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116994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2525 课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两极世界的形成1.用示意图解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之间的关系。2运用表格归纳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3注意以客观的角度认识国际格局的演变以及大国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美苏、美日关系的演变;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冷战” 、 “欧洲一体化” 、多极化趋势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习目标学测要求高考要求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了解古巴导弹危机;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从盟友到对手1背景(1)雅尔塔体

2、系的形成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实质:美苏两分天下。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2 “冷战”开始(1)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2)标志: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3)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概念阐释雅尔塔体

3、系是对 19451991 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 。1989 年的东欧剧变和 1991 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二、美苏“冷战”1表现(1)美国的政策政治: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经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军事:1949 年,美、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2)苏联的对策经济:1949 年,苏联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1955 年,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政府首脑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

4、组成华沙条约组织。2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易错提醒马歇尔计划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其带有政治目的。美国之所以对西欧实施援助计划是为了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进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以及控制西欧的目的。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基本特征:美苏之间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2主要史实(1)德国分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1949 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3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朝鲜分裂

5、: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联合国军” 。(3)越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南人民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1961 年,美国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1973 年美军被迫撤出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建立导弹基地。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图解历史“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归纳总结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

6、式。主题一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探究点 1 杜鲁门主义史料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我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 1947 年 3 月 12 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思考 史料中的“外来压力”指什么?“美国的政策”又是指什么?反映出美国怎样的战4略目标?答案 “外来压力”: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的政策”:遏制共产主义,开始实行“冷战”政策。战略目标:称霸世界。探究点 2 马歇尔计划史料 下图是 1947 年我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

7、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的一部分。思考 (1)该漫画是在讽刺和揭露美国的什么行动?(2)美国真的是慈善家吗?其真实意图是什么?(3)如何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这句话。答案 (1)马歇尔计划。(2)不是。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挟持和控制西欧,并联合西欧各国对抗苏联;同时引诱东欧各国,孤立打击苏联。(3)马歇尔计划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其带有政治目的。美国之所以对欧洲实施援助计划是为了复兴西欧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进而达到遏制共产主义及控制西欧的目的。主题二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史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

8、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 ,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史料二越战创伤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 ,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表现。(2)史料二中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是什么?(3)史料二中“越战创伤”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有何影响?5答案 (1)欧洲“冷战”:北约与华约对抗,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对峙;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分立;杜鲁门主义与苏联争霸策略(或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亚洲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后来,美苏分别

9、支持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3)越南战争。影响: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几乎赶上了美国。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及三者的关系(1)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通过雅尔塔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2)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3)“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4)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

10、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 “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1(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漫画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是一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帽上英文是“DOLLAR” ,机器前方英文是“MARSHALLPLAN”),该漫画强调马歇尔计划意在( )A控制欧洲各国B促进欧洲联合C稳定欧洲秩序D推动欧洲复兴6答案 A解析 解读漫画的信息点,帽子上的英文是美元,下面的西欧国家被美国碾压,说明漫画在抨击马歇尔计划中美国对欧洲各国的控制,故正确答案

11、为 A。2(2018江苏无锡学业水平期末测试)华沙条约序言宣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华约组织的成立( )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一分为二B打破美国经济封锁C进一步加剧“冷战”程度D致力维护世界和平答案 C解析 题目引用的是华沙条约的内容,强调德国和北约的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约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故正确答案为 C。3(2018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下图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朝鲜半岛( )A冷战与热战相交织B华约与北约的对峙C美苏间的

12、直接对抗D冷战的重点在亚洲答案 A解析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与材料中“20 世纪 50 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相符,故 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中“朝鲜半岛”不符,故 B 项错误;美苏间的直接对抗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冷战的重点一直在欧洲,故 D 项错误。4(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下侧美国海报反映了当时美国民众一种激愤的

13、情绪。为了平息这种情绪,尼克松总统于 1973 年所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7(原图文字为英文)A建立“北约”组织B签订朝鲜停战协定C解决古巴导弹危机D下令美军撤出越南答案 D解析 “北约”组织建立于 1949 年,故 A 项错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是 1953 年,故 B 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 1962 年,故 C 项错误;美军撤出越南是 1973 年,故 D 项正确。5(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二)从 1962 年 10 月 22 日到 12 月 14 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 25 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

14、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导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信件来往频繁的原因是( )A德国分裂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 D解析 材料中的事件发生时间是 1962 年,人物是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由“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和“明确表达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等信息可推知是古巴导弹危机,故正确答案为 D。6(2018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漫画。对漫画内涵的解读正确的是( )A美苏核均势背景下的两极对抗B美苏之间爆发了直接战争冲突C冷战格局下孕育着多极化趋势D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共存与合作答案 A8解析 题目提示漫画是关于冷战的,漫画画的是敌对双方高高耸立的核武器,旁白是“

15、绝不使用,因为敌人会报复” ,说明冷战中的核均势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故正确答案为 A。1(2018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下表中的对应措施分别是( )政治经济军事美国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A.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B铁幕演说 欧洲经济共同体 北约 华约C铁幕演说 马歇尔计划 德国分裂 朝鲜分裂D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答案 D解析 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16、而苏联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华约,故 D 项正确。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答案 A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为 A 项。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答案 B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9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