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上传人:au****y 文档编号:54113709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心理学(第三版)第12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解释以下的重要问题,体育团体凝聚力定义、特征以及分类,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团体凝聚力的测量方法,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提高团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学完本章后,你将能够解释以下的关键概念,团体凝聚力、任务凝聚力、社交凝聚力,团体任务吸引力、团体社交吸引力,团体任务一致性、团体社交一致性,社会测量法 团体环境问卷,社会性懈怠,互动项目 共动项目,凝聚力的线性模式 凝聚力的钟摆模式 凝聚力的周期模式,引言,体育竞赛,大众健身,学校体育,本章将介绍体育运动中团体凝聚力的概念、分类以及测量的方法,还将分析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2、探讨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提高学校体育团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团体凝聚力在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体育团体凝聚力概述,影响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团体凝聚力的发展,Introduction,Impact Factor,Effectiveness,Development,CONTENTS,体育团体凝聚力概述,1,Introduction,共同命运,用成员的共同命运来说明团体的性质,互利,团体是成员互利的来源,社会结构,团体以社会结构为特征,团体过程,团体的特征是一系列的团体过程,自我分类,此类定义立足于团体成员进行自我分类,群体动力学家从团体的

3、独特性和多样性角度提出一系列不同的定义试图解释什么是团体。Carron和Hausenblas把这些定义分成五大类。,Carron, A. V., Hausenblas, H. A., & Estabrooks, P. A. (2003).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McGraw-Hill.,体育团体,在体育运动情境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他们拥有共同的身份,设置共同的目标,分享共同的命运,表现出结构化的互动模式和沟通方式,他们独立而工具性的相互依存。同时,他们相互吸引,归属于同一个群体。,Carron, A. V., Bray, S.

4、 R., & Eys, M. A. (2002). Team cohesion and team success in sport.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2), 119-26.,团体凝聚力又称为内聚力,“凝聚力 ”一词是由拉丁语中的Cohaesus演变而来的,意思是 “粘合在一起”,心理学家Festinger,Schachter以及Back(1950) 最早提出凝聚力是促使成员仍然留在团体中的各种力量的总和,Carron(1982)认为团体凝聚力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一观点普遍得到运动心理学家们的认可,也就是说,体育团体凝聚力是指为了实现目标和(或)为了

5、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体粘合在一起、保持一致性倾向的动态过程,Carron, A. V. (1982). Processes of group interaction in sport teams. Quest, 33, 245-270.,Festinger, L., Schachter, S., & Back, K. (1950). Social pressure in informal groups: a study of human factors in housing.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多维性,体育团体结合在一起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动态

6、性,凝聚力不是一种暂时的状态,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特征,目的性,体育团体无论是由于某一目标任务还是社会原因而聚集形成,所有体育团体都有明确的目的,情感性,在团体建设整个发展过程中,团体成员会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Annelies E.M. van Vianen& Carsten K.W. De Dreu. (2001). Personality in teams: its relations to social cohesion, task cohesion, and team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 Organizational Psyc

7、hology, 10(2), 97-120.,任务 凝聚力,社交 凝聚力,任务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为达到特定的任务而在一起工作所做出的努力程度,它是与完成团体目标和成绩指标相联系的,社交凝聚力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彼此喜欢和彼此愉快地交往的程度,它涉及友谊、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区分任务凝聚力与社交凝聚力 有助于人们理解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任务凝聚力与运动队的比赛成绩有着非常密切和积极的联系,体育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团体凝聚力是多维度的,即不同的团体成员对所在团体的知觉并不一致 群体动力学认为,团体成员对团体多方面的知觉可以整合为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型: 个

8、人特征的知觉类型和团体特征的知觉类型,个体特征,团体特征,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表现了具有个体特征的知觉类型 例如,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运动队对于不同运动员需求的满足情况不一样,因此,运动队对队员个人的吸引力不尽相同,团体的一体化或一致性则表现了具有团体特征的知觉类型 例如,一场比赛之后,球队所有成员对整个团队在比赛中表现的共同看法,就是团体一致性的表现,根据团体凝聚在一起的两种不同主要目的 Carron 等人提出了体育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 即可以从团体任务吸引力() 、团体社交吸引力()、团体任务一致性()以及团体社交一致性()四个方面考察每一个团体成员对团体凝聚力的感知程度,Carron,

9、A. V. (1982). Processes of group interaction in sport teams. Quest, 33, 245-270.,团体社交一致性(GI-S),每一个团体成员对运动队作为一个团体,围绕团体社交的相似性、亲近性的感知,团体社交吸引力(ATG-S),每一个团体成员就团体对其接受程度及社交关系的感知,团体任务吸引力(ATG-T),每一个团体成员就其自身对团体任务和目标的投入程度的感知,团体任务一致性(GI-T),每一个团体成员对运动队作为一个整体,围绕团体任务的相似性、亲近性的感知,团体凝聚力的测量,用于测量团体凝聚力方法主要包括社会测量法和问卷法 群体

