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35267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ppt培训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复习目标展示 1.理解并能应用溶液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解决有关考查溶液的问题。 2掌握配制溶液所需的仪器、配制溶液的步骤及误差分析等内容。,问题1:什么叫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有哪几种? 1溶液是一种或几种溶质 分散到一种 溶剂 中所形成的均一的稳 定的分散系。溶液的浓度是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 溶质 的多 少,是溶剂和溶质相对存在量的标记。 2饱和溶液是指一定量的溶剂在一定温度下溶解最大量的 溶质 时 所形成的溶液。溶解度(S)是指100 g溶剂(水)在一定温度下形成饱 和溶液所溶解溶质的 最大质量 ,称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3物质的

2、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思维延伸】 (1)利用溶解度(S)求算时,一定要先找到与S对应的饱和溶液,才能列式求算。 (2)在一定条件下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x溶液的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质量分数为c%,当x溶液的密度大于1时(浓度越大,密度越大)c ,当x溶液 的密度小于1时(如氨水、酒精)c 。,知识点2 溶液的配制4如何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所需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玻璃棒、量筒、药匙。 配制步骤: (1)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NaCl固体置于200 mL的烧杯中。 (2)用量筒(100 mL)量取 90.0 mL

3、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3) 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 标签。,5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量筒、容量瓶(标明规格)、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溶质为固体时使用)。(2)配制步骤: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所用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称量或量取:当用固体溶质配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溶质; 当用液体或浓溶液稀释配制溶液时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液体或浓溶液的体积。溶解或稀释:在小烧杯中用蒸馏水将称出的固体溶解,或对量取的浓溶液进行稀释,若溶解时有温度变化,则需等待恢复至室温。,转移和洗涤:将烧杯中的溶液沿 玻璃棒 注入

4、相应容量的容量瓶中,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中。振荡 定容和摇匀:先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 cm处,再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逐滴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容量瓶颈上的刻度线相切。定容后将容量瓶的玻璃塞塞紧,左手拿住瓶颈,食指顶住玻璃塞,右手托住瓶底反复倒转摇匀即可。 移液:将容量瓶内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试剂瓶上贴上 标签。,【思维延伸】,1溶液稀释定律溶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或c1V1c2V2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定律(1)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c1V1c2V2c(混)(V1V2)(2)混合后

5、溶液体积发生改变c1V1c2V2c(混)V(混)其中V(混) 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与强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4溶质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换算时一定要用溶液的密度作桥梁。,【例1】 (2009全国)将1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 A4 B3 C2 D1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运用反应方程式中化 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M的化合价为n,Na2CO3与MCln反应对应的关系式为:2Mn nCO2 n401030.5 151032可得n3

6、,故选B。答案:B方法总结: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首先应考虑公式n(溶质)cV(溶液),其次分析题给已知量与所求未知量间的关系。,*(2010改编题)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Al3浓度(molL1)为( ) A. B. C. D.解析:发生的反应有:SO Ba2 BaSO4,NH OH NH3 H2O,由题目分析可知:n(SO )n(Ba2)b mol,n(NH )n(NH3) c mol,原溶液中仅含Al3、SO 和NH (忽略H、OH)

7、,由电荷守恒 可知:3n(Al3)n(NH )2n(SO )即3n(Al3)c mol2b mol, n(Al3) mol,c(Al3) molL1。 答案:C,变式练习,1(2010原创题)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溶于1 0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答案:D,考点2 溶液配制过程中误差分析 1原理c ,其中n 2常见的操作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统计如下,3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如右图(1)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故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c偏小。 (2)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减少,溶液体积变小,故c偏高。 【例2】

8、 (2010济宁一中期中考题)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 4.6 mol/L 的稀H2SO4,则需要取_mL的该硫酸。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为。 (3)在配制4.6 mol/L稀H2SO4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容量瓶用1 mol/L稀H2SO4润洗:_。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_。,18.4,62.5,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里,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偏高,偏高,偏低,解析:(1

