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种植技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4493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4.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茄子种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茄子种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茄子种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茄子种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茄子种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茄子种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茄子种植技术(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茄 子 李军,茄子,别名: 落苏、酪酥、昆仑瓜,矮瓜 真核域 ,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茄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为多年生灌木,以幼嫩果实供食用,原产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种植较多 直根系,根深50cm,横向伸展120cm,大部分布在耕作层内 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母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茄子品种,茄子可分为三个变种: 圆茄:植株高大、果实大,圆球、扁球或椭圆球形,我国北方栽培较多 长茄:植株长势中等,果实细长棒状,我国南方普遍栽培 矮茄:植株

2、较矮,果实小,卵或长卵 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黄色和紫黑色,茄子营养功能,每100克含有维生素P750mg,蛋白质2.3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3.1g,钙22mg,磷31mg,铁0.4mg,胡萝卜素0.04mg,硫胺素0.03m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5mg,抗坏血酸3mg 维生素P含量高,许多蔬菜水果望尘莫及 抗衰老: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胆固醇不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 抗癌强手;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有清退癌热的作用 茄子含还含磷、钙、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胡芦巴碱、水苏碱、龙葵碱等

3、多种生物碱 紫色茄子中维生素含量高,维生素P的功能,维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弹性和生理功能,保护心血管、抗坏血酸 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 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 保护心血管、抗坏血酸 有防治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茄子药用功效,性凉,味甘;入胃、肠经,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主治肠风下血,热毒疮痈,皮肤疮疡等病症 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 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 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则不宜多食 李时

4、珍本草纲目:“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介绍将带蒂的茄子焙干, 研成细末,用酒调服治疗肠风下血 滇南本草记载,茄子能散血、消肿、宽肠,主张用米汤调服 大便于结、痔疮出血及患湿热黄疸,多吃茄子有帮助,根 直根系,根深50cm左右,横向伸展范围120cm 大部分根系分布在30cm耕层内 根易木质化,发生不定根能力弱,茎 直立,株高80-110cm,紫、深紫或绿色,木质化程度强 主茎分化5-12个叶原基后,顶端分化花芽,花芽下两个侧面芽伸长生长,形成一级侧枝,侧面枝分化1-2个叶原基后,顶端又分化花芽,其下两个侧芽再伸长形成二级侧枝。依此分枝方式继续形成各级侧面枝 假轴分枝、单叶互生,卵圆或长卵圆

5、形,紫或绿色,花 单生或簇生,花冠紫色,花瓣和花萼各5-6枚 萼片基部合生筒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内侧,花药顶端孔裂散粉,雌蕊1,花柱高于花药为长柱花(正常花),单生花多为长柱花 簇生花中第1个花多为长柱花,其余为短柱花,以长柱花座果,短柱花一般不能座果 自花授粉,天然杂交率3-7% 浆果 卵圆、圆至长筒形 皮色黑紫、紫、紫红、绿或绿白 果肉白色,为海棉状胎座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发芽期 从种子吸水萌动到第一真叶显露为发芽期,10-12天 茄子在2530发芽迅速,且发芽率高。温度愈低,发芽愈迟,低于15则不发芽 出苗前要求25-30;出苗至真叶显露要求白天为20左右,夜间15左右 温度过低,

6、发芽和生长受抑制;温度过高,胚轴徒长,秧苗较弱,幼苗期 第一真叶露出到显蕾为幼苗期,50-60天 在此期内,同时进行着营养器官的生长。4片真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折期。在4片真叶期之前,幼苗的生长量很小,4片真叶期后幼苗的生长量猛增,苗期生长量的95%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完成的。根据这一特点,分苗应在4片真叶期以前进行,以扩大营养面积,同时给予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以保证幼苗迅速生长 茄子在长至4片真叶,幼苗茎粗2mm左右时开始分化花芽。花芽分化期间,温度对花芽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适温范围内,温度稍低,花芽发育较慢,但长柱花多;反之,中柱花及短柱花增多,尤其是夜温高时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幼苗期要

7、严格控制温度,一般白天在22-25,夜间在15-18,以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和花芽的正常分化及发育,为茄子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强光照和9-12小时短日照条件下,幼苗发育快,花芽出现早 主茎具5-11片展开叶时,第四级侧面枝和花芽已经开始分化 为了使根不深扎,而易于移栽成活,植株23叶,在苗床作一次移植,第4叶时揭膜冷苗床培养锻炼。壮苗标准,苗龄60天以上,株高15cm左右,6片叶,叶大而厚,叶色浓绿带紫,茎粗黑绿带紫,无锈根,全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壮苗即可移植大田,开花结果期 门茄显蕾后进入开花结果期 茎叶和果实生长适温:白天25-30,夜间16-20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果实生长15天左右达

8、到商品成熟 受精后子房膨大露出花萼时称为“瞪眼”,瞪眼前果实以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为主,果实生长缓慢,瞪眼后果肉细胞膨大,果实迅速生长,整个植株进入果实生长为主的时期 温度低于15果实生长缓慢,低于10生长停顿,高于35-40时,茎叶虽能正常生长,但花器发育受阻,果实畸形或落花落果;遇霜植株冻死 茄子要求中等程度光照,光饱和点为4万勒克斯,补偿点2万勒克斯 光照充足,果皮有光泽,皮色鲜艳;光照弱,落花率高,畸形果多,皮色暗,肥料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使茄肉质柔软,皮色鲜丽,过多施用磷肥则使茄种籽多,品质劣,皮粗硬且色泽不佳 茄子对三要素的需要量以氮为最重要,钾次之,磷较少 每生产1000kg茄子,需