10、动力学认为,团体成员对团体多方面的知觉可以整合为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类型: 个人特征的知觉类型和团体特征的知觉类型,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研究群体互动的分析工具,它可以揭示群体成员之间的情感及吸引力程度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面谈等方式获得有关“ 在团队中你喜欢谁或不喜欢谁?分别说出三个名字”、与“你最想与哪三个人一起练习或最不想与哪三个人一起练习?”之类问题的答案,然后绘制成社会关系图,社会测量法能够很好地测评社交凝聚力的水平,但是它对于评价一个以任务为中心目标的运动队的凝聚力时,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 许多早期运用社会测量法的研究都得到了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呈负相关的结果。 这些结果直接影响着

11、人们对团体凝聚力 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理解。,直接测量法则通过问卷调查队员 多大程度上愿意为团体承担义务、 队员感觉到的团体的吸引力程度等来评估团体凝聚力水平,间接测量法试图通过问卷要求队员 回答, 如对队友的欣赏程度、 看法等一类问题, 并据相应评分标准来评定团体凝聚力的程度。,团体环境问卷(),在以上五个用于测量团体凝聚力的问卷中,Carron等人在1985年编制的团体环境问卷(GEQ)是体育运动领域中最常用的测试工具 以团体凝聚力概念模型为基础,由个条目组成,采用李科特点记分法来进行测量团体凝聚力个方面的情况 其中,个条目组成了团体任务吸引力(ATG.T)分量表、个条目组成了团体社交吸引

12、力(ATG.S)分量表、个条目组成了团体任务一致性(GI.T)分量表以及个条目组成了团体社交一致性(GI.S)分量表,Carron, A. V., Widmeyer, W. N., & Brawley, L. R.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7(3), 244-266.,影响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因素,2,Impact Factor,团体规模,团体

13、规模的大小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普遍来讲,一支队伍的规模越大,凝聚力不断下降 规模大,人数多,一方面相互接触的机会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意见的分歧、目标不一致以及活动难以协调,最终导致团体凝聚力的降低 规模小,虽然容易在任务目标上达成一致,但由于人力资源不足会影响任务的完成 一般认为,适当的团体规模有助于团体任务凝聚力和社交凝聚力的发展,团体规模,Widmeyer等人(1990)将篮球队员分成人、人和人三个组,当每个组在一起练习两周后,测量他们的团体凝聚力水平。 结果发现,在任务凝聚力方面,人组的最强,人组最差。三组队员在社交凝聚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接下来七周的追踪研究中,研

14、究者还发现,在任务凝聚力方面的研究结果与前面的结果相同,但在社交凝聚力方面,人组的最强,其次是人组和人组。并且,人组的活动最好,人组其次,人组最差。 来自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成员数量为人左右的团体在执行任务时,更为有效。,Carron, A. V., Bradley, L. R., & Widmeyer, W. N. (1990). The impact of group size in an exercise setting.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2(4), 376-387.,团体规模与社会性懈怠,当团体规模不断扩大,

15、队员的动机逐渐下降,就会产生社会性懈怠,从而降低活动效率 所谓社会性懈怠是指在一个团体内的个体由于动机水平的下降,在集体工作时不像独自工作时那样付出的努力。 产生社会性懈怠的原因可能是团体成员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如果你把别人看成是懒惰或无能的,你就可能会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这样你才会觉得公平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群体责任的扩散。因为群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投入与群体产出之间的关系就很模糊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分为规模适当的小组,要求学生完成分配的任务,并分别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评估和鼓励,这样的方法可以强化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提高活动的效率,合约责任,在职

16、业运动队中,运动员要与运动队或俱乐部签订合约,并且要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 当运动员明确了自己在运动队中所要担负的责任以及扮演的角色,并且非常认同合约责任时,他们往往会倍加努力,充分地发挥自己在团体中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互动项目中并不是每一个运动员都了解和认同自己应扮演的角色。例如,有几个打相同位置的足球运动员实力非常接近,但只有一个人打主力位置,其余的队员充当了替补队员的角色时,如果他们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就会影响到整个足球队的凝聚力。,合约责任,体育教学中,常常以班级作为一个团体,这样的团体与运动队不一样,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并不需要与班集体签订合约,同学之间也很少相互承诺什么,因此,体育教师要使学生明确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达到的要求,增强对完成活动任务的责任心,从而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团结。,其他环境因素,除了团体规模与合约责任影响着团体凝聚力的发展之外,其他的环境因素还包括外界的压力、团体成员相处时间的长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