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03663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简版城市流动儿童心理特征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 自卑,感情敏感而脆弱2 缺乏学习动机,科技创新意识落后3 内心充满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对立感4 被歧视,没有归属感这些歧视可以说来自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城市同学的排斥。 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学习期间,常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教师不公正的态度。来自学生家长的偏见。5 存在相对孤僻性,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较差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探析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一 流动儿童的 孤独 心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常常深陷于孤独之中。流动儿童是社会中的一个孤独群体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与城市儿童的巨大差别,从而产生孤独心理。

2、郭良春 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戒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1 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发现:78%的流动儿童喜欢和北京小朋友一起玩,但不愿暴露身份2 孙维平 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确实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与孤独感,流动儿童在班级中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对自己缺乏自信,在交往障碍因子与孤独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郭志巧(2007)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总体上对城市儿童学校老师和城市持有好的印象的比例均不到20%,而差的印象的比例则都超过了40% 4 二

3、流动儿童的 自卑 心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但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表现的更为严重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生活环境与城镇孩子的差距巨大随着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这种反差体验更是越来越强烈段成荣 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5 刘正荣 研究发现, 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6 流动儿童与城市群体之间本身固有的隔阂是他们自卑心里产生的重要诱因可以说,城市群体的歧视进一步加重了流动儿童的自卑心郭志巧 研究发现:近1/4 的流动儿童因感觉受歧视而自卑,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

4、们7胡进调查发现:75.7%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追因调查中表明首要原因是我是外地人占 67.3%,其后依次是知识太少占39.9%和我家太穷占32% 8 三 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本文所研究的学习困难是指狭义上的学习困难,由于流动儿童地学习往往受到学习氛围家庭条件生活变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一)环境变化引起的学习困难(二)学习条件引起的学习困难(三)学习焦虑参考文献1 郭良春,姚远,杨变云.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55. 2 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李雅儒, 阳志华, 王薇 ; 北京市流动儿

5、童学校师生心态状况调查研究J .新视野,2006, (3): 63. 3 孙维平,胡韬,郭跃勤,周林海.重庆市某小学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J.中 国学校卫生,2001, 28 (1): 68. 4 郭志巧 .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6(1): 36. 5 段成荣,梁宏 .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5, (1): 17- 19. 6 刘正荣 .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 扬州大学,2006: 40. 7 郭志巧 .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

6、(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6(1): 36. 8 雷有光 :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J.教学科学研究, 2004(5): 30. 流动儿童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研究王广新瞿月涵陈晓庆孙俊岚中小学管理2008 测量工具(1)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2)生活压力事件量表(杨德森编制)(3)应对方式问卷(肖计划编制)结果与分析1流动儿童人格特质状况(1)流动儿童的环境适应能力正常。(2) 男性流动儿童显得更内向。(3)流动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较低。(4)流动儿童的社会性正常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余益兵邹泓中国特殊教育2008 年第 4 期测量工具(1)个人掌控感问卷采用Pearlin 初二

7、年级的个人掌控感得分最低,消极情感得分最高。(3)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个人掌控感和积极情感高于民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迁徙时间对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并不明显。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流动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1. 自卑心理。2. 排斥心理。3. 孤独心理。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兰菁心理学报研究工具:1、儿童社交焦虑量表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SASC) 由 La Greca 于 1988 年制定 , 先用在26 年级的儿童 , 后由Ve rnbe rg 等人用在了七、

8、八年级的少年前期, 适用年龄为 716 岁2、青少年孤独感问卷青少年孤独感问卷(Adolescence Loneliness Scales), 采用邹泓修订的孤独感问卷, 用于测量青少年的情感孤独状态, 3、儿童抑郁量表儿童抑郁量表 (Children Depression Scale, CDS)是 Fendrich, Weissman & Warner 等于 1990 年根据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的儿童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 CES-DC) 编制的用于测查623 岁的儿童、青少年、青

9、年抑郁的量表。4、Rosenberg 自尊量表自尊量表 (self-esteem scale, SES)由 Rosenberg 于 1965 年编制 , 用以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5、应对方式问卷该问卷是解亚宁在国外应对方式量表基础上根据我国人群的特点编制而成, 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 该问卷适合于包括小学文化程度在内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结果表明(1) 流动儿童在城市感受到了一定的歧视。(2) 流动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差于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和流动性高低不同的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自尊高低和应对方式积极与否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

10、存在显著的差异。(3) 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包括社交焦虑、孤独感和抑郁有显著的正相关 , 歧视知觉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 应对方式和自尊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 其中自尊又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流动儿童的自尊及其稳定性和保护作用的研究曾守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 LEC) 该量表由刘贤臣编制, 属于自评量表, 得分越高, 压力越大。、 、2、自尊量表( The self - Esteem Scale, SES) 得分越高,自尊水平就越高3、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 (Child Behavi or Checklist, 简称CBCL) 该量表为徐韬园修订,得分越高, 问题越严重。结果:流动儿童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 且不太稳定。层次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的自尊与压力的交互作用显著, 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是其应对压力, 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