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的呼吸与发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72381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曲的呼吸与发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歌曲的呼吸与发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歌曲的呼吸与发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歌曲的呼吸与发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歌曲的呼吸与发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歌曲的呼吸与发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曲的呼吸与发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关系1 引言本文一切从实际出发 , 加上自己在这几年的学习实践和查阅大量资料总结归纳,主要以歌唱的气息和发声之间相互相承的关系为主线,如何正确掌握气息的支点,初学者如何正确训练气息和把握气息为一大难点,歌唱发声时如何运用和控制气息,如何把握好气息和发声的关系,属本文的重点。文献综述在西欧歌唱艺术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很多优秀的声乐大师就对歌唱的气息与发声的关系提出过权威的见解,在西方音乐发展史第七章中提到20 世纪的声乐教学研究及流派的很多著名歌唱家关于歌唱气息与发声的关系; 其中威廉 莎士比亚歌唱艺术中说: “必须学会完善地控制呼吸和发声器,使之能下意识的运用自如,这样即使在最

2、大的演唱强度下也不会丝毫减损声音的表现力和集中程度。” ;他还认为:“声音的集中是歌唱中一切表情的基础,他要求学生不要盲目追求音量,而应该更多得注意声音的集中、声音的密度和气息的控制。 ”苔特拉齐尼在歌唱艺术一书中说到:“声音的音量是由气息来加以控制的。音量渐弱时,喉咙仍要保持打开,仅仅是减少气息的流量”。要像“吐丝般地发出声音,然后扩充音量,然后再逐步渐弱。这是歌唱中最美的效果之一。这全是以气息控制来完成的,如果这完成的很好,就意味着你已掌握流量学唱中最大的技巧困难”。吉利的学唱入门一书中指出: “呼吸要有弹性,当完成了下肋想两侧扩张,小腹微向内收的吸气动作后,腹部不能有任何僵硬和不舒服所谓

3、感觉,而只是具有弹性的柔韧的坚硬。”在我国唐代 , 段安节乐府杂录中就有“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 ; 氤氲自脐间出, 至喉及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 既得其术 , 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在我国传统声乐中也有“气为声之本 , 气乃音之帅”的说法 , 并强调“气催声发 , 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 发声必用气”的观点。由此可见, 呼吸对于歌唱的重要薛良在中国音乐 1996 年第 4 期歌唱中气息,发声,呼吸的关系中说呼吸是用具有动能的气息,去振动声带使之在歌唱是发声者的声带振动所形成的声波,通过声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关系2 音的管道和相关的器官内空隙, 产生的音响共振传导到歌唱者周围的空间。就室内来说,

4、声音所影响的范围是厅堂的空间,使这空间内的空气形成声音的波动,从而激荡着听众们耳腔内的空气造成音乐,据音波的通道中产生共鸣作用。在科学的发声机能状态中写到“声带因受到气息的震动而发出声音,我们的声带是两片,两声带越用力靠拢,挡气的作用越大,声带也越容易被呼气牵张。从另一方面来说,倘若声带维持在某一种靠拢状态,而在发音时加强呼气,则呼气越强,声带越被牵张,发的音就越高,(也就是说靠气息的吹动就行)肺部的空气由气管呼出,因震动喉部的声带而发声”等观点。根据国内外对歌唱的气息与发声的研究来看,说明良好的气息运用是美妙歌声的保证,一切声音表现技巧都与呼吸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每个学习声乐的人都应该学会正确

5、的呼吸方法,这是一切发声技巧的基础;气息是发声的原动力,没有气息,就不能发声,没有正确的控制气息的方法,就唱不好歌;一首歌曲的艺术处理,都与气息的运用和控制分不开,但这些不是自然的呼吸可以达到的,是有意识、有目的、带技巧的。良好的气息运用是美妙歌声的保证。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用多少气息才能有效发声,此外是什么才是美的音色。声乐中气息的运用是最基本的技巧,气息与声音的关系是声音好坏的首要前提;歌唱的气息与发声二者之间有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兼容性和平衡性。研究方法本论文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及前人写的相关文献;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与同学相互讨论;请教论文指导老师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关系3 讨论与分