9、)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2SO4) 18.4(mol/L)。 (2)实验室里没有240 mL的容量瓶,应选用250 mL的容量瓶。则V18.4 4.6250,V62.5(mL)。 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浓H2SO4沿器壁注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而 不能将水注入浓H2SO4中。 (3)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定容冷却后所配制溶液的体积小 于容量瓶的容积,使得所配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容量瓶用稀H2SO4润洗后,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加,所配溶液的浓 度偏高。 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定容完毕后液面高于刻度线,溶液实际体积偏 大,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方法总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10、浓度的溶液,应牢记仪器的使用和 实验步骤,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对于误差分析题目,主要是看 操作结果对溶质的量或溶液体积是否造成变化,有变化的就会造 成一定的误差,否则,就不会造成误差。,2(2010模拟题)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20 mol/L的Na2CO3溶 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解析:处应左物右码,此时只称了4.7 g Na2CO3,由此可见该同学 要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2CO3溶液,那么处用100 mL水溶解, 水偏多;处读数时应平视;应选用250 mL容量瓶。 答案:D,变式练习,客观题 考查物质的量

11、浓度、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或溶液配制中的托盘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配制步骤中的某个细节操作等知识时,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题一】 (2009河南省实验中学6月模拟)下表为四种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中的密度最小的是( ),A.HCl BHNO3 CCH3COOH DNaOH,审题视点: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相互换算时必须用到溶液的密度这一物理量(),由于w和c均与V无关,可以假设溶液均为1 L进行计算。,思路点拨:从物质的量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思考,列式为c1w/M1或w ,将两式整理均可得 ,代入数据计

12、算。,标准答案:C,方法归纳 溶液浓度、溶解度等计算过程或换算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概念进行求解,不要死记硬背公式,同时还要注意单位的应用。,【考题二】 (2010湛江市模拟三)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Fe2(SO4)3样品(只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操作:,CFG,CFG,2.7,10 mL,5,1,4,H+,5,1,2,不影响,5:2,坩埚,继续加热,放置干燥器中冷却,称量,至最后两次称得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或恒量)为止。,偏大,思路点拨:本题属于综合性很强的实验习题,主要涉及溶液的配制、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实验操作的设计、实验误差的分析、有关计算,较难。

13、结合实验步骤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利用配制前后硫酸的物质的量相等计算出浓硫酸的体积,从而可确定量筒的规格;分析化合价应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ClO2与氯水的作用一样,均可使Fe2变为Fe3,但由于化合价的变化不同,二者的用量不一样,ClO2的用量少,氧化效率更大;加热固体时用坩埚;若不在干燥器中冷却,会使固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变大,使结果偏高;根据固体颜色的变化可推知,加热后的固体为Fe2O3,应用铁原子守恒进行计算,一定要注意实验中所取溶液中所含样品的量。,高分解密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测定Fe2(SO4)3中“Fe”的质量分数,实验原理是求出一定量的样品中含“Fe”的质量;25.0 mL溶

14、液中含 g样品,求出沉淀转化成的Fe2O3的质量,便可求出“Fe”的质量,本实验的关键是 (1)准确称取固体质量;(2)准确配成250.0 mL溶液; (3)准确量取25.0 mL溶液。 规律支持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称量固体溶质时所用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 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或较浓溶液时,仰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溶质或较浓溶液体积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 容量瓶内溶液的温度高于20,造成最后冷却至室温时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致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俯视读数,致使溶液浓度偏高。,1(5分)(2010改编题)甲、乙两

15、物质的溶解度(g/100 g水)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在100 g水中放入60 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t2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解析:A项,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为23%,A不正确;B项,t1时甲、乙溶解度虽相同,但两 溶液的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同,B不正确;C项, t2时,甲、乙溶解度不同,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 定不相等;D项,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 g,当同时降 温时,从t1开始,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快,甲先达饱和(在图 象中做一个垂线很易理解)。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