9、纯氮2.95kg、有效磷0.63kg、有效钾4.78kg,温度 茄子为高温作物,喜温,耐热,种子发芽适温28-30,生长发育适温白天25-30,夜间16-18,高于35,低于17生长缓慢,而引起落花。5以下受寒害 光照 茄子喜强光照,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茄子生长发育 水分 茄子为深根系,吸水能力强,需水量大 土壤 茄子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盐碱,适宜土壤PH值6.8-7.3,病害,是指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或病原微生物、线虫等有害微生物的侵染,使其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形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局部或全部损伤,从而使经济价值受到影响,即称为病害 植物病害的症状

10、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构成 病状是植物本身外部直接可以见到的异常状态 病症是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各种形态各异的病原物,病状的五种类型,1、变色植物患病后局部或全部发生颜色变化。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或破坏使其病部褪绿或黄化 2、坏死(穿孔)植物患病后细胞和组织遭到破坏而死亡形成坏死病斑。病斑可发生在根、茎、叶、果等各个部位,形状、大小、颜色不同 3、腐烂植物细胞和组织发生较大面积的消解和破坏 腐烂和坏死有时很难区别,一般说来,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 腐烂可分为干腐、湿腐、软腐 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 根据腐烂的部位,可分为根腐、基腐、茎腐、

11、花腐、果腐 4、萎蔫植物由于失水而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 萎蔫有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之分 生理性萎蔫是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植物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病理性萎蔫是指植物的根或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供水不足所出现的萎蔫现象,如黄萎、枯萎、青枯等。这种萎蔫大多不能恢复 5、畸形由于植物病变组织或细胞生长受阻或过度增长而造成的异常形态 植物生长受到抑制发育不良,可出现植株矮小、叶片皱缩、卷叶、蕨叶等 植物病变组织或细胞受刺激,生长发育过度,病部膨大、形成肿瘤、丛枝、根瘤等,病症的六种类型,1、霉状物病部形成的各种毛绒状的霉层,其颜色、结构各有不同,如霜

12、霉、灰霉、黑霉等、青霉、绿霉等 2、粉状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层,分别是白粉病和黑粉病的症状 3、锈状物病部表面形成小疱状突起,颇裂后散出白色或铁锈色粉状物,分别是白粉病和各种锈病的症状 4、粒状物病部产生大小、形状、颜色差异很大的粒状物,有如针尖大的黑色或褐色小颗粒,不易于寄主组织分离,如真菌的子囊或分生孢子囊,有的是较大的颗粒,如真菌菌核、线虫胞囊等 5、(棉)索状物患病植物的根部表面产生紫色或深色的菌丝索,既真菌的根状菌索 6、浓状物在潮湿的条件下植物病部产生的胶黏状、似露珠的浓状物即菌浓,干燥后形成黄褐色的薄膜胶粒,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病状,病害分类,一类是生理性病害(非病原物病害)

13、。是由非生物因素既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侵染,不能在植物个体间传播,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一类是侵染性病害(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由于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个体间相互传播,因此也称传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植物侵染性病害也叫病原物病害,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 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个体之间传播,所以也称传染性病害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侵染性病害的种类、数量和重要性在植物病害中均居首位 尤其是真菌病害最为重要,它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80以上,其次是细菌和病毒;其

14、它所占比例很小,侵染性病害诊断,侵染性病害在发病初期有中心病株,沿中心病株逐渐向外扩展,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即:病状的五种表现形式、变色、坏死(穿孔)、腐烂、萎蔫、畸形,病症的六种表现形式、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索状物、粒状物、浓状物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症状表现来诊断出具体是那一种病害,做到对症下药,减少损失 发病的病原物主要有五种: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3个基本要素 病原和感病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环境条件影响下进行的,这3个要素的关系被称为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 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也对植物病害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15、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呈现一种平衡、共存的状态,植物和病原物也是这样 不少病害发生是由于人类活动打破了这种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如耕作制度改变、作物品种的更换、栽培措施变化、没有严格检疫情况下境内外大量调种而造成人为引进危险性病原物等等 在植物病害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重要的,因而有人提出植物病害的四角关系,即除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外,再增加人的因素 实际上,在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中病原与植物是一对矛盾,其他因素都是影响矛盾的外界条件,人的因素只是外界环境条件中比较突出的因子而己。从这一观点出发,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还是病原、感病寄主和环境条件 防治植物病害必须重视环境条件的治

16、理,使其有利于植物抗病性提高,而不利于病原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轻或防止病害发生,病原物侵入的环境条件,病原物侵入寄主所需的时间与环境条件有关,但是一般不超过几小时,很少超过24小时 湿度和温度是影响病原物侵入的重要环境条件 湿度对侵入的影响包括对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两方面的影响,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繁殖以及细菌细胞的游动都需要在水滴里进行,因此湿度对侵入的影响最大 植物表面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内可以有雨水、露水、灌溉水和从水孔滋出的水分存在,其中有些水分虽然保留时间不长,但足以供应病原物完成侵入需要 一般来说,湿度高对病原物(除白粉菌以外)的侵入有利,而使寄主植物抗侵入的能力降低 在高湿度下,寄主愈伤组织形成缓慢,气孔开张度大,水孔泌水多而持久,保护组织柔软,从而降低了植物抗侵入的能力 湿度能影响真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而温度则影响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各种真菌的孢子都具有其最高、最适及最低的萌发温度 在适宜的温度下,萌发率高,所需的时间短,形成的芽管长;超过最适温度愈远,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时间愈长 如果超出最高和最低的温度范围孢子便不能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