6、析一、歌唱的气息乃歌唱发声之本良好的气息支持是歌唱之本,是歌曲的前提条件,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支持是一个鱼水相容的关系,气息如水,歌声如鱼,气为歌用,歌随气行,有歌必有气,气正则歌美;歌唱中气息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歌曲的每一个字比作散落的珍珠,那么气息就是这条穿珍珠的线,声音时随着气息这条流动的线而发出;歌唱与气息,情感相互融合,歌由情生,声随气走,情中有声,声中有声,气贯其中。“气息的基本含义就是呼吸, 而呼吸则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1。只有呼吸不断的循环运动,才能维持生命。“呼与吸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缺一不可。”2呼与吸在我们的生命中时时刻刻存在,是自然的。从歌唱

7、的角度来讲,呼吸就是指歌唱中降与升、缓与急、起与落、收与放、强与弱、张与驰、暗淡与明亮等等。歌唱的气息支持实际上就是能够“用上呼与吸的对抗才是支持。所谓支持就是把气吸进来,不让它马上跑掉,保持用吸气的感觉来唱就是支持”3。歌唱气息的支持力来源于吸进气以后,吸气肌肉群还继续工作,不能放松,继续保持吸气的状态,使呼与吸形成对抗就是我们常说的 呼吸的支持 。呼与吸的对抗在身体内部产生一种压力,吸进气时使肺的下部扩张,这种扩张使身体周围的肌肉向外扩张,这是横膈膜下降所造成的。歌唱时保持在吸气的基础上发声,呼与吸形成对抗伴随着一个乐句的演唱始终保持,只有一个乐句唱完时才放松,再吸气。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

8、我们打喷嚏前,必须有大量吸气,然后强力急速的呼气,呼和吸相对抗,产生一股有力的气流突然冲出,就打出来了,这就是因对抗而产生的力的作用;又如,我们吹气球,我们把气球吹满后,在把气放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放气时气球的状态和吹起来时候的状态是一致的,我们呼吸也一样,保持着相同的状态,然后产生对抗。我们歌唱的呼吸是存在于自然呼吸之上,且是有意识的、有目的、艺术性很强、支持力很突出、带有技巧性的呼吸。同时还有大小、深浅、急缓、强弱和有控制与无控制之分,换气之处也应根据歌曲中乐句、休止及歌词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它并不是随意的, 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做到灵活地变换运用气息,正确合理的运用气息。歌唱中气息

9、好像是一条看不见的线,声音是随着这条线的流动而发出, 好像是一种能量释放的感觉, 而不是紧张的对抗, 我们想象,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关系4 我们在演唱中,把每个字音看成是一颗颗的珍珠,要把这些珍珠串成精美的链子的就是这根线。歌唱中字与音是靠气息连成一个个动听的音乐乐句,乃至全曲。这就进一步说明气息的支持力乃歌唱发声之本。呼吸的支持是歌唱发声的基础,下面就谈谈关于笔者对于气息问题的一些体会。(一)正确掌握气息支点歌唱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气息支持点。所谓支持点,就是说声音有了一个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就是从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点,“支点”在美声中指的是要在正确的基础上建立“呼吸上的歌唱”,因为歌唱发声的内部

10、感觉不是只产生于喉部,它需要伸展扩张到身体内部的其他部位,如腹部肌肉群、横膈膜,只有当腹部肌肉群、横膈膜、声带三部分处于相互支持和配合时,才会产生歌唱“支点”, 这个支点是歌唱气息“控制力”和“保持力”得以实现的基础。“其运行过程是,歌者将气息吸入腹部和胸腔下部的两肋,即送入“丹田”中,此时控制气息的是腹部肌肉群和横膈膜,当开始发声时,腹部腰部的肌肉缓缓用力将气息向上输送,使得气息震动声带再经由喉头发出声音,并形成连续的气流运动过程”。4这一过程在一定的控制力和保持力作用下,即会形成歌唱的支点。同时,也要让歌唱者认识到,增强声音的强度绝不是逼迫嗓音发出来的,而是气流的加大形成的。歌唱学习中,气

11、息的运用是最为直接也最为复杂的问题,古人之所以说“歌者气为先”就是看到了气息在歌唱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歌者是要完成声音与气息适度结合是一个较复杂的呼吸过程,18世纪意大利阉人歌唱家们主要运用胸式的呼吸, “19世纪中叶呼吸方法随之而变化。于是胸式呼吸或锁骨式呼吸被横隔膜式的腹式呼吸取而代之。”5但上述两种呼吸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胸式呼吸时肋骨的扩张是靠不正确的腹部运动,即向上收腹。“横隔膜式的腹部呼吸, 横隔膜收缩 , 胸廓却保持不动。”6到了19世纪的后半叶 , 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们吸取了上述两种呼吸方法的优点, 经过多年的实践 , 形成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也就是“利用腹部肌肉群、横膈膜、

