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83902 上传时间:2018-09-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2010高三用ppt培训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概念解读,狭义上,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包括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 二、 三、 四、,背景,过程,结局,评价,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史实,思考大屏幕上的这三个问题。 1.为什么非要推翻清政府?(革命的必要性)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

2、人,为推翻已有的政权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革命的可能性) 3.那又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辛亥年?(革命的偶然性),背景,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发动本质暴露无遗。 2.革命的可能性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

3、等,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革命的可能性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创立地点,檀香山,长沙,上海,日本,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

4、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A、时间: B、地点: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E、主要领导人:F、机关刊物: G、性质:H、意义:,同盟会的建立,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有了统一的领导,1905年,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风雨如晦构想共和,(背景),1.革命的必要性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腐败无能,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革命的可能性 (1)经

5、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3.革命的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萍浏醴起义,1906,刘道一,第一次,失败,浙皖起义,1907,秋 瑾徐锡麟,失败,失败,失败,镇南关起义,1907,孙中山黄 兴,黄花岗起义,1911,孙中山黄 兴,影响最大,一系列起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材料五,保路运动,简介:,保路运动是因英、美、德、法四个帝国主义国家勾结清政府夺取

6、已准归商办的粤汉、川汉两路路权而激发起来的。借用外债修筑两路的谈判从1908年起已开始进行,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到1910年5月它们才达成借款协定。1911年4月清政府代表、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与四国公使议定了借款合同细节,等待各该国政府批准后就要正式签字了。 要批准这个出卖路权的合同,必须将商办铁路收归官办。于是,清政府在5月9日下达了“干路均归国有”的“上谕”,5月20日正式签字借款合同。 “干路国有”的消息传到四川,群情汹汹,要求抵制。,认识:,保路运动实质是反对清政府出卖修筑铁路的主权;,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 二、,背景,过程,(一

7、)爆发:武昌起义的时间、主力、领导、结果、影响 (二)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人物、地点、国旗、纪元、性质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目的、性质、意义,5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教材,找出以上相关要素,由同学讲解,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过程),(一)爆发: 时间: 主力: 领导: 结果: 影响:,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改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革命潜伏着危机。,共进会、文学社;,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过程),(二)高潮: 1.中华

8、民国成立 时间: 人物: 地点: 国旗: 纪元: 性质:,1912/,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组成、代表利益),五色旗,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五色旗,南 京,中华民国,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国号,国都,国旗,总统,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 况,时间,汉满蒙回藏,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过程),(二)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目的:性质:意义:,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9、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四: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二、武装起义创立共和,(过程),(二)高潮: 1.中华民国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目的: 性质: 意义:,主权在民、,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中国

10、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否定了封建专制;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局限性: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 二、 三、,背景,过程,结局,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三、,结局,A、清帝退位 B、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提出辞职 C、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1、过程:,原因:,原因:,维护在华利益,扶持袁世凯作为新代理人。,掌握清政府大权与北洋军,志在必得。,谋求政治地位,助袁掌权。,为推翻帝制,寄望于袁世凯 。,清帝退位诏书,时间:1912年2月12日,意义: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一、 二、 三、 四、,背景,过程,结局,评价,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四、,评价,讨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各自说明理由。(3分钟时间),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四、深入人心唱响共和,(评价),讨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各自说明理由。(3分钟时间),成功: (1)性质: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12、革命。 (2)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专题三 第2课 辛亥革命,四、,评价,积极性: (1)性质: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

13、的统治。 (3)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社会生活:移风易俗,局限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示:资产阶级共和道路在中国行不通,1、 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起义的团体是( )A、兴中会、华兴会 B、华兴会、文学社C、文学社、共进会 D、共进会、兴中会,练一练,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在20

14、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 (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C,A,D,4、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原因有 帝国主义破坏 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 B. C. D.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A,A,学以致用,5、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是中国历

15、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的临时大法 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 B. C. D.,D,学以致用,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是20世纪中国革命历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10年安徽卷)15.图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10年全国卷1)15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