;经营水平高、有施肥条件的产竹区,可改为纯林;缺肥少劳工的区域可保留混交;交通方便的地区可改为纯林;边远高山可保留混交。(三)保持合理密度,提高竹林产量楠竹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立地越好,密度越大,叶面积指数越高,产量也越高。在丰

15、产技术上可采用 “三密三稀”, 土壤肥沃时密度可大一些 (300株/ 亩左右) ;新竹林,竹株小,宜稀( 155210株/ 亩) ;培育小径竹,宜密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10 (320 株/ 亩以上) ;培育大径直竹宜稀( 120150 株/ 亩) ;山麓、山谷宜密(260 株/ 亩以上) ;山坡上宜稀。另外,竹子过稀时应禁欲,立竹过密时应及时采伐。(四)科学采伐,调优结构老竹过多影响竹林产量,毛竹林青壮株多,产量质量越高。低产林改造要采用“四看四砍”技术,即一看密度,每亩90100 株以下的竹林封山禁砍,促成老少立竹均匀,休养生息;二看竹龄,砍去

16、7 年生以上老竹,按青壮竹四六留养 6 年生母竹;三看竹质,砍去弱、小、病竹,保留健壮竹;四看大小年,砍去大年竹,留养小年竹,从而逐步达到合理竹龄结构。(五)护笋保竹,提高产量和质量竹林要保护竹笋,也要适当疏笋,达到留笋长竹的目的,要采用“四挖四留养”技术,即挖出前期(立冬或冬至前)的冬笋(空穴),留养中后期(冬至后)冬笋,挖去初期及后期(春分前后5 天及雨水后 5 天)的春笋,留养盛期春笋;挖去退笋(随退随挖),随时挖去病虫害笋,留养小年笋和健壮笋(长笋)。(六)小结本讲(略)239779511.doc 娄底市娄星区双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电子教案11 第五讲: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教学目的 :使学员掌握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提高学员的科学种植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教学过程 :(一)全垦深翻施基肥深翻松土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培肥力条件。全垦深翻要注意清除三头(石头、竹蔸、树蔸)和老竹鞭,在深翻的基础上再施肥, 埋青。施肥深度 2030cm ,先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