12、声带三部分相互配合。”7这种呼吸方法气吸得深 , 支持感强 , 控制得力 , 声音流动 , 适于演唱各种风格的古典歌曲、艺术歌曲和歌剧。这种呼吸方式已成为当今声乐教学和演唱的主导形式,为众多声乐家们所公认。1. 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的具体训练横隔膜积极主动控制 , 吸得快 , 吸得深 , 尽量往深处吸 , 吸到肺的底部 , 吸气后要保持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关系5 住, 然后有控制地将气徐徐呼出, 并要求气息上下通畅 , 这些要求做起来大致可分为三个环节:(1)吸气兴奋地打开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1)此时两脚站稳,背部挺直,肩膀放松,气息吸进去,两手自然地往上抬起,形成一对相对体

13、,横膈膜周围像个膨胀的气球,气息是往下坠的感觉,胸腔肋骨扩张,横膈膜下降,使前和后腰前、后、左、右向外膨胀扩张,自我感觉好像形成一个气环;(2)抬钢琴的感觉,我们有气息的支持, 身体往上, 两脚分开, 身体挺直, 把气吸进横膈膜处, 只有气息进入体内,呼吸器官畅通、很舒服,胸前、两肩都没有紧张感,那么这口气才是吸得正确的。吸进气以后,吸气肌肉群不能放松,必须保持吸气状态与呼气肌肉群构成对抗,产生压力,把气用得均匀而有控制,这样来支持歌唱。(2)保持正确的吸气之后 , 腰的周围出现扩张的感觉 , 而这时头部是空的感觉 , 喉部、胸部是放松的、畅开的 , 这是一种很积极的歌唱预备状态, 这种状态要

14、马上稳住 , 要保持 , 好像受到了惊吓的感觉。这时 ,“小腹自然收缩 , 像把气息紧紧地拢在一点上肚脐下四指(横膈膜), 这就是气息的支点,而这种吸气之后的停滞, 既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又能使气息拢住之后 , 成为歌唱的支持力量。”8所以, 要多做这种“保持”练习 , 并逐渐将保持的时间加长。 我们用把气息吸满, 然后保持,用数数的方式, 1、2、3、4、5、6、7,尽量保持到八拍以上。(3)呼气与吸气正好是一个相反的生理运动过程,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膨胀的气球,那呼气就是要把气球里的气放掉,我们会看到在放气的时候,气球不是一下就瘪掉,它是在膨胀的状态下把气放完。其实呼气的感觉也相似于

15、吹气球的感觉,要具有推动性,歌唱中的呼气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呼气状态。所谓“吸着唱”、 “吸在哪唱在哪”就是说歌唱呼气时应保持在吸气的积极状态下完成,呼与吸形成一种对抗的力量。即呼气时横隔膜上提,下肋回收的力,我们称之为向上向里的力,与吸气肌群形成的向下向外的力协同动作,形成对抗。“在呼气的过程中,要让吸气肌肉群有控制地、慢慢地放松,使气息通畅无阻地输出,直至音节、乐句停顿或结束。整个过程小腹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胸、腹部仍努力地向外扩张,有控制地将气匀、缓、稳地呼出。”9呼出的气歌唱的发声与气息的关系6 息一定要均匀、有节制,不能时多时少、时猛时弱,破坏正常的歌唱状态,这样才能实现声

16、音、气息的连贯。在呼和吸的过程中 , 呼吸不能有僵硬的感觉,整个身体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是横膈膜和两肋,就想两肋就像充足气的气球,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往上提,这就是气息的支点问题。通过以上不断训练,使得横膈膜形成较高的弹性,气息的运用能够像推针筒那样平稳时,就不再会出现压喉头、憋嗓子等不良歌唱习惯。具体运用中,中低音区要有气息支点,演唱高音区时同样要保持气息支点,因为没有气息支点的歌唱声音不结实,不稳定。用横膈膜来控制吸气和吐气,使横膈膜处于运动状态,具有向外扩张的能力。当我们笑,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可以直接感觉到他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是没有气息的流动,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这些都是与气息的支点没有保持好有关。反之,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有了气息的支持,那么我们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息上,也就是说,歌唱的气息支持乃歌唱发声之本。有了好的气息还应该学会运用气息,才会有悦耳的声音。二、歌唱的发声与气息控制的关系对于歌唱者而言 , 气息的控制具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