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2699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厂工艺设计概论重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建设是指: 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建 ;技术改造是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对老厂进行改造。两者的区别: 资金渠道不同 ;技术改造的新增生产能力有限制;技术改造的土建工程有限制厂址的基本要求: 厂地面积和外形应使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满足工艺生产流程的要求应考虑卫生、防火、防震和人防等方面的要求 厂区地下不应有矿藏、地下文物、古河、古井或废弃矿坑等 应考虑交通运输的方便 厂址应具有较平坦的地面, 以及为保证排泄地面水所需的坡度 厂址土壤条件良好 厂址需靠近原料基地或销售地区 要考虑合适的燃料来源 厂址有丰富的水源和电力 厂址应尽可能靠近居民区 厂址应有动力供应和给排水等便利条件 厂内主要建筑物的地坪

2、标高应较洪水水位高出 0.5m 厂址不应靠近堆置有机废料、 化学废料及对人体或生产不利的其他废料的地方设计基础资料包括:1、气象2地质、地震3 地形地貌 4 交通 5水文和水源6 原材料、 燃料 7 动力供应 8 通讯 9 厂区附近情况10施工条件 11 概算、预算 12 技术经济 13 改建、扩建工程14 协议及证明文件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是根据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据阶段的结果绘制出详细的工艺、 建筑等专业的施工图作为施工的依据总平面及运输设计任务:1 厂区划分 2 交通运输系统3 确定竖向布置方案 4 工程管道 5 防火绿化和美化 6 与居住区和城市和谐总平

3、面合理布置的主要措施: 1厂区划分2 合理组织人流、 货流3 合理选择厂房外形4 布置紧凑【 建筑红线 :布置时应使厂房的外墙位置在平面上形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被命名为建筑红线】 5 考虑扩建与改建6 防火卫生要求工厂的组成: 1 主要生产车间 泥料制备 制品成型 上釉和彩饰 制品烧成 检验装配; 2.辅助修理车间;3 生产服务设施竖向布置的任务是:对厂区的天然地形进行改造,使之适合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要求 合理地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铁路和道路的标高, 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协调, 满足生产和运输技术的要求 合理地组织场地排水,确定排水措施, 保证及时排出厂区的积水, 不受雨水和洪水的危害。 力求填

4、方、挖方能就近平衡竖向布置的方式: 连续式 适用于厂区建筑密度大, 建筑系数大于25% ,地下管线复杂,厂区面积不大和地形比较平坦的工厂2 重点式 适用于厂区建筑密度不大,建筑系数小于15% ,运输线路及管线比较简单且自然地形起伏较大的工厂3 混合式 可以在大、中型陶瓷厂采用地面的连接方法:平坡法:是将设计地形整平为向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倾斜的整平面;阶梯法 :两个连接的整平面高度差较大,整平面的连接处采用陡坡式挡土墙,这种方法称为阶梯法管线的架设方式有地下、地面和架空三种管线的布置原则: 管线应平行于建筑物和道路并靠近主要用户要使管线最短,转弯最少 并尽量减少与铁路、道路及其他管线的交叉地下管

5、线布置要求:1 地下管线应设置在道路行车部分以外的地段,不允许设置在铁路路基下面 2 管线的埋设程度应在冰冻线以下,并避免不受外力的破坏架空管线的布置要求:不妨害生产运输、 人行交通和建筑物的采光,并应照顾到工厂的美观工厂运输方式选择的根据:经济合理 基建投资少 运费低廉 运输量大 方便迅速 连续性和灵活性较高厂内铁路布置线的布置方式:尽端式 铁路自厂区的一端引入,在厂区的另一端终止,形成树枝形的分布 贯通式、环状式、混合式布置厂内道路时应遵照下列基本原则: 应保证所有的生产车间、公用设施的正常交通 道路网应尽量布置成环通式,并要求与建筑红线平行3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要尽可能避免与铁路相交叉

6、主要干道的布置应该和厂前区的布置同时考虑 应保证有一定宽度的路幅保证消防车辆通行无阻 尽量少转弯建筑系数是 指各种建筑物、 构筑物、仓库、露天堆场和露天栈桥等的占地面积与厂区总平面积之比值 K=(A+B)/W100%厂区利用系数是指所有一切建筑物, 构筑物 , 堆场 , 铁路 , 道路 , 回车场 , 人行道 , 各种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构筑物散水坡等的占地面积与厂区总面积之比值L:L=(A+B+C+D)/W 100% 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2 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3 为生产挖潜和发展留余地4 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5 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6 要

7、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土建及公用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确定工艺流程的依据:1 原料的组成和性质2 产品品种及质量要求 3 工厂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4建厂地区气候条件5 试验法劳动定额: 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为生产合格产品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标准;经常储备: 指定期对企业补充供应原材料,以满足生产需要; 保险储备:是为了防止经常储备的原材料供应临时中断,或为了满足工艺上的要求,用以均衡生产,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它对生产起着保险作用。物料平衡计算在设计中的作用:1 作为确定车间任务、 设备选型及人员编制的依据2 作为总图设计中确定运输量、运输设备和计算各种堆场、料仓面积的依据3 作为公

8、用设计和计算产品成本等的依据工艺设备选型应考虑的因素:1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 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3 设备性能良好4 管理、维修方便、工艺布置合理5节约能源6 使用场合及设备来源7 技术经济比较设备不平衡系数:是考虑到生产中发生暂时的故障或停电等情况时,为了及时调整生产上的不平衡现象,而在设计中采取的一项从措施。原料 粗碎 后的粒径范围为4-5cm,一般 不大于7cm。多采用 颚式破碎机, 也采用 对辊式破碎机,小型工厂也可以考虑用人工砸石;中 碎 后 原 料 粒 径 范 围 为0.3-0.5mm. 一般采用 石质轮碾机、反击式破碎机或雷蒙磨;原料粗碎、中碎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原料破碎粒度

9、大小要适合下道工序的要求2 软质粘土等塑性原料干法粉碎时,要求水分含量小于7% ,以免降低粉碎效率3在更换原料品种时,必须将系统内残余料清除干净4 应采用有效的密闭除尘装置。细碎 的粒径范围为0.08-0.12mm或更小 。多采用 间歇式石衬或橡胶衬湿法球磨机(车间 )设备布置的工艺要求:1工艺流程线顺直、短捷、紧凑2设备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不宜过近或过远3 有管道的设备应使管线尽可能短而值,以减少阻力损失和物料堵塞4 合理地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坯5 设备布置时,应尽量照顾到主机操作人员能观察到其它设备的运行情况6必须注意车间生产操作人员安全破碎机的布置原则: 颚式破碎机:1 一般为多层布置

10、, 给料设备应安装在颚式破碎机之上,在颚式破碎机正前方喂料2 一般安装在混凝土基础或混凝土梁上3 应使皮带轮主轴中心线垂直于给料机中心线 4 颚式破碎机边缘距坑壁不小于 1.2m5 尽量和出料口出均应安设通风除尘管道或采用其他除尘措施 6 下料口处一般布置交带运输机与下一工序相联系7 当车间地下水位较高时,颚式破碎机可设在地面上8 人工给料时破碎机最好布置在地下球磨机:1 根据数量和加工方式布置成一排或两排2 注意边距、端距和中心距3 球磨机的角度大于604 大型球磨机要有加料平台5 要有原料的堆放面积成型车间布置原则1 合理组织物流与人流2 工艺设备和工作位置应更具设备外形及基础尺寸要求,按生产流水线布置 3 成型、修坯、上釉等设备附近要留出空地对方模子,安置活动层架车或坯架窑体标高的确定1 当建厂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时,常将窑车轨面定为0.000 2 在地下水位低或建厂地形有利的情况下,可将窑车车面标高定位 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